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石棉蟹螺堡子:爾蘇藏族還山雞節

□ 周萬龍 文/圖

地處四川西南橫斷山脈中東段、大渡河中游的石棉縣, 居住著一個神秘的族群:爾蘇藏族。 石棉縣蟹螺鄉由於較為偏僻, 與分佈在其它地方的爾蘇藏族相比, 這里爾蘇藏族的傳統文化保留得較好。 爾蘇藏族以農曆八月為年終, 過去, 各家都是在這個節氣上殺豬、殺羊、過年, 後受漢文化影響殺年豬大多改在臘月進行。

爾蘇藏族的“還山雞節”也叫“古紮子”“燒賻紙”, 也稱“放山雞”, 為爾蘇藏族的年節, 時間在每年農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間。 年節一般持續三天三夜。 年節活動的三天包括舊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第二天。

按石棉蟹螺堡子爾蘇藏族的傳統, 過了“古紮子”(“還山雞節”), 人的年齡就增加一歲。 同時, 作為四川省省級非遺的“還山雞節”也包含有敬山神、祭祖先和祈豐收等。

神秘的爾蘇藏族

爾蘇藏族使用的是最原始的圖畫文字, 歷史文化為口口相傳。 爾蘇藏族記時用十二生肖, 其秩序為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一年有十二個月, 正好與十二生肖吻合, 正月為虎月, 二月為兔月, 以此類推;記日也有一定的規律, 單月初一為虎日, 十六日為蛇日。 雙月初一為猴日, 十六日為狗日。

爾蘇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族群,民歌曲調優美。 他們的民歌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在不同的場合唱不同的歌。 婚喪嫁娶時要唱, 宗教祭祀時也要唱, 迎接客人更要唱, 勞動時還要唱, 歌聲是爾蘇人的第二語言。 在親朋好友聚攏飲酒時唱《祝酒歌》, 娶親時唱結婚歌《那滿素》、祝酒歌《烏澤兒惡阿》, 辦滿月酒時唱《啥訥惡啊朵滿惡阿》, 歡迎客人唱《那瓦兒那》, 收割莊稼唱《石兒次兒那惡阿》, 撒蕎子唱《尼瑪兒格兒》、背水唱《若奇歌》,

人死後喪葬時唱《嘛咪歌》。

此外爾蘇藏族的刺繡也獨具特色, 技法古樸傳統, 構圖精巧奇妙, 多以幾何形狀為主, 整齊勻稱, 裝飾性強。 刺繡針法多採用架花(挑花), 十字挑花細膩精巧, 採用斜形交叉十字針組成花紋, 按布料的經緯下針, 針腳精湛, 挑綴嚴謹, 但工細費時, 故常以小型挑綴為主。 刺繡圖案的題材, 大多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植物、動物、人物等, 秀麗精緻, 栩栩如生。 刺繡也有一些抽象的吉祥圖案, 表達其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這些傳統刺繡不僅美觀, 而且還增強了衣物易磨損處的耐磨性能等實用價值。

作為爾蘇藏族的年節, “還山雞節”按傳統的爾蘇話也叫做“古紮子”“燒賻紙”, 也稱“放山雞”。 時間是在每年農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間, 四年一輪, 即今年如果是初九開始過, 明年就是初十開始, 第四年又回到初九。 爾蘇傳統使用的曆法類似古夏曆, 以寅為正月, 八月為雞月。 雞月初一屬猴, 為猴日。 初九至十二日分別為龍、蛇、馬、羊日。

過年即在這四日內。

還山雞節一般持續三天三夜。 年節活動的三天包括舊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第二天。 按爾蘇藏族過去的習慣, 過了“古紮子”人的年齡就增加一歲。 “古紮子”有多層含義:敬山神、祭祖先以及祈來年豐收等。

