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在人間|東北鄉村愛情:媳婦兒大我32歲

遼寧省淩海市川條村, 79歲的馬玉琴(左)和47歲的李玉成站在等待收割的稻田邊, 地頭旁是二人曾經住了10年的老房子, 後來被人燒毀。

這對年齡相差32歲、不被世俗接受的老妻少夫一路歷經風雨、相濡以沫, 至今已攜手走過21個春秋。

郝文輝/攝(本欄目由華夏銀行特約)

//

李玉成出生那年, 同村的馬玉琴32歲, 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二人轉演員。 25年後, 李玉成和馬玉琴因為演出成為搭檔, 共同的愛好讓兩人漸生情愫。

1996年, 二人不顧家庭反對, 結婚領證。 當時前夫已去世十年的馬玉琴59歲, 而李玉成只有27歲。 這張結婚照, 是2003年做節目時, 電視臺幫他們補拍的。

結婚20多年, 李玉成一直事無巨細地照料著馬玉琴。 每隔一個月, 他都會幫妻子染髮。 圖為2017年10月30日,

染完發後, 馬玉琴坐在李玉成腿上, 李玉成幫她梳頭。

馬玉琴至今還留著一頭及腰的長髮, 而李玉成每天都會為妻子梳頭。

這幾天, 馬玉琴有點感冒, 她在廚房拿著一袋藿香正氣顆粒, 直接就著一勺自來水仰頭喝了下去。

李玉成為馬玉琴剪指甲。 馬玉琴手上的一對“金鐲子”, 是八年前李玉成在市場上花了十塊錢買來送給她的。 這些年, 她一直戴著, 從沒摘下來過。

晚飯時間, 李玉成夾菜給馬玉琴吃。 因為李玉成曾經做過廚師, 所以平時家裡的飯菜都是由他來做, 馬玉琴從來沒下廚房做過飯。 “他做啥都好吃”, 馬玉琴說。

//

秋收時節,李玉成載著馬玉琴到30裡外的老家地頭,七八畝稻田還等著收割。

地頭邊曾是她和李玉成居住了10年的老房子,可如今只剩下一片稻子了。馬玉琴望著車窗外,眼眶泛紅。

當年結婚後,迫於雙方家庭的壓力,他們主動從家中搬出來,在村頭野地蓋了間平房居住。1999年,兩人親手砌成的小平房因灶坑莫名起火,被燃成灰燼。李玉成知道房子是誰燒的,但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他沒有追究。

夫婦二人在原地重建了房子。為了在冬天有個炕板取暖,李玉成去偷砸村裡的廢電線杆,被人舉報判了10個月勞動教養。

“在勞教所的時候,家裡人生氣沒人來看我,只有馬玉琴每個月都來。村裡人都覺得這事能讓我們分手,但反而讓我們走得更近了。”李玉成說。

此後,夫妻倆在這沒電沒水的房子裡繼續生活了近10年。雖然生活拮据,條件艱苦,但他們從來沒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在自己搭建的小屋裡相依為命,過著清苦卻快樂的日子。

這些年,馬玉琴李玉成這對老妻少夫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從二人轉演出到參加電視臺節目,再到今年4月份開始玩的網路直播,夫妻倆已經成了當地的名人。圖為2017年11月2日,二人在淩海逛集市時,引來周圍商販和路人的圍觀。

