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工年會觀風向(1)全球鋰電業進入“中國時間”

不管承認與否, 全球鋰電產業發展正在進入“中國時間”。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中國鋰電池行業建立了包含鋰礦采選、材料供應、電芯及PACK、電池回收等各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出現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力神、光宇集團、國軒高科、沃特瑪、比克等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的電芯製造企業。

在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2017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42.6GWh, 同比增長32%, 在前十排名中, 中國企業佔據6席。

回過頭再看2016年的資料, 2016年的全球TOP20鋰電池生產廠家, 中國有15家, 日本有3家, 松下, 索尼, AESC, 韓國有2家, LG和三星。

而如果按照國家來劃分, 中國廠家占了全球60%的銷售額, 日本占了全球17%, 韓國占23%左右。 更重要的是, “敵退我進”的局面仍在持續演進。

全球鋰電產業的角力之中, 中國之所以能在與日韓這樣的“勁敵”中激流而進, 核心驅動力就在於國內政策對於電動汽車產業的強力扶持。 持續的財政補貼、雙積分政策的落地,

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的醞釀, 正向和反向同時用力, 正在啟動整個產業鏈的活力。

在電動汽車環節, 傳統車企變革、新合資潮湧、新勢力造車落地、互聯網BAT巨頭入場……毫無疑問的是, 中國將會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爭奪戰的主戰場。

在動力電池環節, 國內電動車市場前景的提振下, 已經湧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 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企業巨頭, 其不僅打入國內大部分車企的供應鏈, 而且還憑藉其技術製造勢力, 打入寶馬、現代、賓士等國際車企業供應鏈。

緊隨其後, 比亞迪、國軒等通過資本資源的整合建立其穩固的護城河, 而孚能科技、億緯鋰能等企業快速崛起, 這些企業正在逐步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硬實力。

在電池材料環節, 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早已佔據全球最大份額, 儘管此前, 四大關鍵材料的高端產品技術掌握在日韓美等企業手裡, 但在市場驅動之下, 近年來國產鋰電材料的技術, 在六氟磷酸鋰、鋁塑膜、高端隔膜、矽碳負極等材料都已經加快了進口替代的步伐。

在國際客戶的開拓中, 巴莫、新宙邦、星源材質等國內領軍材料企業都開始進入國際動力電池巨頭的供應鏈, 而新宙邦收購巴斯夫、新綸科技收購T&T等案例, 意味著國產材料企業已經開啟國際化兼併購的步伐。

在鋰電設備環節, 截至目前, 中國鋰電設備的國產化率以經超過85%, 雖然在部分高端設備產品上依然比不過日韓廠家, 但是已經可以實現鋰電池生產設備的每一個環節的國產化,

也就是中國公司已經可以實現提供整條鋰電池生產產線的能力。

國產設備不僅在國內新建的鋰電池工廠已經佔據了優勢地位, 以寧德時代為例, 其新產線國產生產設備的比例達到了86%, 而且還開始反攻打入了日韓鋰電池生產廠家的生產線, 以先導智慧為代表的國產設備企業開始進入松下, 三星, 索尼的電池產線。 國產設備的高端化已經大步快跑。

全球鋰電業進入中國時間, 中國鋰電發展需要全球視野。 值此鋰電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2018年1月8~10日, 以“中國鋰電業稱雄全球全球電動車逐鹿中國”為主題的2017高工鋰電暨電動車年會將在東莞•觀瀾湖度假酒店會議中心舉行。 【戳此報名】

在今年的年會上,

來自電動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鏈的超600位企業領袖將圍繞以下核心議題進行探討:

• 電動化+智慧化+共用化重構汽車產業價值鏈

• 角力中國戰場, 誰將成為中國電動車市場贏家?

• 進入下半場的動力電池市場爭奪戰, 哪些企業會出局?

• 資本“圈地運動”下的國內鋰電材料、設備行業格局

• 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升級和產業化突破

• 儲能產業風口前的搶道卡位

和中國鋰電產業共成長, 6年來, 高工鋰電暨電動車年會已成為產業變化的風向標, 彙聚鋰電業界領袖, 對產業大勢進行深度研判, 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為中國新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籌謀獻計、貢獻力量, 激辯全球新局勢, 展示中國新力量。

屆時, 高工鋰電將集聚思想的力量, 將向全行業發出最中國鋰電產業最強音。2個月後,期待您的到來!

將向全行業發出最中國鋰電產業最強音。2個月後,期待您的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