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夢》“護官符”的真正內涵

作者:九峰真人

《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有如下文本內容:

雨村因問方才何故有不令發簽之意。

這門子道:“老爺既榮任到這一省, 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護官符’來不成?”雨村忙問:“何為‘護官符’?我竟不知。 ”門子道:“這還了得!連這個不知, 怎能作得長遠!如今凡作地方官者, 皆有一個私單, 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權有勢, 極富極貴的大鄉紳名姓, 各省皆然, 倘若不知, 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 不但官爵, 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所以綽號叫作‘護官符’。 方才所說的這薛家, 老爺如何惹他!他這件官司並無難斷之處, 皆因都礙著情分面上, 所以如此。 ”一面說, 一面從順袋中取出一張抄寫的‘護官符’來, 遞與雨村, 看時, 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諺俗口碑。 其口碑排寫得明白, 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並房次。 石頭亦曾抄寫了一張, 今據石上所抄雲: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甯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甯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都中現住者十房原籍現居八房。

東海缺少白玉床, 龍王來請金陵王 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餘皆在籍。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紫薇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府帑銀行商共八房分。

“護官符”算是《紅樓夢》中一處經典文字, 每個讀者都會背誦幾句“護官符”,以表示對文本相當熟悉。 “護官符”表面的解釋, 早已被胡適紅學解得爛透, 那麼《紅樓夢》作者是怎樣在“護官符”上運用“一喉二歌”技法的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立意呢?

首先我說明一下, 完整的護官符是帶著“注”的, 我們從文本“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並房次”這句話就可以看出。 在原文中, 這些“注”是用雙行小字抄錄的, 很多抄本將其當成了批語而刪除, 而甲戌本又從其他本子上將其抄錄在側部, 讓人誤以為是側批, 其實這些“注”是原文不可分割的內容。

(南圖本書影, 頁面有拼接, 帶雙行小字“注”)

(庚辰本書影, 雙行小字“注”被刪除)

(甲戌本書影, 原來的雙行小字“注”被抄在了側部)

接下來我們看看“護官符”的內涵: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在《紅樓夢》中, 金與玉有著明確的立場和陣營, 玉是明, 金是清, “白玉為堂金作馬”, 有著兩重含義。 一重含義是“大明建設著江山, 清人在後方發展軍事”, 十分危險。 另一重含義, 大明主宰著河山, 後金還是為臣的小國, 就像大明的牛馬被大明控制著。 在整個明朝來看, 後金一直受制於大明。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這裡的“金陵”是指江南,或者說就是南明,下文解釋“金陵王”的時候再解釋。“金陵”,暫且是說這個“史”家。這裡大家要明白,“史”是一語雙關,表面文字,自然是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是姓史的人家,但最重要的一個意思是歷史!“金陵一個史”就是南明史。清人1644年入關,其實江南地區始終有條不紊沿襲大明政治、經濟、文化,體制上沒有發生變化,至少20年時間裡,是與北方政權並存的。而清人在統一以後,編寫歷史時,採取篡改歷史真相的手法,直接把崇禎朝的結束作為明朝的終結,而覆蓋了“大清”至少20年的殘酷屠殺的醜惡歷史。這樣,在清人統治的鐵幕下,沒有人能於史書上寫下這段南明歷史。莊廷鑨明史案文字獄殘酷的殺戮,鉗制了文人之口。清人顯然是要在歷史長河中,讓後人忘卻這段南明史。清人的篡改歷史,美化自己,讓血腥殺戮而滅掉的南明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不容任何南明史內容出現在清人的史冊,就像阿房宮三百里,最後是被項羽付之一炬一樣。這就是“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一喉二歌”的內涵。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剛才說到“金陵”是江南,是南明,這是有文本依據的。在小說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有一段情節:趙嬤嬤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號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這裡忽然稱“金陵王”為“江南王”,不是作者疏漏,作者把“金陵”處理為“江南”,就是一種有意識的透露。這句話,“一喉二歌”的內涵是,江南富饒的資源,讓“東海”——北方的清人,覬覦已久,所以清人入關後吞併江南是必然的。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珍珠如土”是利用諧音,表達朱明皇室的悲慘命運。從農民起義軍爆發開始到清軍入關後的整個過程,朱姓王室後裔像豬狗一樣被人宰割,珍珠成了泥沙瓦礫。而“金如鐵”不是說金子就像爛鐵那樣隨處都扔,深刻的內涵是:清人的鐵蹄之下,陰森恐怖,令人窒息。如果只看到紫薇舍人薛公家姓,就看不出作品的背後故事了。

四大家族,作者故意錯亂一下順序,表面看去,是胡適紅學老套的“賈史王薛”,實際是作者別具匠心安排的“賈王薛史”——家亡血史!《紅樓夢》以小喻大,以家喻國,從而表達絕不可以忘卻的大明及南明滅亡的血淚歷史。作者構思之巧,令人歎為觀止!受胡適紅學誤導,只看風花雪月表面故事的讀者,是看不懂《紅樓夢》“真事隱”內涵的。

(本文由瀟湘夜雨整理)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這裡的“金陵”是指江南,或者說就是南明,下文解釋“金陵王”的時候再解釋。“金陵”,暫且是說這個“史”家。這裡大家要明白,“史”是一語雙關,表面文字,自然是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是姓史的人家,但最重要的一個意思是歷史!“金陵一個史”就是南明史。清人1644年入關,其實江南地區始終有條不紊沿襲大明政治、經濟、文化,體制上沒有發生變化,至少20年時間裡,是與北方政權並存的。而清人在統一以後,編寫歷史時,採取篡改歷史真相的手法,直接把崇禎朝的結束作為明朝的終結,而覆蓋了“大清”至少20年的殘酷屠殺的醜惡歷史。這樣,在清人統治的鐵幕下,沒有人能於史書上寫下這段南明歷史。莊廷鑨明史案文字獄殘酷的殺戮,鉗制了文人之口。清人顯然是要在歷史長河中,讓後人忘卻這段南明史。清人的篡改歷史,美化自己,讓血腥殺戮而滅掉的南明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不容任何南明史內容出現在清人的史冊,就像阿房宮三百里,最後是被項羽付之一炬一樣。這就是“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一喉二歌”的內涵。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剛才說到“金陵”是江南,是南明,這是有文本依據的。在小說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有一段情節:趙嬤嬤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號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這裡忽然稱“金陵王”為“江南王”,不是作者疏漏,作者把“金陵”處理為“江南”,就是一種有意識的透露。這句話,“一喉二歌”的內涵是,江南富饒的資源,讓“東海”——北方的清人,覬覦已久,所以清人入關後吞併江南是必然的。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珍珠如土”是利用諧音,表達朱明皇室的悲慘命運。從農民起義軍爆發開始到清軍入關後的整個過程,朱姓王室後裔像豬狗一樣被人宰割,珍珠成了泥沙瓦礫。而“金如鐵”不是說金子就像爛鐵那樣隨處都扔,深刻的內涵是:清人的鐵蹄之下,陰森恐怖,令人窒息。如果只看到紫薇舍人薛公家姓,就看不出作品的背後故事了。

四大家族,作者故意錯亂一下順序,表面看去,是胡適紅學老套的“賈史王薛”,實際是作者別具匠心安排的“賈王薛史”——家亡血史!《紅樓夢》以小喻大,以家喻國,從而表達絕不可以忘卻的大明及南明滅亡的血淚歷史。作者構思之巧,令人歎為觀止!受胡適紅學誤導,只看風花雪月表面故事的讀者,是看不懂《紅樓夢》“真事隱”內涵的。

(本文由瀟湘夜雨整理)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