如今,李玉成和馬玉琴租住在淩海市郊外棚戶區的兩間平房裡,年租金不足2000元。

雙方家人也默認了兩人的關係,“現在沒啥反對的了,倒都挺支援了,有事大夥都找我們倆。人很現實,你要起來誰都會高看你一眼。”李玉成說。

兩人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十年,還收養了一隻貓和三條狗。

馬玉琴有兩個兒子,大兒子58歲,跟家裡人少有來往,小兒子44歲,逢年過節都會來。現在,兒子想接馬玉琴回去養老,但她捨不得留李玉成自己一個人。

//

夫妻倆的日常生活忙碌而充實。每天早上洗漱後,馬玉琴都會“收拾”一下。通常就簡單塗一點“雪花膏”,外出演出的時候,她也會畫一下眉毛。

馬玉琴平時挺注重穿著,雖然簡單,但是搭配時尚鮮豔,再加上直爽愛笑的性格,走到哪裡都能成為一道“風景線”。

2017年4月,李玉成通過朋友的介紹做起了“網路主播”,每天都要分早中晚3個時段直播夠6個小時。

他覺得做直播不能沒才藝,不能天天靠炒作和八卦漲粉,“得有自個兒的東西”。借著以前二人轉演出打的底,李玉成直播的主要才藝就是唱歌。

圖為李玉成學了首新歌,為了按時直播,沒來得及找紙記歌詞的他拿了一塊木板對付。

家裡有一些簡單的道具和衣物。這天,李玉成在家直播時,和馬玉琴來了一段“上海灘”。

除了才藝表演,兩人在直播時也經常和網友對話聊天。他指著馬玉琴給大家介紹:“這是我媳婦兒”,一旁的馬玉琴一臉嫌棄:“太土了!”“那我叫你寶貝兒好了。”

有網友問“你們沒有孩子嗎?”這一類的問題時,李玉成總說,“有兩個孩子,她是大孩子,我是小孩子。”

其實,這個問題在結婚的時候李玉成就慎重考慮過了,但他覺得沒有關係,“兩個人過得好就行。現在回過頭看看我倆走了好多地方,日子也越來越好,沒啥遺憾的。”

李玉成說不會和媳婦兒在鏡頭面前卿卿我我,“那些都特別不好,別人都恥笑你。老夫老妻幾十年了,幹啥都要有個分寸,不能幹炒作的事。”

談起夫妻生活,李玉成坦言:“該有的時候還是會有,這是人的一種欲望,很正常。”

“老妻少夫”直播才半年,就已經有了50多萬粉絲。家裡也經常會來些一起玩直播的朋友,有時候李玉成和馬玉琴唱累了,朋友們也會加入到直播陣容裡,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藝。

晚上7點到9點是晚間直播時段。有時候李玉成做直播的時候,馬玉琴就躺在旁邊休息。

這些年,“出名”讓李玉成夫婦在更大的網路平臺和輿論裡飽受非議。有人懷疑李玉成在“利用她”,也有人質疑他倆是在“演戲”。

談起這件事,馬玉琴說:“我不覺得他在利用我,我們都是在為自個兒活。那二十一年風風雨雨咋過來的?你說假那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不要用歧視的眼光看我們,這世界是有真愛的。”

除了在家,李玉成和馬玉琴也經常在離家十幾裡外的一片樹林裡做直播。2017年10月20日,二人在樹林直播時,朋友和粉絲在旁邊拍攝直播他們,“蹭熱度”。

李玉成唱歌的時候,馬玉琴有時也會上去“搭把手”,兩個人即興跳一段舞,為直播表演增色不少。

夫妻倆的一些朋友也是通過直播認識的。10月29日,李玉成和馬玉琴去看望朋友,馬玉琴看到對方家裡沒怎麼收拾,就主動拿起掃帚幫著掃地。

晚上在餐館吃晚餐,老闆娘拿起手機在旁邊拍兩人吃飯的視頻:“名人,在淩海可有名了。大夥兒都認識他們。”

//

不直播的時候,馬玉琴也“閑不下來”,家裡大大小小的活她都會去做。雖然年近80,但她身體還算硬朗,不過也明顯感到了力不從心:天黑之後眼花,沒力氣,困的時候頭都抬不起來。

10月25日,馬玉琴的左眼有點充血,李玉成帶她到醫院做檢查。

10月底,眼看著大家都收起了稻子,李玉成和馬玉琴沒吃午飯就抽空從家裡出來,約了機器收割。但是有幾分地挨著水溝,收割機沒辦法開進去,二人就親自下地幹起了活。

馬玉琴遞給李玉成一點錢:“給大夥兒買點包子和水,一會兒稻田裡幹活累了沒吃的。”馬玉琴是家裡的“財務總監”,李玉成花錢都會找她要,“他有時候一根軸,沒腦子。掉錢了可能自個兒都不知道。”

今年的稻子產量不錯,晚上,李玉成請來幫忙的朋友和粉絲吃飯。飯桌上大家都拿出手機鼓搗,只有馬玉琴沒有手機,等著吃飯。

收完稻子後,李玉成還需要磨米售賣。有時候趕不及回家直播,到點兒的時候,他和朋友們就在村子附近找個地方,支起音響和架子做直播。

直播結束,李玉成收拾東西,馬玉琴拿著一張記著大米買家信息的煙盒紙,幫李玉成對賬。

//

閒暇時,馬玉琴偶爾也會翻看一下舊相冊。“看看那個時候,再看看現在,這都成啥了,時間太可怕了!” 馬玉琴邊看邊念叨著。

為了縮短與丈夫年齡上的差距,她曾在2007年做過除皺整容手術。看著嶄新的面孔,兩個人都欣喜萬分。可高興了沒兩年,馬玉琴臉上的皺紋又都長回來了,但她不後悔:“我也為了玉成漂亮過一回了。”

