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陝西省地稅局實施資料管稅 管出“真金白銀”

咸陽地稅局演示資料管稅平臺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輸入企業名稱, 輕點滑鼠, 就能判定出一個企業是否照章納稅,

是否存在漏稅風險。 陝西省地稅局推行資料管稅, 讓稅收靠資料說話, 堵塞了漏洞, 去年一年就查補稅款36億多元。 那麼, 什麼是數據管稅?它又是如何管出了真金白銀的呢?

2016年8月的一天, 西安市地稅局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個重要資訊:轄區一家上市公司近三年記憶體在頻繁的股權轉讓, 涉及金額高達70多億元。 按照稅收法規, 企業必須繳納所得稅和印花稅, 但是, 企業卻遲遲沒有申報, 企業所在轄區的區級稅務局及稅務所也沒有發現。

西安市地方稅務局工作人員:“我們懷疑企業在企業所得稅, 或者個人所得稅方面存在一些漏洞。 ”

經過約談, 這家企業最終如數補繳了兩億多元稅款。 那麼, 稅務人員究竟掌握了什麼證據,

讓這家企業心服口服, 順利地繳納稅款?

這還得從陝西省地稅局實施的資料管稅說起。 從2012年起, 陝西省地稅系統就開始推行資料管稅, 力圖改變傳統的人盯人稅收征管模式。

陝西省地稅局副局長郭章獻:“傳統的專管員權力過大, 存在很大的廉政風險, 同時也不公平。 管得太多, 根本管不過來。 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企業太多, 成分也太複雜, 專管員他自己的水準和企業稅收現代化的要求也不適應。 ”

傳統收稅, 靠的是人海戰術, 稅管員整日追著納稅人要稅;由於不理解政策等各方面原因, 有的納稅人今躲明藏, 能少繳就少繳。 這不但給稅務幹部帶來了執法風險, 也容易產生漏洞。 而打破傳統征管的模式, 適應大資料時代的要求,

實施資料管稅是大勢所趨。 那麼, 什麼是數據管稅呢?簡單地說, 就是對海量的資料資訊進行分析比對。

陝西省地稅局數據處處長王健:“低風險的, 直接給納稅人提醒, 讓他自查自糾;中等風險, 提醒後納稅人沒有及時化解, 我們稅務機關上門檢查。 高風險的, 我們就要採取稽查的手段。 ”

正是利用資料管稅這一理念, 地稅工作人員從公開的互聯網上抓取了這家上市公司的公告資訊, 再與其它與稅收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比對, 發現了這家企業存在高風險, 也就是漏繳稅款的問題。

西安市地稅局納稅評估處處長趙淩雲:“如果不靠資料管稅, 我們連我們身邊很多企業的事都發現不了。 ”

資料管稅, 首要是要得到準確的資料。

這些資料來自四個方面。 第一是納稅人報送的, 第二是稅務機關日常採集的。 還有三方資料和四方資料, 這兩項資料以前都不為各級部門所重視。

陝西省地稅局數據處處長王健:“政府各部門掌握的納稅人涉稅資訊, 需要共用到稅務局來, 這是三方資料, 比如說工商部門提供的股權轉讓資訊, 掌握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互聯網即時抓取的資訊, 比如說企業發佈的公告, 高管資訊, 這是四方資料。 ”

這些資料獲取後, 統一輸入到資料管稅平臺, 按照納稅人的名稱進行歸集。 目前這個管稅平臺, 已對42萬多個企業納稅戶資訊採集加工, 累計採集各類資料7.5億條, 抓取各類網路涉稅資訊7.85萬條;要查詢某個納稅人, 稅務人員只要輸入企業名稱,

系統就可以進行比對。 如果發現某個納稅人可能存在漏繳稅款或者偷稅情況, 系統馬上會對風險進行提示。

由於提示目標明確, 風險應對就更準確。 去年, 資料管稅平臺發現咸陽一家保險公司代征的一批車船稅存在偷逃稅款的嫌疑, 這個資訊立即傳遞了下去。

經過分析比對, 稽查人員發現這些車輛偷逃稅款50多萬元。 他們立即對這家保險公司及偷逃稅款的車輛做出了處理。

咸陽市地稅局稅政科工作人員:“現在是精准定位, 我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保單來檢查。 ”

