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無敵是多麼寂寞——不是“白酒”的茅臺

正處於風口浪尖的茅臺, 儘管股價在本周開盤有所回落, 但不斷刷新的市值在資本市場熱度不減。

市場對白酒漲價的關注, 從茅臺酒開始。 上週五收盤, 貴州茅臺報649.63元/股, 總市值為8161億元。 有人大膽預測這只消費股市值突破萬億、股價升至千元已近在咫尺。 看多茅臺除了公司自身的基本面、稀缺性、成長性外, 還有MSCI進入滬深股市將起到助推作用。

從2016年1月至今, 貴州茅臺從210一路上漲至622, 漲幅195.63%, 堪比中國房價!所以說, 買房還不如買茅臺!想讓人民幣保值也不必費心去換外匯了, 買幾箱茅臺存著, 未來陳年酒溢價, 說不定還能賺一筆~

最新A股市值排行榜, 貴州茅臺總市值已經超過8000億, 排名A股第八, 暫列第九的中國石化則少了整整1000多億, 而作為中國製造名片的中國中車才3000億出頭。 網友開玩笑, 一個茅臺真的比中國石化強嗎, 或者一個茅臺真能抵過兩個中車?

1、茅臺不是白酒

和其它“國粹”不同, 白酒(中式燒酒、高粱酒)常常被外界誤解為中華傳統。 這種直到清末都主要由底層勞力消費的酒精飲料, 從來沒在中國飲酒史上佔據過主要位置, 歷史上真正的國酒是黃酒。

《清詩鐸》中有雲“黃酒價貴買論升, 白酒價賤買論鬥”, 無論大江南北, 上流社會的飲酒時尚是喝本地生產的黃酒, 只有窮人才喝燒酒。

然而伴隨著清朝治理黃河, 大量高粱被種植出來無處消解。 人們不愛吃, 卻發現拿高粱蒸餾酒口感比其它糧食好, 且價格便宜, “於是民間不得不以歲收所入, 燒造為酒, 變易銀錢。 ”

在其後的歲月中, 戰火中斷了黃酒的運輸線和生產力, 而燒酒卻體現出了生產、運輸、貯藏等全方位的優勢,

而且這種高度酒一杯就醉, 比喝黃酒便宜多了。

隨後, 由於民國政府遷都重慶, 愛喝花雕的名流貴族也不得不屈尊品嘗“大麯、茅臺”, 並將其推廣至京滬粵。 而紅軍路過茅臺鎮時, 更是解放了土豪家裡的罎罎罐罐, 裝滿軍用水壺, 甚至直接倒進臉盆泡腳。 因此建國後, 茅臺便自然被定義成“國酒”。

直到今天, 當吳戰狼在銀幕上舉著茅臺對瓶吹, 憑酒量放倒黑人兄弟時, 那種“烈性奢侈、吾國門面”的複雜品牌意識, 依然濃重而有效。

2、不到1%的產量, 卻占中國白酒行業32%的利潤

在改革開放初期, 茅臺酒其實仍然名不見經傳, 雖然在一百多年前拿到過巴拿馬大獎, 但是改革開放初期的茅臺酒只賣八塊錢一瓶。

2011年“五茅”開始進入酒業舞臺的前沿, “五茅”指的是53度飛天茅臺酒, 它的出廠價是619元, 到2012年才漲價到819元, 一直到今天仍然是819元的出廠價, 整整堅持了六年。

2016年的茅臺集團白酒的產量在整個白酒行業的占是0.68%, 茅臺集團的銷售收入占整個白酒行業的比重是8.29%, 但是利潤卻占整個白酒行業比重的32%以上,

茅臺的淨利潤率在50%左右。

1951年, 茅臺在從三個私人作坊合併成為國有的地方國營茅臺酒廠, 一開始產量僅有52噸, 到2003年的時候才突破一萬噸。 茅臺酒現在的年產量在4萬噸左右, 53度的飛天茅臺只有2.3萬噸左右, 全國人民一年只能買到4600萬瓶茅臺酒, 絕對是供不應求。(然而市場上茅臺酒的銷量卻絕不止4600萬瓶,這其中的原因。。。。。。)

3、別處不可複製的酒

茅臺酒複雜的工藝曾經引起了日本人極大的關注。1982年,日本有學者拿茅臺酒反復的研究,發現了茅臺酒中香氣成分高達230種。如此豐富的香氣,有的叫不出名字,甚至還有些成分,根本就提煉不出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所以茅臺酒確實是上天賜給中國人的人間珍品。

茅臺酒的釀造需要其獨特的自然條件。貴州的赤水河被稱為“酒河”,這裡的水非常奇怪,從端午到重陽這一段夏季洪水期,河水非常渾濁,因為兩邊山上的紅岩泥水沖刷下來之後河水變得非常的渾濁並且發紅。但重陽節之後,赤水河就開始逐漸變清,這個時候這個水拿出來釀酒就比較乾淨,但是裡面的礦物質還是保留了。

更重要的一個地理條件就是茅臺鎮,這裡有一塊低窪小平地,當中能釀酒的盆地是方圓15.03平方公里,只有這一塊地方菌群特別豐富,特別適合釀制茅臺酒,超出了這個邊線,據說他的酒質就會變差一些。

日本人曾經想複製茅臺酒,按照茅臺酒廠的製造環境去複製,但是很快就失敗了。其實不只日本人複製不了,中國人自己也複製不了。大概在70、80年代的時候,在離茅臺大概100公里左右的地方設 “茅臺酒異地實驗生產基地”,但最後也宣告失敗。

4、“現在誰還喝白酒啊?”

