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何債市不再跟隨央媽指揮棒起舞?

作者:鄧海清, “海清FICC頻道”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陳曦, “海清FICC”大資管頻道研究員

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632億元人民幣, 預期7830億元, 前值12700億元。 10月社會融資規模10400億元人民幣, 預期11000億元, 前值由18200億元修正為18199億元。 10月M2貨幣供應同比8.8%, 增速創歷史新低, 預期9.2%, 前值9.2%。

1、10月金融資料低於市場預期, 與10月的PMI、進出口資料走低印證, 反映出經濟高點漸現, 2017年經濟大概率“前高後低”。 我們在《信貸高燒不可持續的四大理由》中提出, 社融特別是信貸持續高燒, 主要與政策導向、商業銀行行為模式變化有關, 隨著政策對居民短期貸款的監管趨嚴,

未來持續高燒的社融和信貸不可持續, 我們的觀點得到充分的驗證。

2、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632億元人民幣, 明顯低於市場預期, 除了10月屬於季節性走低之外, 主要還在於居民短期貸款的明顯下滑。 具體而言, 2017年3月以來, 居民短期貸款均值在2100億遠左右, 且9月一度高達2537億元, 但9月下旬以來, 政策對居民消費貸的監管逐漸升溫, 使得10月居民短貸下降至僅為791億元, 政策層的監管對新增貸款的影響逐漸顯現, 直接導致了10月新增貸款的明顯走低。

3、10月社會融資規模10400億元人民幣, 略低於市場預期, 同樣與新增貸款的低於預期有關。 與此同時, 我們觀察到, 儘管10月社融資料低於預期, 但同比反而多增了1522億元, 可能與企業具有一定的融資需求剛性,

企業的融資需求偏高導致了社融同比的走高, 究其原因, 可能在於2017年以來債券市場的持續低迷, 導致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有關。

4、10月M2同比8.8%, 再創歷史新低, 可能與嚴監管與貸款走低有關。 M2的增速主要與貨幣派生有關, 10月貸款明顯走低, 以及2017年以來監管對委外、同業的嚴監管, 使得股權及其他投資項走低, 共同導致了貨幣派生明顯不足。

5、至於央行貨幣政策, 我們認為, 無論是央行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公開市場操作走勢, 都仍然以“穩”字為核心, “不松不緊”才是主基調。 目前來看, 由於債券市場利率已經明顯高於貨幣市場利率, 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概率較低, “不松不緊”是貨幣政策主基調。

6、對於債券市場, 已經偏離基本面和央行的定價邏輯。

目前經濟基本面回落, 信貸高燒得到遏制, 債市收益率相對貨幣市場利差處於歷史最高水準, 均支持債券收益率回落。 從央媽態度看, 提前開始2月逆回購、罕見闢謠同業負債占比調整、大量淨投放等均表明央行維穩意圖, 但債市同樣並不買帳。

我們認為, 目前債市的核心矛盾在於, 對新一屆財經官員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特別是對潛在的緊貨幣和嚴監管的恐慌, 導致債市對於現實的利好視而不見, 這恰恰是當前債市最大的“灰犀牛”。 我們認為, 長期來看, 緊貨幣、嚴監管超預期的可能性並不高, 相反當前債市已有透支和超調之嫌, 我們仍然認為債券市場的長期配置價值非常充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