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麻辣財經:增速回落但波動較小,中國經濟仍“穩中向好”

14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0月經濟資料。 工業生產、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圖表一亮相, 大家就發現了一個“不高興”曲線:在9月同比增速回升後,

10月這三個指標的同比增速又掉頭回落, 於是8、9、10月的增速曲線就形成了一個“∧”。

更令人注意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1-10月份,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 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再創年內新低。 而且7.3%的同比增速, 也是近20年來的第二低。 (199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2% )

而在描述10月中國經濟運行特點時,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仍然用“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 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來描述。

既然資料都出現了回落, 為何還說經濟穩中向好呢?

理由一:就增速說增速, 波動較小, 月度資料好于上年同期

“確實這個月很多指標的增速與上月比出現了波動。 如果觀察時間放得更長一點, 把這些指標與上年同期或者在季度之間進行對比,

可以看到當前的月度波動都是在合理範圍內, 波動的區間也比較小。 ”劉愛華說。

就增速資料說增速資料。 儘管月度資料確實出現了波動, 但波動的幅度並不大, 大部分的生產需求指標月度之間波動比較小, 增長水準都好于上年同期。

看生產,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 比去年同月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當月同比增長8.0%, 比上年同月加快0.2個百分點。

看需求,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 與上年同月持平;1-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1-9月份略有回落, 回落0.2個百分點, 投資在優化供給結構方面的作用在持續發揮。

看出口, 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長6.1%, 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理由二:就業持續向好、物價總體穩定,

企業效益穩步提升

跳出增速看經濟, 總體上、多維度觀察, 國民經濟運行也稱得上穩中向好。

首先, 就業持續向好。 就業確實是民生之本,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 就業是否充分也是判斷整體經濟是否平穩和健康的重要指標。

從國家統計局監測的10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來看, 無論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還是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 都雙雙降到5%以下。 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8個月保持在5%以下, 同時企業用工時間繼續保持比較高的水準。 從就業總量來看, 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完成了1191萬人, 超額完成了年初的預定目標1100萬人。

“今年以來就業形勢確實是經濟運行中的最大亮點, 主要歸功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發展,

也歸功於產業結構升級尤其是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的持續增強。 ”劉愛華說。

其次, 物價總體穩定。 物價是代表市場供求的綜合性指標。 從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看, CPI上漲1.9%, 在經濟增速保持較快的水準下, 價格保持在2%以下的漲幅是非常理想的水準。 10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6.9%, 漲幅與上月持平。 這兩個價格指數表明, 目前市場供求關係確實是在持續改善的。

第三, 經濟運行品質效益穩步提升。 從前三季度看,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8%, 比去年同期加快14.4個百分點;服務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1.4%, 也是比較高水準的增長。 從企業的經營效益來看, 今年以來持續提升,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提高4.8元,

人均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提高16萬元, 包括產成品的周轉天數等效益指標都表明, 微觀企業的經營效率也是在提高的。

“生產需求保持穩定、就業持續向好、物價總體穩定、品質效益穩步提升, 經濟運行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 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 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發展, 為更好地完成全年預定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愛華說。

理由三:看趨勢, 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 支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

跳出當月看趨勢, 支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積增多。 僅從供給看,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 供給體系品質改善十分明顯。

先進產能加快發展。 比如,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7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增速更快,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7.5%。

低端落後產能陸續退出。1-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增速持續回落。落後產能也在逐漸退出,今年的煤炭和鋼鐵的去產能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尤其是地條鋼的產能出清。

優質的供給在加快孕育。1-10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6.8%,遠高於整體投資增長水準;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在加速,製造業中的技改投資1-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13.4%。

“先進產能在加快,落後產能逐漸退出,關係到下一步發展的優質供給也在較快增長,可以說供給體系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在不斷地提升,供給體系的品質不斷提高。這是去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今年進一步深入推進的重要成果。這種供給體系的改善為我們下一步激發需求的潛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劉愛華說。

此外,企業家預期的改善,也證明宏觀經濟正在向好。日前,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了“2017·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家認為,相對於我國經濟過去經常表現出的冷熱交替、波動劇烈的特徵,當前宏觀經濟環境處於歷史上並不多見的既不冷又不熱的正常狀態,企業經營前景整體上比較樂觀。2017年認為宏觀經濟“正常”的企業家首次超過一半,為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從對未來的預期看,企業家認為未來市場需求穩中有升,投資信心有所增強,企業經營前景整體比較樂觀。基於企業景氣狀態的改善,企業家預期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將保持穩健態勢。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出品)

比如,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7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增速更快,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7.5%。

低端落後產能陸續退出。1-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增速持續回落。落後產能也在逐漸退出,今年的煤炭和鋼鐵的去產能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尤其是地條鋼的產能出清。

優質的供給在加快孕育。1-10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6.8%,遠高於整體投資增長水準;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在加速,製造業中的技改投資1-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13.4%。

“先進產能在加快,落後產能逐漸退出,關係到下一步發展的優質供給也在較快增長,可以說供給體系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在不斷地提升,供給體系的品質不斷提高。這是去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今年進一步深入推進的重要成果。這種供給體系的改善為我們下一步激發需求的潛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劉愛華說。

此外,企業家預期的改善,也證明宏觀經濟正在向好。日前,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了“2017·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家認為,相對於我國經濟過去經常表現出的冷熱交替、波動劇烈的特徵,當前宏觀經濟環境處於歷史上並不多見的既不冷又不熱的正常狀態,企業經營前景整體上比較樂觀。2017年認為宏觀經濟“正常”的企業家首次超過一半,為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從對未來的預期看,企業家認為未來市場需求穩中有升,投資信心有所增強,企業經營前景整體比較樂觀。基於企業景氣狀態的改善,企業家預期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將保持穩健態勢。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