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跟著唐詩讀長安美芽成長西安文化研學之旅「寒假」

跟著唐詩讀長安•美芽成長西安文化研學之旅

【詩歌與古城的對話】

秦川八百里, 上下五千年。 自古帝王州, 屈指數長安。

西安, 古稱“長安”,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被稱為“不朽之城”。

在萬邦來朝的唐代, 長安更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市。 但是, 1000多年過去了, 我們到哪裡還能尋覓到它的蹤跡呢?

【七天研學, 孩子們的收穫】

1、提高古詩素養:每天深度學習一首不同主題的唐詩(難度會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瞭解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李白、駱賓王、王維、杜甫、白居易、孟郊),

最後孩子們將原創一首屬於自己的“唐詩”, 抒發西安研學的真實感受。

2、鍛煉歷史思維:跟隨唐詩的軌跡, 從美食、政治、經濟、藝術、傑出人物以及民風風俗等六個角度, 回歸現實, 將理論應用於實踐, 考察探索長安城和唐朝不同側面的歷史風貌。

3、傳承非遺技藝:孩子們將體驗肉夾饃、羊肉泡饃、唐三彩、唐代樂舞、鳳翔泥塑、秦腔、安塞腰鼓等具有濃郁“長安”特色的非遺技藝, 感受匠人匠心, 培養專注力和審美力。

4、權威導師引路:由唐史專家、特級語文老師以及陝西非遺大師組成的導師團隊, 連袂進行研學指導, 讓孩子們接受最優質的人文教育薰陶。

古文難懂?歷史難背?人文學科的學習是否常常讓孩子們感受到枯燥無味?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將課堂所學, 與實際所見所聞緊密結合, 甚至考察反證, 讓孩子在真實感知的基礎上學會獨立思考、主動探索, 才能引發對人文知識學習持久的興趣。

每天一個主題, 跟著唐詩讀長安

少年行

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遊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第一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美食——晨鐘暮鼓, 在舌尖上回想

肆意張揚的唐朝, 是社會物質比較豐富、人們有更多經濟條件和心思精力來追求美食的年代。 來自外省和世界各地的美味食材皆匯于長安, 很多演繹至今。

千年之後, 還原一桌奢華的宮廷唐宴

帶領朝氣蓬勃的孩子們, 意氣風發“少年行”, 開啟第一天的唐詩長安美食探索之旅。

研學目標

1.學習唐詩《少年行》, 瞭解詩仙李白。

2.認知西安鐘樓、鼓樓的歷史。

3.瞭解唐朝美食, 體驗西安非遺美食製作技藝。

研學行程

中午, 集合開營;

下午, 參觀西安的標誌性建築鐘樓、鼓樓, 瞭解歷史、祈福平安;

鐘鼓樓是古城西安的象徵, 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 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古時擊鐘報晨, 擊鼓報暮, 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

晚上,體驗同盛祥牛羊肉泡饃製作技藝

西安民間有幾句流傳已久的話:“提起長安城,常憶羊羹名,羊羹美味嘗,唯屬同盛祥”。

同盛祥始建於1920年,以製作牛羊肉泡饃著稱,特點是“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饃筋光滑、香氣四溢、口味純正”,它從選料到製作有著一套完整而嚴格的操作流程,工藝十分講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孩子們將在非遺大師的帶領下,觀摩和動手製作羊肉泡饃,並大快朵頤。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第二天:跟著唐詩讀長安皇城——黃金盛世,在滄桑中守望

自貞觀之治開啟盛世,長安就邁入了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國度、最陽剛的時代。自信、開放,讓中華民族的聲威撒播四海,國際上自此稱中國人為“唐人”。作為皇宮,大明宮是唐朝的國家象徵,初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毀于唐末,見證了唐朝數百年的興衰變遷。

研學目標

1、學習唐詩《帝京篇》,瞭解詩人駱賓王。

2、對唐朝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梳理認知。

3、對長安城以及大明宮的建築規劃有初步瞭解。

研學行程

上午,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聽歷史專家講述唐朝的繁盛與衰亡;

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評為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的盛唐氣象。

下午,探訪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老師的指導下變身小小考古家進行考古發掘,上演一齣穿越唐朝情景劇;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大明宮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丹鳳門(復原)

興建大明宮的情形(微縮模型)

小小考古學家,終於發現寶貝啦!