這台收音機,是十幾年來陪伴夫妻倆最久的物件。兩人住在田間地頭的時候,用收音機播放著磁帶,陪伴著二人唱唱跳跳,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

有個願望,過幾年想在淩海市里買套房,“這一輩子風風雨雨,非常不容易,想讓我老伴也享享清福。”

談起“死亡”這個終極命題時,他說:“假如有那麼一天,就是她走的情況下,那就開開心心地把她送走。因為畢竟我們倆歡樂一輩子了,所以不能讓她苦惱著走,這就是我對她的一種愛慕之心。”

秋收時節,李玉成載著馬玉琴到30裡外的老家地頭,七八畝稻田還等著收割。

地頭邊曾是她和李玉成居住了10年的老房子,可如今只剩下一片稻子了。馬玉琴望著車窗外,眼眶泛紅。

當年結婚後,迫於雙方家庭的壓力,他們主動從家中搬出來,在村頭野地蓋了間平房居住。1999年,兩人親手砌成的小平房因灶坑莫名起火,被燃成灰燼。李玉成知道房子是誰燒的,但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他沒有追究。

夫婦二人在原地重建了房子。為了在冬天有個炕板取暖,李玉成去偷砸村裡的廢電線杆,被人舉報判了10個月勞動教養。

“在勞教所的時候,家裡人生氣沒人來看我,只有馬玉琴每個月都來。村裡人都覺得這事能讓我們分手,但反而讓我們走得更近了。”李玉成說。

此後,夫妻倆在這沒電沒水的房子裡繼續生活了近10年。雖然生活拮据,條件艱苦,但他們從來沒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在自己搭建的小屋裡相依為命,過著清苦卻快樂的日子。

這些年,馬玉琴李玉成這對老妻少夫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從二人轉演出到參加電視臺節目,再到今年4月份開始玩的網路直播,夫妻倆已經成了當地的名人。圖為2017年11月2日,二人在淩海逛集市時,引來周圍商販和路人的圍觀。

如今,李玉成和馬玉琴租住在淩海市郊外棚戶區的兩間平房裡,年租金不足2000元。

雙方家人也默認了兩人的關係,“現在沒啥反對的了,倒都挺支援了,有事大夥都找我們倆。人很現實,你要起來誰都會高看你一眼。”李玉成說。

兩人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十年,還收養了一隻貓和三條狗。

馬玉琴有兩個兒子,大兒子58歲,跟家裡人少有來往,小兒子44歲,逢年過節都會來。現在,兒子想接馬玉琴回去養老,但她捨不得留李玉成自己一個人。

//

夫妻倆的日常生活忙碌而充實。每天早上洗漱後,馬玉琴都會“收拾”一下。通常就簡單塗一點“雪花膏”,外出演出的時候,她也會畫一下眉毛。

馬玉琴平時挺注重穿著,雖然簡單,但是搭配時尚鮮豔,再加上直爽愛笑的性格,走到哪裡都能成為一道“風景線”。

2017年4月,李玉成通過朋友的介紹做起了“網路主播”,每天都要分早中晚3個時段直播夠6個小時。

他覺得做直播不能沒才藝,不能天天靠炒作和八卦漲粉,“得有自個兒的東西”。借著以前二人轉演出打的底,李玉成直播的主要才藝就是唱歌。

圖為李玉成學了首新歌,為了按時直播,沒來得及找紙記歌詞的他拿了一塊木板對付。

家裡有一些簡單的道具和衣物。這天,李玉成在家直播時,和馬玉琴來了一段“上海灘”。

除了才藝表演,兩人在直播時也經常和網友對話聊天。他指著馬玉琴給大家介紹:“這是我媳婦兒”,一旁的馬玉琴一臉嫌棄:“太土了!”“那我叫你寶貝兒好了。”

有網友問“你們沒有孩子嗎?”這一類的問題時,李玉成總說,“有兩個孩子,她是大孩子,我是小孩子。”