“古紮子”舉行祭祀典禮的地點是在堡子的後山上, 在山腰樹林中。 這裡各姓人家都有各自的祭祀處。 祭祀處都有一棵大樹, 大樹根部豎立石神, 爾蘇人叫“覺”, 坐南朝北, 相當於漢族說的“靈位”。 前沿坡上有平臺, 以便各家擺放石板獻祭和燃香枝。 此外, 各家各戶一般還在自家房子的一面山牆上(多在南面山牆)開一處“天門”, 為設家祭之處。 “天門”外伸出一塊一尺見方的石板, 上面設置有“覺”。 “覺”上方牆上又伸出一三角形木框, 用以插青岡樹枝。

過年:古紮子

“古紮子”的前一天是作準備,爾蘇話稱“郎格兒比”。今年是八月十二過年,十一這天即為“郎格兒比”。這一天上午人們就開始做準備工作:各家要準備淨水。淨水是山上泉水或溶洞口流出來的山水。背水要用木桶或老鷹罐、三耳罐,用長衫的腰帶托住水桶的底部做成肩帶背水。背回來的淨水經過“薩巴”師傅念誦了之後,被稱之為“節氣水”,用於“古紮子”的各種清淨儀式。

背水回來後,開始準備蒸糯米做糍粑。每家都要派一個女人到河壩上方的溪水裡去洗簸箕,並在河邊燒一籠煙。洗好簸箕之後要端著簸箕在煙上過一下,表示熏沐,得以清淨。然後婦女們各自回家,蒸糯米、打糍粑。把糍粑舂黏後攤成巴掌寬的條塊,取兩條放在簸箕裡面,再將簸箕放到堂屋“上把位”神龕所在的地方或擺放在一張桌子上,以備第二天拿上山。另外還要準備好豬油,是用來抹石神“覺”的。豬油是每年殺豬後裹好的油餅子,掛在通風處儲藏起來的。如果沒有豬油,也可以用酥油。要是豬油和酥油都沒有的話,就準備綿羊的胸叉骨。

這一天家裡嫁出去的女兒、去上門的兒子等親人,都要帶著禮物(如酒之類)回來。晚上先行家祭,爾蘇人叫“放山雞”,殺一隻白雞公祭家神。這是每家人都要做的。各家先燒一籠香放在“天門”外石板上的瓦片裡,再倒一杯酒敬在“天門”外石板上,等候“薩巴”挨家挨戶地來主持儀式。“薩巴”來到家裡,先持白雞公拜四方,按東南西北順序,依次每方拜三下。拜完後開始念經。念經畢即可宰殺白雞公。

這時先由“薩巴”用樹枝蘸淨水和白酒輪流灑在雞身上,再由主人家中的男人操刀在“天門”處宰殺白雞公。將雞血滴在自家的石神“覺”上,將雞頸上的毛扯下蘸上雞血貼到“覺”和青岡樹枝上……然後,把雞拿到廚房燙好、弄乾淨,取一點雞肝放到簸箕裡。雞弄好後也放到簸箕裡,雞頭要朝著上位擺放。所有明日要敬供的東西都放在簸箕裡。此外,在神龕上還要敬一點糍粑,在香爐裡燒上香。“薩巴”或“素爾”家還要展開案子(唐卡)掛在家裡“上把位”一方的板壁上。

第二天即是 “古紮子”,也就是過年。各家各戶都要集體到後山舉行祭祖活動。一切禮儀由“薩巴”主持。活動從早上開始。人們早上起來把臉洗乾淨,吃完早飯。待太陽升起以後燒一籠香、倒一杯酒敬在神臺上。然後將簸箕裡的供品清理擺好,有雞心、雞肝、酒、兩條糍粑、一塊臘肉、一個雞蛋、一碗糌粑麵粉(或小麥麵粉)及其它供品。

祭祀也有相應的儀式。先在火籠裡燒一把香葉子,待煙冒起時端起簸箕在煙上熏三轉,一般是按逆時針方向轉,熏完又放到桌上。然後將一把“香簽”(即年生久的香杉樹根部撥下的木片木簽)放在石板或瓦塊上,再在“香簽”上放一點肥肉、核桃殼、雞蛋殼等,堆成一堆點燃,待火燃起,將簸箕在上面繞三圈……祭祀和驅邪儀式結束後,將至中午,由一個人吹海螺發號,這是召集大家準備上山了。