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茅臺酒沒有辦法大規模生產,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已經進化成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茅臺”這一極具身份標識的消耗品則越來越成為人們的社交剛需,而且線上下社交場景中,是高消費群體的一類社交剛需。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曾說過:中國人在25歲之前以飲低度酒為主,25到30歲時飲用的白酒度數逐步增加,35歲以後隨著年齡、閱歷以及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加深,其飲用的白酒度數會增加,55歲以後又呈遞減趨勢。

其實李董事長說得太含蓄了,所謂“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加深”,實際上就是指這些高度數興奮劑是酒桌上最好的社交工具。之所以是白酒而不是黃啤紅成為商務政務主要用酒,就是因為白酒可以使人迅速進入興奮狀態。

在商務政務活動中,人們時間寶貴,尋求迅速消除陌生感,進入易溝通狀態。即便不是為了談合同,勸對方喝下53度或更高度數的白酒,也彰顯勸酒者的社會地位,驗證對方的服從性——很多中國家庭在節假日都會上演這樣的戲碼。

國酒的魅力就在這,“喝酒不喝茅臺酒,縱稱英雄也枉然”,只要我們這個人情往來的社會不發生根本性變革,只要我們的酒桌文化依然博大精深,茅臺就不愁沒有出路,萬億就不愁沒有可能。

曾經遇到一位為茅臺做酒瓶的企業老總,他講:“市面上的茅臺六七成都是假貨。”這個資料無從考證,至少提供了一個側面的佐證:只有供不應求,利潤豐厚,才會導致假貨叢生。

5、越貴越想買

時至今日,茅臺“飛天”,情緒早已超越價值。從2012年開始,中高端白酒市場受“三公消費”、“禁酒令”影響而結束“黃金十年”,此後卻借由“消費升級”再次進入上升通道。

“你請人喝一瓶或送人一瓶茅臺,對方知道值1000塊;而你請人喝或送人一盒1000塊錢的茶葉時,對方總是將信將疑。”

要知道,自從2012年9月1日開始,飛天茅臺的出廠價一直都是819元,五年未動。可這五年間,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全在8%以上。茅臺通過限產限價限購等一系列手段,“把茅臺酒的主要消費群體定位在全國1.09億中產階級”。

網友“劉備教授”統計了茅臺價格與平均工資的對照表:

2017年已經是茅臺上市以來,普通人最能喝得起且買得到茅臺的年代了。而茅臺由於同時具備消費品、收藏品、投資品的屬性,價值自然也水漲船高。在滿足這一切需求的同時,卻並不需要茅臺增加什麼成本。

茅臺,就屬於投資者最喜歡的那類公司——把管理層都換成狗,也不會影響公司價值。茅臺早已不是酒,而是中國最好的30—60歲男性線下社交工具,同時也是消費升級紅利的高端收割器,牢牢掌握著6000億白酒市場的龍頭位置。

6、買房不如買茅臺?

隨著白酒的人力成本、生產費用、運輸費用、行銷費用等上漲,成本上升,白酒上漲確實存在合理因素支撐。消費升級也被視為這一輪白酒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作為快消品的白酒進入消費升級通道,加上中國人口基數大,高端白酒受益順理成章。

當然,如果你有一瓶茅臺酒,那麼將其存起來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這瓶酒在1980年時按說賣20元,這個年化收益自己計算一下吧……

從行業來看,白酒行業目前總體規模(銷量)已經趨於平穩,未來將是存量博弈下的內部結構升級和集中度提升。由於白酒的地域特性,導致白酒企業不可能像啤酒那樣輕鬆兼併整合,囿於製作流程等原因,茅臺的產量也無法瞬間上一個臺階。因此茅臺的銷量上漲必然是個平緩的過程。經歷了多次限酒令之後,茅臺似乎也不再那麼懼怕消費層面的政策變幻。

那麼未來的茅臺是否繼續突破800,恐怕又是件考驗耐心和恐懼感的事情了。

絕對是供不應求。(然而市場上茅臺酒的銷量卻絕不止4600萬瓶,這其中的原因。。。。。。)

3、別處不可複製的酒

茅臺酒複雜的工藝曾經引起了日本人極大的關注。1982年,日本有學者拿茅臺酒反復的研究,發現了茅臺酒中香氣成分高達230種。如此豐富的香氣,有的叫不出名字,甚至還有些成分,根本就提煉不出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所以茅臺酒確實是上天賜給中國人的人間珍品。

