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承德這幾家三四十年的老飯店,承載了多少歲月的老味道

作者:樂未央

許多人對承德美食的印象是:

各種新店日異月新, 但缺乏老字型大小。

北京流行吃什麼, 我們也緊跟其後,

承德也有歷史悠久的老飯店,

不乏三四十年的, 甚至兩百多年的,

歷史的變遷, 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味道……

承德歷史最老的飯店當屬裘翠樓,

乾隆曾微服私訪到此, 品嘗店裡的菜。

如“塞外三鮮”的“隔山燜肉”

“麒麟蒸餃”“駝油絲餅”。

裘翠樓門口至今還有一幅御筆親題對聯:

名震塞北三千里, 味壓江南十二樓。

當年往來此間非富即貴,

“神仙留玉佩, 王公解金裘”,

改革開放後, 重新恢復了裘翠樓的招牌,

紅案名廚孫寶林曾在此掌勺,

能進裘翠樓吃一頓, 嘗到大廚們的手藝,

當時是承德各界名流引以為豪的事。

裘翠樓已經成為過去, 空留盛名,

後起之秀, 就不得不提塞北春、西域春,

他們是承德有名的兩家老飯店,

七十年代, 那時每人每月才1斤肉票,

誰在塞北春吃一頓, 點兩道菜,

簡直不得了, 絕對爽歪了,

逢人都得吹兩句, 我在塞北春下館子來。

與塞北春齊名的西域春是一家清真飯店,

兩家生意一樣火, 遠近聞名,

塞北春就在如今承德商廈的位置,

西域春在二仙居同仁堂藥店的位置,

直到2000年前後, 這兩家才相繼關門,

如今那些記憶還存在很多人的腦海裡。

在承德餐飲界,

一般餐館難以熬過“10年”這個節點,

今天要介紹的都是20年以上的老店。

曾經的老戲臺拆了,

曾經的老茶館拆了,

唯有美食不被歲月拋棄,

我們一起尋找舊時光裡的老飯店。

皇宮飯店

一家44年老店

現在的皇宮飯店是1991年改名的, 歷史很長, 幾經變換, 前身是承德地區商業招待所(提供餐飲), 最早歷史可追溯到1973年。 中間, 1984年還改為長城大旅社, 餐飲部叫禦膳房。 皇宮飯店有過鼎盛, 有過低谷, 時至今日已有44年。 名氣依舊, 味道有傳統有創新, 讓尋常百姓得享“宮廷”美食, 找回“過去的味道”。

承德是北京的後花園,一座山莊,半部清史。從康熙木蘭秋獮到修建避暑山莊,多少皇帝來承德避暑遊玩,魯菜、淮揚菜等各地菜肴逐漸傳入承德,承德在清朝就發展成了宮廷菜的分支,同時融合薈萃了滿族、回族等民族菜品,在我們承德,皇宮飯店絕對是宮廷禦膳的擔當。

金盅排骨

多次聽老人講起,皇宮飯店的曾經輝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包桌才100、150,那時常常是客滿為患,都得提前預約。誰家辦婚宴、滿月酒、生日宴,亦或者朋友聚餐、請客,最能掙足面子的地方就是皇宮飯店,味道也是一流棒。當時很多承德名廚在此掌勺,如國家級大廚孫曉春,店前常常停滿小轎車,曾經承德最火爆的飯店。

幹燒鱖魚

皇宮飯店翻新擴建過幾次,最近一次是今年,褪去了往昔的陳舊,如今就餐環境乾淨典雅、舒適溫馨。聽姜董事長講,旁邊的回頭客也屬於皇宮飯店,一間廚房兩家酒店,20余名廚師在全國名廚大賽獲獎,有高檔的宮廷菜系,也有工薪消費的家常菜。人均三四十也能吃飽喝足,讓吃過的人都成這裡的回頭客。

一品鹿唇、壽桃鹿鞭花、海參扒肘子、金盅排骨、幹燒桂魚、龍生九子、鳳凰野鴨等都獲過金牌。這裡很多家常菜,價格一點不高,一大盆禦膳蔥油雞才48元,蒜泥茄子16一份,農家一鍋出68元,小籠蒸丸子一份18元。曾經只有達官顯貴才能享受的高端美食,如今尋常百姓熙來攘往。

