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度|拼融資,搶上市,打官司,廣告戰……二手車電商競爭再升級

整體來看, 二手車電商的滲透率依然不高, 2016年的二手車電商交易量占整個二手車行業13.9%。 目前, 在二手車電商領域, 力壓群雄的行業龍頭尚未出現。

【經濟觀察網記者 耿慧麗】隨著弱勢平臺接連倒下, 共用單車領域的戰火逐漸平息, 但二手車電商領域的“戰火”卻日益升級, 融資, 上市, 打官司, 大打廣告, 好不熱鬧。

10月底的三天內, 幾家二手車電商接連放出重磅消息。 10月29日, 易車旗下汽車零售交易平臺易鑫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並最快在今年內上市交易。 10月30日, 二手車線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宣佈獲得C2輪8000萬美元融資。 10月31日, 瓜子二手車正式宣佈升級為車好多集團, 其不僅推出基於融資租賃模式的新車零售平臺毛豆新車網, 還宣佈已完成近6億美元的B輪融資, 未來車好多集團將推行瓜子、毛豆雙品牌運行。

另一“老牌”二手車電商優信二手車也“不甘寂寞”, 發佈消息稱, 協力廠商平臺的研究報告顯示, 優信二手車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二手車平臺。 言下之意, “我才是老大”。 同時, 有消息稱優信二手車也在謀取上市, 但經濟觀察報記者就此事致電優信二手車, 對方表示暫無計畫。

除此之外, 在輿論爭奪戰的另一大主戰場,

優信與瓜子二手車的廣告大戰激戰正酣, 無論是電視、網路的視頻廣告, 還是樓宇、地鐵裡的平面廣告, 兩家的廣告總是“相伴相隨”。 自易鑫集團6月底發佈生態戰略之後, 其旗下的淘車網也加入廣告大戰。

更熱鬧的是, 此前優信與瓜子的法律訴訟尚未結束,

而人人車和瓜子二手車又在北京海澱區法院對簿公堂。

接二連三的融資與上市動作, 意味著二手車電商之間的燒錢大戰具備充足“彈藥”, 持續兩年的燒錢大戰仍將繼續。 同時, 二手車電商行業也在發生變化。 一些行業人士認為, 二手車電商的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一方面, 該來的巨頭都來了, 行業門檻大大提高, 新玩家很難再入局;另一方面, 市場碎片化嚴重、行業龍頭依然未出現, 車源有限、運營效率低、消費者信任度不高等問題依然困擾著二手車電商平臺, 而行業也在向著新方向轉變。

主要玩家已到齊

在投資圈人士眼中, 共用單車和二手車電商是近兩年的吸金熱點。 如今, 隨著龍頭凸顯且把PK重點向海外拓展,

共用單車領域的戰火逐漸平息, 二手車領域的戰火越燒越旺。

一是更多重量級玩家進場, 玩法隨之升級。 在優信、瓜子等二手車電商平臺之外, 又多了一些實力不俗的新玩家, 或有金融優勢, 或有強大的線下管道。 業務範圍上, 也由此前的二手車擴展至二手車、新車兩手抓, 打造覆蓋汽車消費全生命週期的產業生態鏈。

比如,2015年年底從58趕集集團中拆分出來,獨立運營不到兩年的瓜子二手車,日前宣佈升級為車好多集團。今後,車好多集團作為母公司,全資擁有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網兩個獨立品牌。據瞭解,毛豆新車網已於今年9月上線,採用融資租賃模式,通過0-1成首付買新車的方式提供新車交易服務,服務覆蓋全國33個城市。目前毛豆新車網已經與超過24家汽車主機廠商建立合作,覆蓋70個主流車型。

近期宣佈香港上市計畫的易鑫集團,今年6月底正式發佈生態化戰略,並發佈面向C端客戶的品牌“淘車”。定位於大交易平臺的淘車,提供從選車到買車、賣車以及金融、保險等與車相關的增值服務,致力於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此外,為了打造更便捷、安全的線上線下交易閉環,淘車平臺的線下落地服務體系——易鑫線下體驗店也將加速建設。

而擁有龐大線下管道的兩大家電巨頭國美和蘇寧,也都宣佈涉足賣車業務,同樣立志於打造覆蓋新車、二手車、汽車金融、售後服務等多個領域的一站式交易平臺,覆蓋車主汽車消費的全生命週期。

