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正高級會計師來了,註冊會計師的地位不保?

會計行業的改革還在持續, 繼會計證取消之後, 這兩天最熱的政策變成了新增的“正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定”。 取消行業門檻, 拔高行業高度, 職稱制度的改革又一次說明了行業要不斷推舉人才的決心。

不過, 有不少網友對此表示, 增加正高級會計師的評定, 是不是會威脅到註冊會計師的地位。 畢竟二者的含金量都非常的大, 一旦國家重視起職稱的發展, 會不會讓企業忽視註冊會計師的價值。 其實, 仔細分析下二者之間的區別, 就不會有這種擔憂了。

一、正高級會計師的含金量有多高?

注會的含金量大家都清楚了, 就不再贅述了。 據高頓CPA研究中心老師介紹, 按照我國的人事職稱評定, 現有的高級會計師屬於副高職稱, 相當於大學副教授的級別, 行政級別的處級;而新增的正高級會計師就相當於大學教授的級別, 也就是行政級別的廳級。

所以說,

正高級會計師的含金量不是全部體現在你做哪個行業的會計師, 年薪有多少的, 還有一部分體現在你能享受的國家福利有哪些, 優惠政策有哪些, 而且這些福利和政府引入CPA人才出臺的優惠措施在性質上是不同的。

二、正高級會計師的前景如何?

新增加一個職稱, 肯定會關注到它的前景怎樣。 單論在職稱系統裡的地位, 正高級會計師的就業和薪資肯定不會差。

從另一方面而言, 我國的會計行業現階段是比較畸形的, 基層財會人過剩, 中級人才短缺, 高級人才極度缺乏, 所以新增正高級會計師的評定, 也是為了引領和刺激整個行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激勵會計人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

三、正高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相比有哪些不同點?

雖然同為會計領域高含金量的兩本證書, 正高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的區別其實有很多, 二者同根但並不同源。

1、評判標準不同

首先是二者之間的評判標準不同。 目前所知的對正高級會計師的職稱評定標準, 是在高級會計職稱的基礎之上,

從事相關工作滿5年及以上, 進行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 形式上可能有成果展示、面試答辯、綜合評議等等, 所以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主觀色彩。

而註冊會計師就是非常6+1, 絕對的在五年內考完6科專業階段的科目, 之後再考綜合階段的科目, 然後按照是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 分為執業注會和非執業注會兩種。

2、證書性質不同

熟悉會計行業的人都清楚, 雖然會計證書體系經常把這些證書放在一起, 但是二者之間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評定的正高級會計師屬職稱資格認定, 性質和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是一樣的。 企業在調整薪資的時候也會按照職稱做出調整。

而註冊會計師屬於執業資格認證,

其本質是擁有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權利, 有審計的簽字權。 其薪資更多的按照業務水準、職位高低來調整。

3、就業範圍不同

正高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的就業範圍雖然也有重合, 但是在大方向上會有些偏差。 按照高頓CPA學員的說法, 他們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的員工, 考出CPA以後一部分是留下來熬到升manager, 另一部分是希望能跳進投行或者是諮詢等金融機構工作。 再或者去世界500強等一些大企業做財務也不錯。

而正高級會計師的工作單位更偏向于國企和事業單位等一些比較重視職稱的地方, 在體制內發展自己的事業。

從某種程度上講, 這兩類人才都是會計行業的領軍人物, 只不過出身不同看上去好像會有矛盾。 但是就整個行業發展而言,兩者都是這個體系中最關鍵的一個部分,共同促進會計行業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但是就整個行業發展而言,兩者都是這個體系中最關鍵的一個部分,共同促進會計行業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