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字恰是內心流露出來的芬芳

經常寫作的人都有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慣。 首先是喜歡獨處, 不喜歡應酬。 因為寫作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 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

才能文思清新。 獨處也能讓人走進自己的內心, 文字恰是內心流露出來的芬芳。 二是手不釋卷, 喜歡閱讀。 並且隨時做筆記。 大作家張承志就是這樣的, 即便和好友談話, 也是手不離筆。

文章和演講不一樣, 演講讓在場的人被動地聽, 而文章卻要讀者主動去閱讀。

所以, 文章的可讀性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真實性。 所以, 凡不是親眼所見, 親耳所聞的消息要慎重成文。 至少引用的資料應可靠, 有據可查, 否則, 把道聼塗説的謠言變成白紙黑字傳播, 為害不淺。 更不要為了博取讀者的眼球, 抄寫垃圾文。

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世界, 一個是私人的, 封閉冷清。 另一個是公眾的, 熱鬧非凡。 這兩個世界是涇渭分明, 就好像白天與黑夜, 只有交替, 沒有交集。 身處私人的世界, 我們奮筆疾書, 分秒必爭。 身處公眾的世界, 我們只想遇一幫志同道合的兄弟, 獲得道義上的支持, 但往往卻難以如願。

物質的豐盈算不了什麼, 只有精神的豐富, 才能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明和先進程度。 身處這個時代, 我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把深奧的經典哲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寫出來, 是我們最迫切的任務。 真主說:“你應當宣讀, 你的主是最尊嚴的, 他曾教人用筆寫字, 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 ”(96:3-5)

文/馬石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