茅臺酒的釀造需要其獨特的自然條件。貴州的赤水河被稱為“酒河”,這裡的水非常奇怪,從端午到重陽這一段夏季洪水期,河水非常渾濁,因為兩邊山上的紅岩泥水沖刷下來之後河水變得非常的渾濁並且發紅。但重陽節之後,赤水河就開始逐漸變清,這個時候這個水拿出來釀酒就比較乾淨,但是裡面的礦物質還是保留了。

更重要的一個地理條件就是茅臺鎮,這裡有一塊低窪小平地,當中能釀酒的盆地是方圓15.03平方公里,只有這一塊地方菌群特別豐富,特別適合釀制茅臺酒,超出了這個邊線,據說他的酒質就會變差一些。

日本人曾經想複製茅臺酒,按照茅臺酒廠的製造環境去複製,但是很快就失敗了。其實不只日本人複製不了,中國人自己也複製不了。大概在70、80年代的時候,在離茅臺大概100公里左右的地方設 “茅臺酒異地實驗生產基地”,但最後也宣告失敗。

4、“現在誰還喝白酒啊?”

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茅臺酒沒有辦法大規模生產,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已經進化成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茅臺”這一極具身份標識的消耗品則越來越成為人們的社交剛需,而且線上下社交場景中,是高消費群體的一類社交剛需。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曾說過:中國人在25歲之前以飲低度酒為主,25到30歲時飲用的白酒度數逐步增加,35歲以後隨著年齡、閱歷以及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加深,其飲用的白酒度數會增加,55歲以後又呈遞減趨勢。

其實李董事長說得太含蓄了,所謂“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加深”,實際上就是指這些高度數興奮劑是酒桌上最好的社交工具。之所以是白酒而不是黃啤紅成為商務政務主要用酒,就是因為白酒可以使人迅速進入興奮狀態。

在商務政務活動中,人們時間寶貴,尋求迅速消除陌生感,進入易溝通狀態。即便不是為了談合同,勸對方喝下53度或更高度數的白酒,也彰顯勸酒者的社會地位,驗證對方的服從性——很多中國家庭在節假日都會上演這樣的戲碼。

國酒的魅力就在這,“喝酒不喝茅臺酒,縱稱英雄也枉然”,只要我們這個人情往來的社會不發生根本性變革,只要我們的酒桌文化依然博大精深,茅臺就不愁沒有出路,萬億就不愁沒有可能。

曾經遇到一位為茅臺做酒瓶的企業老總,他講:“市面上的茅臺六七成都是假貨。”這個資料無從考證,至少提供了一個側面的佐證:只有供不應求,利潤豐厚,才會導致假貨叢生。

5、越貴越想買

時至今日,茅臺“飛天”,情緒早已超越價值。從2012年開始,中高端白酒市場受“三公消費”、“禁酒令”影響而結束“黃金十年”,此後卻借由“消費升級”再次進入上升通道。

“你請人喝一瓶或送人一瓶茅臺,對方知道值1000塊;而你請人喝或送人一盒1000塊錢的茶葉時,對方總是將信將疑。”

要知道,自從2012年9月1日開始,飛天茅臺的出廠價一直都是819元,五年未動。可這五年間,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全在8%以上。茅臺通過限產限價限購等一系列手段,“把茅臺酒的主要消費群體定位在全國1.09億中產階級”。

網友“劉備教授”統計了茅臺價格與平均工資的對照表:

2017年已經是茅臺上市以來,普通人最能喝得起且買得到茅臺的年代了。而茅臺由於同時具備消費品、收藏品、投資品的屬性,價值自然也水漲船高。在滿足這一切需求的同時,卻並不需要茅臺增加什麼成本。

茅臺,就屬於投資者最喜歡的那類公司——把管理層都換成狗,也不會影響公司價值。茅臺早已不是酒,而是中國最好的30—60歲男性線下社交工具,同時也是消費升級紅利的高端收割器,牢牢掌握著6000億白酒市場的龍頭位置。

6、買房不如買茅臺?

隨著白酒的人力成本、生產費用、運輸費用、行銷費用等上漲,成本上升,白酒上漲確實存在合理因素支撐。消費升級也被視為這一輪白酒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作為快消品的白酒進入消費升級通道,加上中國人口基數大,高端白酒受益順理成章。

當然,如果你有一瓶茅臺酒,那麼將其存起來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這瓶酒在1980年時按說賣20元,這個年化收益自己計算一下吧……

從行業來看,白酒行業目前總體規模(銷量)已經趨於平穩,未來將是存量博弈下的內部結構升級和集中度提升。由於白酒的地域特性,導致白酒企業不可能像啤酒那樣輕鬆兼併整合,囿於製作流程等原因,茅臺的產量也無法瞬間上一個臺階。因此茅臺的銷量上漲必然是個平緩的過程。經歷了多次限酒令之後,茅臺似乎也不再那麼懼怕消費層面的政策變幻。

那麼未來的茅臺是否繼續突破800,恐怕又是件考驗耐心和恐懼感的事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