二是新一輪融資,融資向大平臺集中,行業寡頭加速形成中。有關統計顯示,僅上半年二手車行業的融資金額就已接近90億元。在2017年上半年的融資中,優信和瓜子兩家的融資額占到了整個行業的將近70%,與後幾名的差距逐漸拉開。

易鑫集團雖未公佈融資金額,但按照上市公司的慣例,IPO的融資規模至少幾十億元人民幣起。易鑫集團創始人兼CEO張序安曾表示,易鑫股權融資超過100億元,產業支持資金400億元。其中,BATJ(百度、阿裡、騰訊、京東)均已成為其股東。前述數位規模在今年下半年還會有明顯增加。同樣是易車系投資的二手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已經完成C輪融資,總金額達1.8億美元。

天天拍車創始人兼CEO汪薇薇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二手車電商的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主要玩家已經進場,行業入門門檻提高,新玩家很難入局。“目前活躍的二手車電商背後,是阿裡、京東、騰訊、順豐、滴滴、易車等行業巨頭,且知名投資機構的多輪投資已經讓行業門檻大大提升,沒有雄厚背景的新玩家已經很難再進來。而且隨著競爭加劇,即便有雄厚的背景,如果運營不當,沒有打造自己獨特的業務模式,也很難玩下去。”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電商平臺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競爭模式轉變

資本加持之下,二手車電商持續兩年的燒錢大戰,今年依然火力十足,而且隨著玩家的增多,廣告大戰的陣容也進一步強大。相關資料顯示,廣告已經成為二手車電商燒錢的主要管道。從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優信一年的運營消耗約為7.54億人民幣,一年的廣告超過6億人民幣。優信CEO戴琨曾表示,要每年投10億元做行銷,連續投5年。

瓜子二手車不僅在業務、交易資料上與優信爭奪“行業第一”,在廣告上也與優信“針鋒相對”。2016年年底,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湧放話2017年要投入10億元做品牌建設,“如果能投20億我會投20億的,我永遠不會嫌多。”花重金邀請了明星黃渤代言的人人車,在獲得滴滴注資後,其創始人兼CEO李健也表示要花8-10億元打廣告戰。易鑫集團今年剛推出的淘車平臺,近期也在大力推廣鄧超代言的廣告。

在楊浩湧等二手車大佬看來,就像滴滴與Uber當初用高額補貼搶奪用戶培養消費習慣一樣,二手車電商平臺如今也到了通過廣告大戰,燒錢培養用戶消費習慣的階段。不過,也有人不認為燒錢大戰才是成功之路,不願意大打廣告戰。剛剛獲得大筆融資的天天拍車,儘管知名度不如優信、瓜子,卻並不打算大打廣告。

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現在不是拼快慢的時機了。這種競爭氛圍形成的原因有兩層,第一層還是浮躁。因為在中國競爭環境不可能完全是良性的,種種不理性行為依然存在。這種浮躁的泡沫不僅存在于二手車行業,而且出現在各個競爭行業中。

汪薇薇也認為,進入下半場之後,二手車電商的分化發展趨勢漸明。規模較小的玩家逐漸衰落,直賣、拍賣等幾大模式均已出現一到二家行業領先者,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但同時,市場碎片化的狀態依然很嚴重,正在不斷的整合過程中,目前沒有一家可以做到通吃。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哪種模式,二手車電商最終的比拼都脫離不了車源、效率和成本問題。

整體來看,二手車電商的滲透率依然不高,2016年的二手車電商交易量占整個二手車行業13.9%。在優信、瓜子圍繞行業第一爭奪多時甚至對簿公堂之後,人人車近期也把瓜子告上法庭並索賠1億元。理由是瓜子在廣告中使用的“遙遙領先”、“全國領先”等宣傳用於涉嫌不正當競爭,海澱區法院已經受理此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二手車電商領域,力壓群雄的行業龍頭尚未出現。

比如,2015年年底從58趕集集團中拆分出來,獨立運營不到兩年的瓜子二手車,日前宣佈升級為車好多集團。今後,車好多集團作為母公司,全資擁有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網兩個獨立品牌。據瞭解,毛豆新車網已於今年9月上線,採用融資租賃模式,通過0-1成首付買新車的方式提供新車交易服務,服務覆蓋全國33個城市。目前毛豆新車網已經與超過24家汽車主機廠商建立合作,覆蓋70個主流車型。