在大明宮裡,孩子們將穿越大唐,變身唐太宗李世民和各國使節,在含元殿上演一齣唐朝皇帝上朝記,再現萬邦來朝的盛況。

晚上,課程回顧

使至塞上

唐 • 王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第三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絲綢之路——駝鈴聲聲,搭建東西橋樑

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創了由西安出發連接歐、亞、非三洲的絲綢之路,唐朝時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杜甫“駝馬由來擁國門”描繪了這種盛況,而西市、大小雁塔就是東西商貿和文化交流的見證。

研學目標

1、學習唐詩《使至塞上》,瞭解詩人王維。

2、理解絲綢之路對對外經貿蓬勃發展的促進作用。

3、理解絲綢之路對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促進作用。

研學行程

上午,走訪大唐西市,感受唐朝民間貿易的繁榮,動手進行唐朝絲綢紮染,並觀摩唐三彩非遺製作技藝;

唐都長安是歷史上東方和西方商業文化交流的彙集地。1300年前,盛唐時期的長安城中設有東、西兩大市場。東市是國內市場,西市是國際市場,也稱為“金市”,是當時規模宏大、國際貿易繁榮的商業市場。

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

孩子們製作唐代絲綢紮染

孩子們將觀摩唐三彩製作過程,並在非遺大師指導下,有機會動手體驗。

下午,參觀大雁塔、小雁塔,仿古制在塔下舉辦唐詩詩會,孩子們你來我往精彩鬥詩;

大雁塔是玄奘為保存由天竺帶回的經卷佛像而修建,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地標。

登塔抒情,賦詩作畫,孩子們將沿襲自唐以來的“雁塔詩會”的傳統,在塔下出口成章、以詩會友,並由專業的朗誦老師進行指導,徹底體驗一把文人雅趣。

晚上,課程回顧

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第四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藝術——霓裳羽衣,美麗肆意張揚

在時間與空間的座標上,唐朝和長安交匯而成的,是一個讓美恣意盛開的地方。如日中天的國力、血脈旺盛的生命力、八面來風的宏大氣度共同綻放出一朵讓後世瞠目結舌的靚麗的文化藝術之花,音樂、舞蹈、服飾、書法、繪畫……全面盛放。

研學目標

1. 學習唐詩《飲中八仙歌》,瞭解詩人杜甫。

2. 認知唐朝的服飾妝容,學習一段唐代樂舞。

3. 瞭解唐朝的書法與繪畫,學習石刻拓印。

研學行程

上午,參觀大唐芙蓉園,孩子們將聆聽世界非遺東倉鼓樂,學習一段唐代的宮廷樂舞,並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按唐朝的時尚服飾和妝容進行妝扮,進行“霓裳羽衣”的服裝秀表演;

唐朝服飾呈現出華貴富麗的樣貌,正反映了當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在悠久的中國古服飾史中,堪稱登峰造極,璀璨輝煌。

下午,探訪碑林博物館,感受唐朝的書法之美,進行拓印體驗。

西安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唐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繁榮時期,期間名輩出,流派分,真、草、隸、篆,百花爭妍,深刻地影響著後來中國乃至東亞、東南亞書法藝術的發展道路。

晚上,課程回顧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第五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人物——金戈鐵馬,英雄俠骨柔腸

從秦皇、漢武,再到唐宗,一代代雄主在這片土地上開疆拓土,長安城榮耀著他們的英雄氣概,也悲憫著他們的兒女情懷。通過唐詩的描述,這些傳奇人物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我們將帶領孩子們走進他們的生平,去真實感受他們的擁有與失去,快樂與悲哀。

研學目標

1. 學習唐詩《長恨歌》,瞭解詩人白居易。

2. 瞭解歷史人物秦始皇、漢宣帝、唐玄宗的生平。

3. 學習製作瓦當、陶俑。

研學行程

上午,參觀杜陵秦磚漢瓦博物館,瓦當彩繪製作。

“秦中自古帝王都”,杜陵是漢宣帝劉詢的陵墓。劉洵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中興”。

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漢代瓦當以造型完美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最為典型。孩子們將挑選自己喜歡的瓦當神進行彩繪製作。

下午,參觀秦皇陵地宮博物院,陶藝體驗陶俑製作。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孩子們將在兵馬俑中遙想秦帝國的所向披靡,老師講解秦朝軍隊建制,並指導進行陶俑復原製作。

參觀華清池,品一段悲喜傳奇。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華清池,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一,因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享譽海內外。孩子將感受溫泉暖意,聽老師講述唐玄宗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晚上,欣賞舞劇《長恨歌》。

登科後

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第六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民風——自由灑脫、無拘無束

社會風氣開放,民間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現出高度的文明氣象。在那個民族自信心爆棚的時代,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一切都勃勃生機,一切都春風得意,一切都我型我秀。