上山祭祀限男性參加,婦女不能上山祭祀。各家各戶的當家男人都把簸箕頂在頭上,上山只能從祭壇左側即從坡南面的路走。上山后獻祭品時要依序排列,來得最早的排在最前面。祭品擺好後由“薩巴”主持敬白石神“覺”。先燒一籠香,敬一杯酒,割一點臘肉或用豬油去塗抹“覺”,再撒一點麵粉在“覺”上面,邊撒邊念誦,大意是給山神、給祖先送東西來了。

此時,“薩巴”派人用刺笆柴在地上燒一籠煙,然後邊搖鈴鐺(鈴鐺口朝天)邊念誦;各家各戶則端著簸箕,依長幼順序按逆時針方向轉向煙籠上熏一圈後回到原位。“薩巴”念完經後,各家依次把簸箕裡的“香簽”拿到“覺”下方石板上去燒,“香簽”上要放所有的供品,這個過程稱為“燃燈”。燃燈後大家都面向簸箕跪著,然後“薩巴”開始撒糌粑(或小麥)麵粉在每個人的頭上、身上,邊撒邊念,並祈求來年平安吉祥。接著是分糍粑:用刀將糍粑切成多份,要給新生的嬰孩、新來的客人、12歲以下的小孩一人分一份,給當地頭人分一份。能喝酒的就把帶上山來的酒就地喝了。臘肉則要端回家去。

最後就由“薩巴”或老人領唱、眾男子齊唱還山雞節歌“覺裡曼姆”,宣告山上祭祀活動結束。一路走一路唱,內容大意是:有了祖先才有我們後人,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有了我們,我們把吃的、穿的敬祖先一點,不應該忘了你們,請你們保佑我們有吃有喝,人財兩發。下山時,老人走在後面唱歌,年輕男子頂著簸箕走在前面。

堡子裡的女性都要到三岔路口等待,迎接下山的男人們。人們唱著《覺裡曼姆》,男的唱,女的也唱。在三岔路口,老人留下,頂簸箕的男子先回家放簸箕然後再返回來。簸箕要放在頂樓,還需在菩薩櫃上燒一籠檀香。簸箕放好後再不准任何人從簸箕上面跨過,除非把簸箕收起來才免除這個禁忌。男人放好簸箕後回到三岔路口,與大家一道繼續下山。人們一路走一路唱,一直唱進堡子,唱到哪家,哪家就拿出一瓶酒、一個碗給大家敬酒。這樣一直唱到集體活動場所鍋莊廣場,爾蘇藏族叫做“羅作莫”。

廣場上用三根木棍紮起一個三叉架子,上面放的瓦片上燒著香,三叉上還要掛一條糍粑和一塊臘肉,三叉的下面放一罐壇壇酒。先由領唱的人用腳踢一塊從河壩裡撿的白石頭,圍繞三叉繞一圈,然後將石頭踢到一邊。接著,男女開始對歌,哪方唱贏哪方就獲得三叉上的糍粑、臘肉。

唱完歌後大家集體喝壇壇酒。酒罈裡插有一根竹竿,由頭人或“薩巴”師傅一起開壇,一人開壇,一人撐酒竿子。開壇儀式畢,“薩巴”先喝,然後其餘人按輩分高低、年齡大小的順序喝酒。全堡子的人都參與。大家還一邊喝酒,一邊談舊敘話。場壩裡需要的東西如臘肉、糍粑、壇壇酒,都由各家湊錢準備。

第三天主要是開展各種競技娛樂活動,比如跑馬、射箭、打靶、摔跤、踢毽等,此外各家也請客喝酒吃飯。以前,跑馬比賽是主要的活動,後來則越來越少。據說,賽馬是為了向本堡子的祖先證明後人沒有給祖先丟臉,還能賽馬跑馬。這一天晚上還有一些傳統娛樂活動,女孩愛玩踢毽子比賽,毽子羽毛是用敬山神的白雞公羽毛做成的。比賽贏家喝酒,輸家給贏家買酒。此外,也還有一些其他傳統遊戲。

