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通脹略超市場預期,並非當前債市核心因素,堅定看好債券投資價值

作者:鄧海清, “海清FICC頻道”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陳曦, “海清FICC”大資管頻道研究員

中國10月CPI同比1.9%, 預期1.8%, 前值1.6%, 10月CPI環比上漲0.1%。 中國10月PPI同比6.9%, 預期6.6%, 前值6.9%, 10月PPI環比上漲0.7%。

1、10月通脹資料再次走高, 且小幅超市場預期, 反映出通脹壓力正逐漸顯現, 可能主要在於兩方面因素:一是經濟走好及供給側改革下, 不少非食品行業通脹壓力凸顯, 這反映為非食品同比為2011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準;二是一直來食品價格下跌形成的“價格窪地”, 出現了一定的修復, 兩者共同推高了通脹水準。

至於未來的通脹壓力, 海清FICC頻道認為, 未來隨著經濟、大宗商品價格的逐步回落,

非食品同比與PPI同比可能並不會“一騎絕塵”, 通脹壓力上有頂, 市場不必對此過度擔憂。

2、10月CPI同比1.9%、環比0.1%, 小幅超市場預期, 主要在於食品價格的回升, 尤其是鮮菜、鮮果的明顯超季節性。 從資料上看, 一方面, 非食品同比居於高位, 但10月環比並沒超季節性, 這表明非食品價格的上行主要在於基數效應, 而非新增的價格上行, 至於非食品價格的高位, 可能與油價上漲帶動交通工具用燃料, 以及人口結構趨勢下醫療服務的快速上漲有關。

另一方面, 食品同比處於歷史低位, 但10月環比卻明顯超季節性, 這反映出10月CPI同比超預期主要在於食品價格因素, 這可能與食品價格的“價格低窪”有關, 且10月食品價格上行相對溫和,

在經濟內在結構大幅轉型之前, 食品價格均不會產生過大的通脹壓力, 食品價格相對可控。

總體上, 10月CPI同比超預期, 主要在於食品價格的修復, 此外, 之前不少非食品細項由於順週期、再疊加油價帶動交通燃料等細項上漲, 共同導致了近期的通脹壓力。 但未來隨著經濟、大宗商品價格的高位回落, 以及食品上行空間有限的情況下, 通脹壓力上有頂。

3、10月PPI同比6.9%, 超市場預期, 且在高基數效應下, 依然強勁上漲, 主要與2017年7月以來新一輪的環保限產、供給側改革, 與原油價格的快速上漲, 大幅推升了黑色、有色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有關。 從PPI趨勢來看, 由於去年基數逐漸走高, 以及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高位回落, PPI高點將逐漸顯現。

4、至於央行貨幣政策, 我們認為, 無論是央行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公開市場操作走勢, 都仍然以“穩”字為核心, “不松不緊”才是主基調。 儘管10月CPI、PPI均超市場預期, 但隨著經濟、大宗商品價格的高位回落, 通脹壓力上有頂, 從歷史經驗來看, CPI同比不超過2.5%, 央行一般不會通過收緊貨幣來控制通脹壓力, 因此, 從通脹上看, 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概率較低, “不松不緊”是貨幣政策主基調。

5、對於債券市場, 3.8%以上國債閉著眼睛買!關於2017年四季度債市走勢, 我們的觀點是, 未來債券市場“由熊轉牛”有三種情形:(1)央行重新開始信貸額度管理, 改變“寬信貸、緊貨幣”的局面;(2)央行回歸中性貨幣政策, 穩定市場長期資金面預期;(3)經濟出現回落, 貨幣政策重新寬鬆。

雖然目前債券市場已經逐漸關注未來的通脹壓力, 但更多注意到通脹資料的回升僅是由於2017年上半年存在“價格窪地”, 形成的價格的逐漸回升, 而不是明顯的籃子商品價格飛漲。 在通脹壓力上有頂的情況下, 通脹並不會成為壓制債券市場的核心要素。

我們重申觀點, 目前已經在經濟基本面、央行貨幣政策上出現了明顯好轉的邊際變化, 對債券市場走好形成支撐。 隨著未來10月經濟資料的大概率走弱, 將再證偽新週期, 國債3.8%以上閉著眼睛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