研學目標

1. 學習唐詩《登科後》,瞭解詩人孟郊。

2. 瞭解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體驗鳳翔泥塑、秦腔臉譜和安塞腰鼓。

3. 通過登古城牆整體回顧長安城發展史。

研學行程

全天,登高西安古城牆,分小組開展環城牆騎行障礙PK賽,在比賽中,孩子們要依次闖過製作鳳翔泥塑、繪製秦腔臉譜、打響安塞腰鼓三個非遺技藝學習的關口。

西安城牆是我國古代城垣建築中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一處,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牆。在古老的城牆上穿越古今,騎車環行,以現代的視角尋找老西安風貌,感受長安城3000多年的滄桑和13個朝代建都于此的輝煌。

非遺闖關之一:製作鳳翔泥塑。泥土捏造出的無限可能,鳳翔泥塑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色彩鮮豔喜慶,形態稚拙可愛,具有濃濃的關中風味。

非遺闖關之二:繪製秦腔臉譜。秦腔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賈平凹在《廢都》中說:“八百里秦川大地,三千萬人齊吼秦腔”。秦腔臉譜與京劇臉譜、川劇臉譜並稱中國三大臉譜系統。

非遺闖關之三:打響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陝西傳統民俗舞蹈,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

第七天

結營返程。

【課程招募】

地點:西安

寒假營期:共2期,1月28日-2月3日/2月8日-2月14日,每期7天

報名截止:營期開始前10天報名截止

人數:10-15個家庭

年齡:小學組(6-12歲)、初高中組(13-18歲),9歲以上可單飛

晚上,體驗同盛祥牛羊肉泡饃製作技藝

西安民間有幾句流傳已久的話:“提起長安城,常憶羊羹名,羊羹美味嘗,唯屬同盛祥”。

同盛祥始建於1920年,以製作牛羊肉泡饃著稱,特點是“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饃筋光滑、香氣四溢、口味純正”,它從選料到製作有著一套完整而嚴格的操作流程,工藝十分講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孩子們將在非遺大師的帶領下,觀摩和動手製作羊肉泡饃,並大快朵頤。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第二天:跟著唐詩讀長安皇城——黃金盛世,在滄桑中守望

自貞觀之治開啟盛世,長安就邁入了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國度、最陽剛的時代。自信、開放,讓中華民族的聲威撒播四海,國際上自此稱中國人為“唐人”。作為皇宮,大明宮是唐朝的國家象徵,初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毀于唐末,見證了唐朝數百年的興衰變遷。

研學目標

1、學習唐詩《帝京篇》,瞭解詩人駱賓王。

2、對唐朝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梳理認知。

3、對長安城以及大明宮的建築規劃有初步瞭解。

研學行程

上午,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聽歷史專家講述唐朝的繁盛與衰亡;

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評為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的盛唐氣象。

下午,探訪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老師的指導下變身小小考古家進行考古發掘,上演一齣穿越唐朝情景劇;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大明宮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丹鳳門(復原)

興建大明宮的情形(微縮模型)

小小考古學家,終於發現寶貝啦!

在大明宮裡,孩子們將穿越大唐,變身唐太宗李世民和各國使節,在含元殿上演一齣唐朝皇帝上朝記,再現萬邦來朝的盛況。

晚上,課程回顧

使至塞上

唐 • 王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第三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絲綢之路——駝鈴聲聲,搭建東西橋樑

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創了由西安出發連接歐、亞、非三洲的絲綢之路,唐朝時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杜甫“駝馬由來擁國門”描繪了這種盛況,而西市、大小雁塔就是東西商貿和文化交流的見證。

研學目標

1、學習唐詩《使至塞上》,瞭解詩人王維。

2、理解絲綢之路對對外經貿蓬勃發展的促進作用。

3、理解絲綢之路對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促進作用。

研學行程

上午,走訪大唐西市,感受唐朝民間貿易的繁榮,動手進行唐朝絲綢紮染,並觀摩唐三彩非遺製作技藝;

唐都長安是歷史上東方和西方商業文化交流的彙集地。1300年前,盛唐時期的長安城中設有東、西兩大市場。東市是國內市場,西市是國際市場,也稱為“金市”,是當時規模宏大、國際貿易繁榮的商業市場。

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

孩子們製作唐代絲綢紮染

孩子們將觀摩唐三彩製作過程,並在非遺大師指導下,有機會動手體驗。

下午,參觀大雁塔、小雁塔,仿古制在塔下舉辦唐詩詩會,孩子們你來我往精彩鬥詩;

大雁塔是玄奘為保存由天竺帶回的經卷佛像而修建,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地標。

登塔抒情,賦詩作畫,孩子們將沿襲自唐以來的“雁塔詩會”的傳統,在塔下出口成章、以詩會友,並由專業的朗誦老師進行指導,徹底體驗一把文人雅趣。

晚上,課程回顧

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第四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藝術——霓裳羽衣,美麗肆意張揚

