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莊子《齊物論》第二部分

《齊物論》也是《莊子》的代表篇目。 “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 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 看起來是千差萬別, 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 這就是“齊物”。 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 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 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 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 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 這就是“齊論”。 “齊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體分成七個部分, 第二部分至“吾獨且奈何哉”, 推進一步描述社會各種現象和人的各種不同心態, 並指出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都是出自虛無。

【原文第二部分】

大知閑閑, 小知閒(jiàn)閒;大言炎炎, 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 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gòu), 日以心鬥:縵者, 窖者, 密者。 小恐惴惴, 大恐縵縵。 其發若機栝(guā), 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 其守勝之謂也。 其殺(shài)若秋冬, 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 不可使複之也;其厭(yā)也如緘,

以言其老洫(xù)也;近死之心, 莫使複陽也。 喜怒哀樂, 慮歎變蜇, 姚佚啟態。 樂出虛, 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 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 已乎!旦暮得此, 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無我, 非我無所取。 是亦近矣, 而不知其所為使。 若有真宰, 而特不得其眹(zhěn), 可行已信, 而不見其形, 有情而無形。 百骸、九竅、六藏, 賅而存焉, 吾誰與為親?汝皆說(yuè)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 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盡。 與物相刃相靡, 其行盡如馳, 而莫之能止, 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 苶(nié)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 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 奚益!其形化, 其心與之然, 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

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 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 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 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 是以無有為有。 無有為有, 雖有神禹且不能知, 吾獨且奈何哉!

【譯文】

才智超群的人廣博豁達,

只有點小聰明的人則樂於細察、斤斤計較;合于大道的言論就像猛火烈焰一樣氣焰淩人, 拘于智巧的言論則瑣細無方、沒完沒了。 他們睡眠時神魂交構, 醒來後身形開朗;跟外界交接相應, 整日裡勾心鬥角。 有的疏怠遲緩, 有的高深莫測, 有的辭慎語謹。 小的懼怕惴惴不安, 大的驚恐失魂落魄。 他們說話就好像利箭發自弩機快疾而又尖刻, 那就是說是與非都由此而產生;他們將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約誓言堅守不渝, 那就是說持守胸臆坐待勝機。 他們衰敗猶如秋冬的草木, 這說明他們日益消毀;他們沉緬於所從事的各種事情, 致使他們不可能再恢復到原有的情狀;他們心靈閉塞好像被繩索縛住,
這說明他們衰老頹敗, 沒法使他們恢復生氣。 他們欣喜、憤怒、悲哀、歡樂, 他們憂思、歎惋、反復、恐懼, 他們躁動輕浮、奢華放縱、情張欲狂、造姿作態。 好像樂聲從中空的樂管中發出, 又像菌類由地氣蒸騰而成。 這種種情態日夜在面前相互對應地更換與替代, 卻不知道是怎麼萌生的。 算了吧, 算了吧!一旦懂得這一切發生的道理, 不就明白了這種種情態發生、形成的原因?

沒有我的對應面就沒有我本身, 沒有我本身就沒法呈現我的對應面。 這樣的認識也就接近於事物的本質, 然而卻不知道這一切受什麼所驅使。 仿佛有“真宰”, 卻又尋不到它的端倪。 可以去實踐並得到驗證, 然而卻看不見它的形體, 真實的存在而又沒有反映它的具體形態。

眾多的骨節,眼耳口鼻等九個孔竅和心肺肝腎等六髒,全都齊備地存在於我的身體,我跟它們哪一部分最為親近呢?你對它們都同樣喜歡嗎?還是對其中某一部分格外偏愛呢?這樣,每一部分都只會成為臣妾似的僕屬嗎?難道臣妾似的僕屬就不足以相互支配了嗎?還是輪流做為君臣呢?難道又果真有什麼“真君”存在其間?無論尋求到它的究竟與否,那都不會對它的真實存在有什麼增益和損壞。人一旦稟承天地之氣而形成形體,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後的消亡。他們跟外界環境或相互對立、或相互順應,他們的行動全都像快馬賓士,沒有什麼力量能使他們止步,這不是很可悲嗎!他們終身承受役使卻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輩子困頓疲勞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這能不悲哀嗎!人們說這種人不會死亡,這又有什麼益處!人的形骸逐漸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跟著一塊兒衰竭,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嗎?人生在世,本來就像這樣迷昧無知嗎?難道只有我才這麼迷昧無知,而世人也有不迷昧無知的嗎!

追隨業已形成的偏執己見並把它當作老師,那麼誰會沒有老師呢?為什麼必須通曉事物的更替並從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找到資證的人才有老師呢?愚味的人也會跟他們一樣有老師哩。還沒有在思想上形成定見就有是與非的觀念,這就像今天到越國去而昨天就已經到達。這就是把沒有當作有。沒有就是有,即使聖明的大禹尚且不可能通曉其中的奧妙,我偏偏又能怎麼樣呢?

“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遊”一併構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於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於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到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常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眾多的骨節,眼耳口鼻等九個孔竅和心肺肝腎等六髒,全都齊備地存在於我的身體,我跟它們哪一部分最為親近呢?你對它們都同樣喜歡嗎?還是對其中某一部分格外偏愛呢?這樣,每一部分都只會成為臣妾似的僕屬嗎?難道臣妾似的僕屬就不足以相互支配了嗎?還是輪流做為君臣呢?難道又果真有什麼“真君”存在其間?無論尋求到它的究竟與否,那都不會對它的真實存在有什麼增益和損壞。人一旦稟承天地之氣而形成形體,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後的消亡。他們跟外界環境或相互對立、或相互順應,他們的行動全都像快馬賓士,沒有什麼力量能使他們止步,這不是很可悲嗎!他們終身承受役使卻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輩子困頓疲勞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這能不悲哀嗎!人們說這種人不會死亡,這又有什麼益處!人的形骸逐漸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跟著一塊兒衰竭,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嗎?人生在世,本來就像這樣迷昧無知嗎?難道只有我才這麼迷昧無知,而世人也有不迷昧無知的嗎!

追隨業已形成的偏執己見並把它當作老師,那麼誰會沒有老師呢?為什麼必須通曉事物的更替並從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找到資證的人才有老師呢?愚味的人也會跟他們一樣有老師哩。還沒有在思想上形成定見就有是與非的觀念,這就像今天到越國去而昨天就已經到達。這就是把沒有當作有。沒有就是有,即使聖明的大禹尚且不可能通曉其中的奧妙,我偏偏又能怎麼樣呢?

“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遊”一併構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於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於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到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常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