跳大神:戲劇活化石

“還山雞節”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即“跳大神”,爾蘇藏族叫做“井井呷”。表演時五個人臉上抹滿麵粉灰。第一個頭戴法冠,左手緊握一隻系有長長紅飄帶的羚羊角,右手拿一支家傳的古老的人腳骨號,邊唱邊跳,從通道進入會場;第二個同樣頭戴法冠,身著法袍,雙手擊打著一對法螺,緊隨其後;其餘三人使用羊皮鼓和法鈴,依次進入。他們不停地擊打著手中的法器,舞蹈動作誇張,無非是乞求神靈保佑。

接著是“驅厲鬼”的宗教舞,爾蘇叫做“米貝兒”。表演中由一人領頭,肩背一個破破爛爛的背篼,手拿拐杖,第二個雙手端著一個裝滿垃圾的簸箕隨後,最後一人手持利刃斷後,三個人走進場子後,第一個背著背篼,步態蹣跚,一步一搖,好似背著一座沉重的大山;最後一個不時高高舉起手中的斧頭,仿佛用盡全身的力氣,一次次向背篼象徵性地砍去;一陣讓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的巫舞結束後,一人飛快跑入場地中將三叉木一把抓起飛奔到場壩邊,用力拋入山谷之中。表示村民們最終戰勝了“厲鬼”,並將它遠遠驅趕出了堡子。

爾蘇藏族的“跳大神”“驅厲鬼”,專家們認為這是一種巫舞(巫戲),與我國西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相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爾蘇人的巫戲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演藝人員,有簡單的故事情節,還有與宗教器物無關的日常生活器物等。它與純巫術性質的巫舞有所不同,與戲劇性較強的儺戲相比情節上又更簡單原始,演出時間也更短。專家們由此認為,爾蘇人的巫戲可能是儺舞(儺戲)向中國傳統戲劇演變進程中的一塊“活化石”。神秘的爾蘇藏族及其文化正吸引著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用以插青岡樹枝。

過年:古紮子

“古紮子”的前一天是作準備,爾蘇話稱“郎格兒比”。今年是八月十二過年,十一這天即為“郎格兒比”。這一天上午人們就開始做準備工作:各家要準備淨水。淨水是山上泉水或溶洞口流出來的山水。背水要用木桶或老鷹罐、三耳罐,用長衫的腰帶托住水桶的底部做成肩帶背水。背回來的淨水經過“薩巴”師傅念誦了之後,被稱之為“節氣水”,用於“古紮子”的各種清淨儀式。

背水回來後,開始準備蒸糯米做糍粑。每家都要派一個女人到河壩上方的溪水裡去洗簸箕,並在河邊燒一籠煙。洗好簸箕之後要端著簸箕在煙上過一下,表示熏沐,得以清淨。然後婦女們各自回家,蒸糯米、打糍粑。把糍粑舂黏後攤成巴掌寬的條塊,取兩條放在簸箕裡面,再將簸箕放到堂屋“上把位”神龕所在的地方或擺放在一張桌子上,以備第二天拿上山。另外還要準備好豬油,是用來抹石神“覺”的。豬油是每年殺豬後裹好的油餅子,掛在通風處儲藏起來的。如果沒有豬油,也可以用酥油。要是豬油和酥油都沒有的話,就準備綿羊的胸叉骨。

這一天家裡嫁出去的女兒、去上門的兒子等親人,都要帶著禮物(如酒之類)回來。晚上先行家祭,爾蘇人叫“放山雞”,殺一隻白雞公祭家神。這是每家人都要做的。各家先燒一籠香放在“天門”外石板上的瓦片裡,再倒一杯酒敬在“天門”外石板上,等候“薩巴”挨家挨戶地來主持儀式。“薩巴”來到家裡,先持白雞公拜四方,按東南西北順序,依次每方拜三下。拜完後開始念經。念經畢即可宰殺白雞公。

