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聯網金融後整治時代 “全面風險管控”是管理者的重要課題

2016年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 可以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一方面, 各路資本競相的熱度不減, 繼續追逐優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而另一方面,

部分從業機構頻頻發生、曝光的風險事件, 甚至導致個別業態部分從業機構“跑路”。

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 風險事件的頻發, 既有宏觀形勢方面的負面影響, 也可能是從業機構風險管理滯後、從業人員風險意識薄弱方面所造成。 國家和地方層面均啟動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目的是進一步預防互聯網金融風險——這對於當前從業機構業務行為的規範是意義重大的, 它能夠明確從業機構業務邊界, 理清從業機構業務規則, 最終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毫無疑問, 在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今, 專項整治不但重要而且必需。 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 不僅“如何整治”是個難題, “如何鞏固整治工作成效”也必須考慮。 儘管我們都知道, 健全長效機制能夠促進行業保持健康發展, 但哪些措施合適、這樣的措施該如何實行, 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 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絕大多數屬於羽量級機構, 這導致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業務模式、交易結構和資金流向等方面也與傳統金融行業存在較大不同。

這就導致了對於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及風險管理, 註定與傳統的模式不同。 當前, 互聯網金融行業一片形勢大好, 但與此同時隨著規模的擴大、業態的上升, 相關的風險也隨之呈增長趨勢。 在本輪互聯網金融整治結束後, 行業將受到逐漸規範, 因此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管理者來說, 在行業層面和從業機構層面實施全面風險管理, 是勢在必行的任務。

從金融風險的角度分析, 從業機構自身對於全面風險管理的推行是十分必要的, 與此同時, 行業協會也應當牽頭實施全面風險防控, 構建全面風險管控體系, 促使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 為金融業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金融業在管道上深度革新之後, 正在運用新技術和新思維, 重塑信用鏈條:它正在改變金融基礎設施, 構建新型的產融關係, 升級了金融風控的生態鏈條, 從而在資本市場的各大要素, 打開了新的融合方式。

無論未來金融行業的發展如何, 可以預見的是:無統金融機構和新金融從業者, 都將以各自的方式, 參與到這場全面風險管理的運動中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中國培訓網--(英盛培訓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