近期宣佈香港上市計畫的易鑫集團,今年6月底正式發佈生態化戰略,並發佈面向C端客戶的品牌“淘車”。定位於大交易平臺的淘車,提供從選車到買車、賣車以及金融、保險等與車相關的增值服務,致力於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此外,為了打造更便捷、安全的線上線下交易閉環,淘車平臺的線下落地服務體系——易鑫線下體驗店也將加速建設。

而擁有龐大線下管道的兩大家電巨頭國美和蘇寧,也都宣佈涉足賣車業務,同樣立志於打造覆蓋新車、二手車、汽車金融、售後服務等多個領域的一站式交易平臺,覆蓋車主汽車消費的全生命週期。

二是新一輪融資,融資向大平臺集中,行業寡頭加速形成中。有關統計顯示,僅上半年二手車行業的融資金額就已接近90億元。在2017年上半年的融資中,優信和瓜子兩家的融資額占到了整個行業的將近70%,與後幾名的差距逐漸拉開。

易鑫集團雖未公佈融資金額,但按照上市公司的慣例,IPO的融資規模至少幾十億元人民幣起。易鑫集團創始人兼CEO張序安曾表示,易鑫股權融資超過100億元,產業支持資金400億元。其中,BATJ(百度、阿裡、騰訊、京東)均已成為其股東。前述數位規模在今年下半年還會有明顯增加。同樣是易車系投資的二手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已經完成C輪融資,總金額達1.8億美元。

天天拍車創始人兼CEO汪薇薇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二手車電商的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主要玩家已經進場,行業入門門檻提高,新玩家很難入局。“目前活躍的二手車電商背後,是阿裡、京東、騰訊、順豐、滴滴、易車等行業巨頭,且知名投資機構的多輪投資已經讓行業門檻大大提升,沒有雄厚背景的新玩家已經很難再進來。而且隨著競爭加劇,即便有雄厚的背景,如果運營不當,沒有打造自己獨特的業務模式,也很難玩下去。”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電商平臺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競爭模式轉變

資本加持之下,二手車電商持續兩年的燒錢大戰,今年依然火力十足,而且隨著玩家的增多,廣告大戰的陣容也進一步強大。相關資料顯示,廣告已經成為二手車電商燒錢的主要管道。從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優信一年的運營消耗約為7.54億人民幣,一年的廣告超過6億人民幣。優信CEO戴琨曾表示,要每年投10億元做行銷,連續投5年。

瓜子二手車不僅在業務、交易資料上與優信爭奪“行業第一”,在廣告上也與優信“針鋒相對”。2016年年底,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湧放話2017年要投入10億元做品牌建設,“如果能投20億我會投20億的,我永遠不會嫌多。”花重金邀請了明星黃渤代言的人人車,在獲得滴滴注資後,其創始人兼CEO李健也表示要花8-10億元打廣告戰。易鑫集團今年剛推出的淘車平臺,近期也在大力推廣鄧超代言的廣告。

在楊浩湧等二手車大佬看來,就像滴滴與Uber當初用高額補貼搶奪用戶培養消費習慣一樣,二手車電商平臺如今也到了通過廣告大戰,燒錢培養用戶消費習慣的階段。不過,也有人不認為燒錢大戰才是成功之路,不願意大打廣告戰。剛剛獲得大筆融資的天天拍車,儘管知名度不如優信、瓜子,卻並不打算大打廣告。

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現在不是拼快慢的時機了。這種競爭氛圍形成的原因有兩層,第一層還是浮躁。因為在中國競爭環境不可能完全是良性的,種種不理性行為依然存在。這種浮躁的泡沫不僅存在于二手車行業,而且出現在各個競爭行業中。

汪薇薇也認為,進入下半場之後,二手車電商的分化發展趨勢漸明。規模較小的玩家逐漸衰落,直賣、拍賣等幾大模式均已出現一到二家行業領先者,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但同時,市場碎片化的狀態依然很嚴重,正在不斷的整合過程中,目前沒有一家可以做到通吃。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哪種模式,二手車電商最終的比拼都脫離不了車源、效率和成本問題。

整體來看,二手車電商的滲透率依然不高,2016年的二手車電商交易量占整個二手車行業13.9%。在優信、瓜子圍繞行業第一爭奪多時甚至對簿公堂之後,人人車近期也把瓜子告上法庭並索賠1億元。理由是瓜子在廣告中使用的“遙遙領先”、“全國領先”等宣傳用於涉嫌不正當競爭,海澱區法院已經受理此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二手車電商領域,力壓群雄的行業龍頭尚未出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