據統計, 實施資料管稅後比對, 稽查準確率達到98.32%。 風險應對準確, 不但節省了人力物力, 也堵塞了漏洞, 提高了稅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去年1至7月份, 府穀縣地稅局資源稅收入8000萬元,但是8月份到12月底,收入達4億多元。發生這樣的變化,與資料管稅之後,取得了協力廠商真實的資料有很大關係。

府穀縣地稅局副局長王建勳:“這樣我們就徵收有了依據,煤炭資源稅就實實在在地征到位了。”

西安市地稅局數據處副處長趙淩雲:“資料管稅以後,納稅人報送率提高了,準確率提升了,原來隱瞞的現在不敢了。”

資料管稅,讓徵稅更科學,更多的是帶來征管理念的變化。最近,漢中市地稅局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陝西漢王藥業公司,給企業推送稅收風險指南。

漢中市地稅局風險評估科科長胡嶸:“我們也針對這些風險疑點,也向你們提出了稅收風險指南。”

漢王公司位列地稅局所管大企業名單之中。過去,對這一類企業實行屬地管理,但是由於大企業大多跨地域經營,容易形成管理盲點。實施資料管稅後,稅務機關掌握了資料,就便於對企業實施全程風險管理,更利於破解企業集團化運作與稅收征管“屬地化”之間的矛盾。通過資料比對分析,專家研判等方式,發現企業存在稅收風險之後,稅務部門就上門推送風險指南,讓企業自查自糾。

陝西漢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振斌:“我們很需要對我們推出這種稅收風險深層次的服務,也希望以後長期建立這樣的稅企合作的機制,幫助我們更好更快的發展。”

科學徵稅,科技灌水,使地稅稅收也實現了應收盡收,2016年,陝西省地稅局通過資料管稅,累計發現風險疑點11.71萬戶次,並下發給納稅人,查補稅款36.74億元。

資料管稅,可以說掌握了大資料時代的利器。目前,陝西省地稅局的資料管稅工作已經走在了全國稅務系統前列,創造了“陝西地稅經驗”,這一做法正在被移植、複製、推廣到全國多個省市稅務部門。

府穀縣地稅局資源稅收入8000萬元,但是8月份到12月底,收入達4億多元。發生這樣的變化,與資料管稅之後,取得了協力廠商真實的資料有很大關係。

府穀縣地稅局副局長王建勳:“這樣我們就徵收有了依據,煤炭資源稅就實實在在地征到位了。”

西安市地稅局數據處副處長趙淩雲:“資料管稅以後,納稅人報送率提高了,準確率提升了,原來隱瞞的現在不敢了。”

資料管稅,讓徵稅更科學,更多的是帶來征管理念的變化。最近,漢中市地稅局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陝西漢王藥業公司,給企業推送稅收風險指南。

漢中市地稅局風險評估科科長胡嶸:“我們也針對這些風險疑點,也向你們提出了稅收風險指南。”

漢王公司位列地稅局所管大企業名單之中。過去,對這一類企業實行屬地管理,但是由於大企業大多跨地域經營,容易形成管理盲點。實施資料管稅後,稅務機關掌握了資料,就便於對企業實施全程風險管理,更利於破解企業集團化運作與稅收征管“屬地化”之間的矛盾。通過資料比對分析,專家研判等方式,發現企業存在稅收風險之後,稅務部門就上門推送風險指南,讓企業自查自糾。

陝西漢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振斌:“我們很需要對我們推出這種稅收風險深層次的服務,也希望以後長期建立這樣的稅企合作的機制,幫助我們更好更快的發展。”

科學徵稅,科技灌水,使地稅稅收也實現了應收盡收,2016年,陝西省地稅局通過資料管稅,累計發現風險疑點11.71萬戶次,並下發給納稅人,查補稅款36.74億元。

資料管稅,可以說掌握了大資料時代的利器。目前,陝西省地稅局的資料管稅工作已經走在了全國稅務系統前列,創造了“陝西地稅經驗”,這一做法正在被移植、複製、推廣到全國多個省市稅務部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