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丹床筋經按摩術

 湖北黃陂雲霧山玉清觀中,曾隱居著一位遠避塵囂的鶴髯仙翁——毛至善道長。他藝承武當,系道教龍門派二十一代傳人。多年來,他生活簡樸,歸守深山,終年精持道脈法緒,每日堅持打坐靜修,九旬高齡尚能提筆書寫黃豆般大小的精細小楷,直至二OO六年正月初五無疾示化,享年整百歲。

在常人看來,遠處深山自然環境利於人體健康。殊不知雲深濕重,山高風寒,禽瘟毒瘴,氣侯多變,缺醫乏藥,山地生存極其艱難。所以,歷代隱修者或用藥餌調理,或以練功強身,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總結出了不少衛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毛至善道長生前除承襲正宗武當武術與道教修煉功課外,還掌握了許多奇術異能。丹床筋經按摩,即是毛道長曾日常習練的一種祛病保健良方。此按摩操不花錢,不求人,廣泛適合於大眾人群居家鍛煉。每天堅持練習八分鐘,可有效調節人體經絡氣血和微循環,增強免疫力。令人神清氣爽,疲勞頓除,對身體大有裨益。

操作方法:

1、 絕慮靜坐,調勻呼息至舒暢。

作用:理氣血,平煩躁。

2、 閉目,搓至手心發熱熨雙目,反復三次。

作用:養心潤目安神。

3、 閉目,用兩手指腹從額前印堂穴向上推至前部神庭穴,再左右分摩至太陽穴,並揉壓太陽穴三圈。行功五遍,用力睜眼平視前方。

作用:鎮驚悸,祛頭痛,助安眠。

4、 雙掌托下頜,沿頸部兩側向後上方輕摩,兩手至枕骨會合後向下捋刮二寸,再分開下摩頸動脈至鎖骨止,共三遍。

作用:降血壓,減頭暈,退目赤,逐項痛。

5、 兩手掌心按壓雙耳孔的同時,向內施壓三秒後突然放開,共做三次。

作用:解耳閉,療耳鳴。

6、 兩手掌根按住耳尖上方鬢角的同時,用力上提九次。

作用:提精神,祛面腫。

7、 單手抓拿肩頸部肌肉七次。對側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作用:松解肩頸痛症。

8、 單手抓撥胸腋交接處胸大筋三次。對側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作用:緩解胸悶,胸滿,肋痛諸症。

9、 掐撥合穀穴三下,接著以中食二指夾握受術手指根部向指端捋撥一次。每根手指捋撥一遍。

作用:開理諸經脈,退口面手指麻木及熱症。

10、 將兩手指腹放於下脘穴合按,待呼氣時向上刮頂至心窩鳩尾穴止,共五遍。

作用:緩和反胃,嘔症,心脘痛。

11、兩手合抱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腹十八周,再從心窩向下推至腹底三次。

作用:助消化,解腹脹,利大便。

12、 雙掌按住身體兩脅上端輕揉三次,再向下貼推至腰部而止,共三遍。

作用:解氣鬱,祛脅痛,理肝脾。

13、 雙手撥腰部兩側大筋一次,接著握拳轉揉章門、帶脈二穴之間軟腰處。行功三次後,變掌摩擦雙腎十二次,共三遍。

作用:補肝腎正氣,退熱解鬱,健腎壯腰。

14、 身體前俯,單手來回搓尾骨二十四次。

作用:定瀉泄,防便秘,除腰脊疾痛。

15、 以兩手中食拇三指,撥提腹股溝上方兩側肚角筋一次,繼以掌根向中間方向合擠一把,共三遍。

作用:利二便,收肛腸,鎮腹痛。

16、 拇指壓揉血海穴三次,再以雙手抓捏大腿近膝後處外側大筋三次,繼以掌心揉摩膝頭九圈,共三遍。

作用:理經血,健腰股。

17、 接上式,雙手滿握兩小腿脛面推至腳踝而止,共五遍。

作用:消腿腫,舒筋疲。

18、 手指撚提腳後筋及昆侖穴九次,換另側撚提。

作用:療痔疾,除項痛。

19、 兩手一前一後滿握足部,微微用力擠壓五次。繼以單手掌心搓腳底三十次,揉腳心湧泉十下,再換腳搓揉。

作用:升陽解疲,助眠安神。

20、 坐姿,一腿曲,一腿直。以一手握住另側足部,側身鉤足深呼吸三次,換另側練習。

作用:伸筋,拔骨,健髒。

21、 於床沿垂腿而坐,吸滿氣後兩手支撐床沿,使臀部與床面若即若離的同時,弓背將身體抬起,使背部肌肉拉伸,腹部收緊,臀尾下墜。靜停數秒鐘後將氣吐盡,反復三遍。

作用:強筋骨,解疲困。

22、 咬牙吸氣,緩緩輕收肛門括約肌,然後松肛呵氣,共三遍。

作用:喚正氣,堅臟腑,增內力。

23、 平躺於床上,放鬆靜臥片刻,時間長短不拘。

作用:平血解壓,養神逐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