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凱叔365夜」清明節,如何讓孩子瞭解傳統節日?

故事簡介

清明節和寒食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聽聽今天的故事, 就知道了。 話說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五霸中, 有一位叫晉文公,

又名重耳, 在他41歲那年, 因為王位之爭, 他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陪同的隨從中, 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 當他看到重耳滿臉疲憊時, 偷偷從大腿上割了一塊肉做了碗肉湯給重耳喝, 這讓重耳十分感動。 後來, 重耳登上王位, 為了找到介子推, 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燒山, 結果沒想到卻燒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親。 從那之後, 為了紀念介子推, 晉文公將那一天定為“寒食節”, 也就是現在的清明節。

凱叔365夜知識小課堂

傳統習俗

1.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各諸侯國為了軍事、政治上佔據主導地位, 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 因此便產生了“春秋五霸”, 關於春秋五霸的說法, 有很多版本, 其中被採用最多的是《史記》的版本: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我們今天的故事, 講的就是其中一霸晉文公的故事。

2.足下的來歷:晉文公將介子推死去時旁邊的那棵枯柳砍下, 命人做成木屐, 穿在腳下。 每當鞋子發出聲響時, 晉文公就會想起介子推, 然後總是說:“悲乎, 足下”, 這就是足下的來歷。 足下這個詞, 其實就是對朋友的尊稱, 在我們今天的故事裡, 舉了非常多的例子, 幫助孩子們瞭解足下的用法。

歷史知識

1.寒食節, 什麼是“寒食”呢?就是在那一天, 全國嚴禁煙火, 從上到下每家每戶都只能吃瓜果點心這類沒有溫度的食物。 當然, 現在這個習俗已經慢慢被弱化了。

2.寒食節, 為什麼又叫清明節呢?原來, 晉文公在介子推死後的第二年, 前往當年那棵枯柳樹下祭拜時,

發現那裡竟然長出了一棵新柳樹, 它竟然復活了, 於是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 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後來, 時間長了, 寒食節便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

3.寒食節, 為什麼又叫清明節呢?原來, 晉文公在介子推死後的第二年, 前往當年那棵枯柳樹下祭拜時, 發現那裡竟然長出了一棵新柳樹, 它竟然復活了, 於是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 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後來, 時間長了, 寒食節便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

孩子能獲得什麼

1

最貼近歷史的節日由來

每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 都代表著中華文明傳統的精髓和精神寄託, 也延續著上千年來人類的情感和思念。 通過凱叔繪聲繪色的故事表演, 孩子們不僅可以瞭解到清明節的由來,

還能在傳統文化習俗的薰陶下, 感受到歷史故事中熠熠生輝的魅力和人文情懷。

2

歷史典故的積累和文化薰陶

“介子推割肉”、“晉文公放火燒山”、“枯柳逢春”, 這些著名的歷史典故, 都是孩子們未來寫作路上難得可貴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 在故事的後面, 凱叔提到了“足下”一詞, 並用了大量的句子來幫助孩子理解這個詞, 這也是凱叔365夜文化薰陶的筆觸。

3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朋友觀

在我們的生活裡, 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都無法正確意識到朋友真正的意義。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呢?我們又該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對朋友這個概念產生正確的意識呢?今天的故事, 凱叔通過介子推和晉文公的朋友情感,

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非常特殊的課:在交朋友的時候, 以不求回報為初衷, 和朋友真誠相待, 但是在對方給予你回報的時候也能坦然接受, 這才是朋友之間可取的相處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