這時先由“薩巴”用樹枝蘸淨水和白酒輪流灑在雞身上,再由主人家中的男人操刀在“天門”處宰殺白雞公。將雞血滴在自家的石神“覺”上,將雞頸上的毛扯下蘸上雞血貼到“覺”和青岡樹枝上……然後,把雞拿到廚房燙好、弄乾淨,取一點雞肝放到簸箕裡。雞弄好後也放到簸箕裡,雞頭要朝著上位擺放。所有明日要敬供的東西都放在簸箕裡。此外,在神龕上還要敬一點糍粑,在香爐裡燒上香。“薩巴”或“素爾”家還要展開案子(唐卡)掛在家裡“上把位”一方的板壁上。

第二天即是 “古紮子”,也就是過年。各家各戶都要集體到後山舉行祭祖活動。一切禮儀由“薩巴”主持。活動從早上開始。人們早上起來把臉洗乾淨,吃完早飯。待太陽升起以後燒一籠香、倒一杯酒敬在神臺上。然後將簸箕裡的供品清理擺好,有雞心、雞肝、酒、兩條糍粑、一塊臘肉、一個雞蛋、一碗糌粑麵粉(或小麥麵粉)及其它供品。

祭祀也有相應的儀式。先在火籠裡燒一把香葉子,待煙冒起時端起簸箕在煙上熏三轉,一般是按逆時針方向轉,熏完又放到桌上。然後將一把“香簽”(即年生久的香杉樹根部撥下的木片木簽)放在石板或瓦塊上,再在“香簽”上放一點肥肉、核桃殼、雞蛋殼等,堆成一堆點燃,待火燃起,將簸箕在上面繞三圈……祭祀和驅邪儀式結束後,將至中午,由一個人吹海螺發號,這是召集大家準備上山了。

上山祭祀限男性參加,婦女不能上山祭祀。各家各戶的當家男人都把簸箕頂在頭上,上山只能從祭壇左側即從坡南面的路走。上山后獻祭品時要依序排列,來得最早的排在最前面。祭品擺好後由“薩巴”主持敬白石神“覺”。先燒一籠香,敬一杯酒,割一點臘肉或用豬油去塗抹“覺”,再撒一點麵粉在“覺”上面,邊撒邊念誦,大意是給山神、給祖先送東西來了。

此時,“薩巴”派人用刺笆柴在地上燒一籠煙,然後邊搖鈴鐺(鈴鐺口朝天)邊念誦;各家各戶則端著簸箕,依長幼順序按逆時針方向轉向煙籠上熏一圈後回到原位。“薩巴”念完經後,各家依次把簸箕裡的“香簽”拿到“覺”下方石板上去燒,“香簽”上要放所有的供品,這個過程稱為“燃燈”。燃燈後大家都面向簸箕跪著,然後“薩巴”開始撒糌粑(或小麥)麵粉在每個人的頭上、身上,邊撒邊念,並祈求來年平安吉祥。接著是分糍粑:用刀將糍粑切成多份,要給新生的嬰孩、新來的客人、12歲以下的小孩一人分一份,給當地頭人分一份。能喝酒的就把帶上山來的酒就地喝了。臘肉則要端回家去。

最後就由“薩巴”或老人領唱、眾男子齊唱還山雞節歌“覺裡曼姆”,宣告山上祭祀活動結束。一路走一路唱,內容大意是:有了祖先才有我們後人,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有了我們,我們把吃的、穿的敬祖先一點,不應該忘了你們,請你們保佑我們有吃有喝,人財兩發。下山時,老人走在後面唱歌,年輕男子頂著簸箕走在前面。

