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首詩和《孔雀東南飛》、《木蘭辭》並稱三絕,卻失傳1000多年

說起中國古典敘事長詩, 你第一個想到的是哪首?是《孔雀東南飛》, 還是《木蘭辭》, 抑或是《長恨歌》、《琵琶行》?

實際上, 除了這幾首, 還有一首不能忽視, 那就是韋莊的《秦婦吟》, 和《孔雀東南飛》、《木蘭辭》一起被譽為“樂府三絕”。

這首詩來自韋莊的一段親身經歷, 238句, 1666字, 記錄了黃巢攻下長安後的場景, 在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在當時就廣泛流傳。

然而, 韋莊卻自禁此詩, 從各處回收此詩的抄本, 並立下《家誡》不准後人流傳, 他的《浣花集》也沒有收錄這首詩。

上個世紀初, 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擄走了敦煌莫高窟中的一批古寫經, 其中恰好有韋莊的這首《秦婦吟》。 (篇幅過長, 不摘錄了。 )

1923年, 得知此事的王國維專門寫信給伯希和, 從他那裡得到了《秦婦吟》的抄本, 經過和羅振玉的整理, 這首失傳1000多年的長詩才重見天日。

那麼, 韋莊為什麼要自禁此詩呢?學界有止謗說、免禍說、觸犯田令孜等觀點, 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此詩寫得過於真實, 讓一些人很不舒服。

比如, 詩中有“內庫燒為錦繡灰, 天街踏盡公卿骨”、“陰雲暈氣若重圍, 宦者流星如血色”等句子, 讓那些公卿大臣、當權宦官顏面掃地, 韋莊不敢得罪人, 乾脆自行禁之。

後來, 韋莊進入前蜀, 唐朝的顯貴們沒法找他秋後算帳了, 但他對唐僖宗頗有微詞, 而前蜀皇帝王建對唐僖宗懷有好感, 韋莊也不敢拿出來大肆傳播。

到了現代, 由於《秦婦吟》對黃巢起義持批評態度, 又不符合主流價值觀, 再一次遭到冷遇。

可憐的韋莊, 寫出了這首平生力作, 卻屢次被埋沒, 他的冤屈該向誰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