其實,這個問題在結婚的時候李玉成就慎重考慮過了,但他覺得沒有關係,“兩個人過得好就行。現在回過頭看看我倆走了好多地方,日子也越來越好,沒啥遺憾的。”

李玉成說不會和媳婦兒在鏡頭面前卿卿我我,“那些都特別不好,別人都恥笑你。老夫老妻幾十年了,幹啥都要有個分寸,不能幹炒作的事。”

談起夫妻生活,李玉成坦言:“該有的時候還是會有,這是人的一種欲望,很正常。”

“老妻少夫”直播才半年,就已經有了50多萬粉絲。家裡也經常會來些一起玩直播的朋友,有時候李玉成和馬玉琴唱累了,朋友們也會加入到直播陣容裡,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藝。

晚上7點到9點是晚間直播時段。有時候李玉成做直播的時候,馬玉琴就躺在旁邊休息。

這些年,“出名”讓李玉成夫婦在更大的網路平臺和輿論裡飽受非議。有人懷疑李玉成在“利用她”,也有人質疑他倆是在“演戲”。

談起這件事,馬玉琴說:“我不覺得他在利用我,我們都是在為自個兒活。那二十一年風風雨雨咋過來的?你說假那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不要用歧視的眼光看我們,這世界是有真愛的。”

除了在家,李玉成和馬玉琴也經常在離家十幾裡外的一片樹林裡做直播。2017年10月20日,二人在樹林直播時,朋友和粉絲在旁邊拍攝直播他們,“蹭熱度”。

李玉成唱歌的時候,馬玉琴有時也會上去“搭把手”,兩個人即興跳一段舞,為直播表演增色不少。

夫妻倆的一些朋友也是通過直播認識的。10月29日,李玉成和馬玉琴去看望朋友,馬玉琴看到對方家裡沒怎麼收拾,就主動拿起掃帚幫著掃地。

晚上在餐館吃晚餐,老闆娘拿起手機在旁邊拍兩人吃飯的視頻:“名人,在淩海可有名了。大夥兒都認識他們。”

//

不直播的時候,馬玉琴也“閑不下來”,家裡大大小小的活她都會去做。雖然年近80,但她身體還算硬朗,不過也明顯感到了力不從心:天黑之後眼花,沒力氣,困的時候頭都抬不起來。

10月25日,馬玉琴的左眼有點充血,李玉成帶她到醫院做檢查。

10月底,眼看著大家都收起了稻子,李玉成和馬玉琴沒吃午飯就抽空從家裡出來,約了機器收割。但是有幾分地挨著水溝,收割機沒辦法開進去,二人就親自下地幹起了活。

馬玉琴遞給李玉成一點錢:“給大夥兒買點包子和水,一會兒稻田裡幹活累了沒吃的。”馬玉琴是家裡的“財務總監”,李玉成花錢都會找她要,“他有時候一根軸,沒腦子。掉錢了可能自個兒都不知道。”

今年的稻子產量不錯,晚上,李玉成請來幫忙的朋友和粉絲吃飯。飯桌上大家都拿出手機鼓搗,只有馬玉琴沒有手機,等著吃飯。

收完稻子後,李玉成還需要磨米售賣。有時候趕不及回家直播,到點兒的時候,他和朋友們就在村子附近找個地方,支起音響和架子做直播。

直播結束,李玉成收拾東西,馬玉琴拿著一張記著大米買家信息的煙盒紙,幫李玉成對賬。

//

閒暇時,馬玉琴偶爾也會翻看一下舊相冊。“看看那個時候,再看看現在,這都成啥了,時間太可怕了!” 馬玉琴邊看邊念叨著。

為了縮短與丈夫年齡上的差距,她曾在2007年做過除皺整容手術。看著嶄新的面孔,兩個人都欣喜萬分。可高興了沒兩年,馬玉琴臉上的皺紋又都長回來了,但她不後悔:“我也為了玉成漂亮過一回了。”

這台收音機,是十幾年來陪伴夫妻倆最久的物件。兩人住在田間地頭的時候,用收音機播放著磁帶,陪伴著二人唱唱跳跳,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

有個願望,過幾年想在淩海市里買套房,“這一輩子風風雨雨,非常不容易,想讓我老伴也享享清福。”

談起“死亡”這個終極命題時,他說:“假如有那麼一天,就是她走的情況下,那就開開心心地把她送走。因為畢竟我們倆歡樂一輩子了,所以不能讓她苦惱著走,這就是我對她的一種愛慕之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