堡子裡的女性都要到三岔路口等待,迎接下山的男人們。人們唱著《覺裡曼姆》,男的唱,女的也唱。在三岔路口,老人留下,頂簸箕的男子先回家放簸箕然後再返回來。簸箕要放在頂樓,還需在菩薩櫃上燒一籠檀香。簸箕放好後再不准任何人從簸箕上面跨過,除非把簸箕收起來才免除這個禁忌。男人放好簸箕後回到三岔路口,與大家一道繼續下山。人們一路走一路唱,一直唱進堡子,唱到哪家,哪家就拿出一瓶酒、一個碗給大家敬酒。這樣一直唱到集體活動場所鍋莊廣場,爾蘇藏族叫做“羅作莫”。

廣場上用三根木棍紮起一個三叉架子,上面放的瓦片上燒著香,三叉上還要掛一條糍粑和一塊臘肉,三叉的下面放一罐壇壇酒。先由領唱的人用腳踢一塊從河壩裡撿的白石頭,圍繞三叉繞一圈,然後將石頭踢到一邊。接著,男女開始對歌,哪方唱贏哪方就獲得三叉上的糍粑、臘肉。

唱完歌後大家集體喝壇壇酒。酒罈裡插有一根竹竿,由頭人或“薩巴”師傅一起開壇,一人開壇,一人撐酒竿子。開壇儀式畢,“薩巴”先喝,然後其餘人按輩分高低、年齡大小的順序喝酒。全堡子的人都參與。大家還一邊喝酒,一邊談舊敘話。場壩裡需要的東西如臘肉、糍粑、壇壇酒,都由各家湊錢準備。

第三天主要是開展各種競技娛樂活動,比如跑馬、射箭、打靶、摔跤、踢毽等,此外各家也請客喝酒吃飯。以前,跑馬比賽是主要的活動,後來則越來越少。據說,賽馬是為了向本堡子的祖先證明後人沒有給祖先丟臉,還能賽馬跑馬。這一天晚上還有一些傳統娛樂活動,女孩愛玩踢毽子比賽,毽子羽毛是用敬山神的白雞公羽毛做成的。比賽贏家喝酒,輸家給贏家買酒。此外,也還有一些其他傳統遊戲。

跳大神:戲劇活化石

“還山雞節”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即“跳大神”,爾蘇藏族叫做“井井呷”。表演時五個人臉上抹滿麵粉灰。第一個頭戴法冠,左手緊握一隻系有長長紅飄帶的羚羊角,右手拿一支家傳的古老的人腳骨號,邊唱邊跳,從通道進入會場;第二個同樣頭戴法冠,身著法袍,雙手擊打著一對法螺,緊隨其後;其餘三人使用羊皮鼓和法鈴,依次進入。他們不停地擊打著手中的法器,舞蹈動作誇張,無非是乞求神靈保佑。

接著是“驅厲鬼”的宗教舞,爾蘇叫做“米貝兒”。表演中由一人領頭,肩背一個破破爛爛的背篼,手拿拐杖,第二個雙手端著一個裝滿垃圾的簸箕隨後,最後一人手持利刃斷後,三個人走進場子後,第一個背著背篼,步態蹣跚,一步一搖,好似背著一座沉重的大山;最後一個不時高高舉起手中的斧頭,仿佛用盡全身的力氣,一次次向背篼象徵性地砍去;一陣讓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的巫舞結束後,一人飛快跑入場地中將三叉木一把抓起飛奔到場壩邊,用力拋入山谷之中。表示村民們最終戰勝了“厲鬼”,並將它遠遠驅趕出了堡子。

爾蘇藏族的“跳大神”“驅厲鬼”,專家們認為這是一種巫舞(巫戲),與我國西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相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爾蘇人的巫戲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演藝人員,有簡單的故事情節,還有與宗教器物無關的日常生活器物等。它與純巫術性質的巫舞有所不同,與戲劇性較強的儺戲相比情節上又更簡單原始,演出時間也更短。專家們由此認為,爾蘇人的巫戲可能是儺舞(儺戲)向中國傳統戲劇演變進程中的一塊“活化石”。神秘的爾蘇藏族及其文化正吸引著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