在時間與空間的座標上,唐朝和長安交匯而成的,是一個讓美恣意盛開的地方。如日中天的國力、血脈旺盛的生命力、八面來風的宏大氣度共同綻放出一朵讓後世瞠目結舌的靚麗的文化藝術之花,音樂、舞蹈、服飾、書法、繪畫……全面盛放。

研學目標

1. 學習唐詩《飲中八仙歌》,瞭解詩人杜甫。

2. 認知唐朝的服飾妝容,學習一段唐代樂舞。

3. 瞭解唐朝的書法與繪畫,學習石刻拓印。

研學行程

上午,參觀大唐芙蓉園,孩子們將聆聽世界非遺東倉鼓樂,學習一段唐代的宮廷樂舞,並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按唐朝的時尚服飾和妝容進行妝扮,進行“霓裳羽衣”的服裝秀表演;

唐朝服飾呈現出華貴富麗的樣貌,正反映了當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在悠久的中國古服飾史中,堪稱登峰造極,璀璨輝煌。

下午,探訪碑林博物館,感受唐朝的書法之美,進行拓印體驗。

西安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唐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繁榮時期,期間名輩出,流派分,真、草、隸、篆,百花爭妍,深刻地影響著後來中國乃至東亞、東南亞書法藝術的發展道路。

晚上,課程回顧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第五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人物——金戈鐵馬,英雄俠骨柔腸

從秦皇、漢武,再到唐宗,一代代雄主在這片土地上開疆拓土,長安城榮耀著他們的英雄氣概,也悲憫著他們的兒女情懷。通過唐詩的描述,這些傳奇人物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我們將帶領孩子們走進他們的生平,去真實感受他們的擁有與失去,快樂與悲哀。

研學目標

1. 學習唐詩《長恨歌》,瞭解詩人白居易。

2. 瞭解歷史人物秦始皇、漢宣帝、唐玄宗的生平。

3. 學習製作瓦當、陶俑。

研學行程

上午,參觀杜陵秦磚漢瓦博物館,瓦當彩繪製作。

“秦中自古帝王都”,杜陵是漢宣帝劉詢的陵墓。劉洵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中興”。

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漢代瓦當以造型完美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最為典型。孩子們將挑選自己喜歡的瓦當神進行彩繪製作。

下午,參觀秦皇陵地宮博物院,陶藝體驗陶俑製作。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孩子們將在兵馬俑中遙想秦帝國的所向披靡,老師講解秦朝軍隊建制,並指導進行陶俑復原製作。

參觀華清池,品一段悲喜傳奇。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華清池,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一,因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享譽海內外。孩子將感受溫泉暖意,聽老師講述唐玄宗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晚上,欣賞舞劇《長恨歌》。

登科後

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第六天

跟著唐詩讀長安民風——自由灑脫、無拘無束

社會風氣開放,民間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現出高度的文明氣象。在那個民族自信心爆棚的時代,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一切都勃勃生機,一切都春風得意,一切都我型我秀。

研學目標

1. 學習唐詩《登科後》,瞭解詩人孟郊。

2. 瞭解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體驗鳳翔泥塑、秦腔臉譜和安塞腰鼓。

3. 通過登古城牆整體回顧長安城發展史。

研學行程

全天,登高西安古城牆,分小組開展環城牆騎行障礙PK賽,在比賽中,孩子們要依次闖過製作鳳翔泥塑、繪製秦腔臉譜、打響安塞腰鼓三個非遺技藝學習的關口。

西安城牆是我國古代城垣建築中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一處,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牆。在古老的城牆上穿越古今,騎車環行,以現代的視角尋找老西安風貌,感受長安城3000多年的滄桑和13個朝代建都于此的輝煌。

非遺闖關之一:製作鳳翔泥塑。泥土捏造出的無限可能,鳳翔泥塑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色彩鮮豔喜慶,形態稚拙可愛,具有濃濃的關中風味。

非遺闖關之二:繪製秦腔臉譜。秦腔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賈平凹在《廢都》中說:“八百里秦川大地,三千萬人齊吼秦腔”。秦腔臉譜與京劇臉譜、川劇臉譜並稱中國三大臉譜系統。

非遺闖關之三:打響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陝西傳統民俗舞蹈,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

第七天

結營返程。

【課程招募】

地點:西安

寒假營期:共2期,1月28日-2月3日/2月8日-2月14日,每期7天

報名截止:營期開始前10天報名截止

人數:10-15個家庭

年齡:小學組(6-12歲)、初高中組(13-18歲),9歲以上可單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