皇宮飯店最特別的當屬各種鹿肉美食,其中野生菌燉鹿肉,鹿肉酥軟味美鮮香,與野生菌搭配營養很豐富,還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熏味大排有豬排、羊排兩種,滋味美妙,肉香四溢,外面一層黑芝麻,不少人因為這道菜慕名而來。

鹿肉沫燒餅、水晶蝦餃等各種主食,做工也極為精緻。自古以來,宮廷菜集天下之大成,就連皇帝的口味都能滿足。皇宮飯店,在這兒花同樣價位的錢,享受帝王妃子才能嘗到的禦膳佳餚。皇宮飯店從“文革後期”70年代初到如今,歷經44個春秋寒暑,見證了承德餐飲行業浮沉變遷。

地址:雙橋區武烈路21號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一家有歷史、有故事、有記憶的老飯店,

留下了幾代人進大飯店吃大餐的記憶,

經年流轉,那味道不曾減淡,

歲月已逝,這回味永留心間,

以匠心精神傳承宮廷美食,

讓味蕾和心靈一起穿越時光。

塞外酒家

一家37年老店

西大街“塞外酒家”的牌匾已掛起大概近30年了吧!其實1980年就在雙灤區開張大吉了。承德人,不管吃沒吃過“塞外酒家”,屈汕的大名幾乎家喻戶曉。80年代初,敢於站在改革開放潮頭、把人們談之皆鄙的“個體戶”的牌子堂而皇之掛出來並幹得風生水起的人,非屈汕莫屬!

“塞外酒家”不僅菜好吃,更是飲水思源、富不忘本,接濟貧困戶、 慰問軍烈屬、連續15年為雙灤區4所小學發放獎學金、扶危濟困、支軍支教……不勝枚舉。尤其“非典”那年,屈汕老先生冒著風險挺身而出,把位於陳柵子的“塞外山莊 ”貢獻出來免費作為抗擊非典醫護人員的食宿基地 ,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多年來屈汕獲得榮譽無數,其言傳身教影響著家人,老爺子雖然走了,他的弟妹兒女都遵照他“愛國、敬黨、孝民”的屈氏家訓,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守護、經營著老爺子留下的“塞外酒家”,讓這塊金字招牌繼續發揚著屈家的風采。

如今屈家長女屈建茹掌管著“塞外酒家”,她發誓要繼承父親的遺願,並弘揚光大。飯店風味受人青睞,屈氏精神受人讚揚,並在“本幫菜”基礎上又研發了“屈氏養生菜”。屈建茹說:“我想讓客人吃得健康!”

她本著順應四時養生的中醫理論,推出了適合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菜品,如烤鴨,幾十年傳統匠心之作,鴨肉性溫,養肺養脾;蘿蔔羊肚鍋,冬季養胃暖胃;酸菜粉汆白肉,秋季增酸養體;虎皮豆豉扣肉,入口滑糯,肥而不膩,美容養顏;肉蘑溜魚子,純手工搓制蓧面魚兒,低糖粗纖維。

酒店的裝飾大多古樸陳舊,環境很有年代感。30多年的老店少不了一大群老客戶,報社退休的劉老師說他家每年的年夜飯都是在塞外酒家定桌,平時每次家庭聚會都在這家,每次來,孩子們都要點烤鴨和溜餎餷。

地址:西大街市中心醫院對面路南20號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塞外酒家,家喻戶曉,

30多年歷史,增添許多厚重感。

追求飲食健康,注重食療養生,

菜品包羅萬象、色香味道俱佳,

歷久彌新的老味道,

名震不衰的老招牌。

大三和火鍋

一家37年老店

西大街下營房的大三和火鍋,從1980年元月開業至今,已經足足37個年頭,歷經兩三代人的記憶。大三和,即天和地和人和,奉天和以占天時,承地和以取地利,謀人和以結人緣。這家店最惹眼的就是門頂上的那個大銅火鍋,歷經了三十多年風風雨雨,煮出了歲月平淡的清湯味道,煮出了銅爐炭火的繾綣情懷。

承德地處北方,夏天氣候涼爽,冬天寒冷,人們喜歡三五個人圍繞一起,吃火鍋。大三和一直經營傳統的老北京清湯炭火火鍋,紅紅的炭火煮沸清湯,先涮羊肉,再涮白菜、茼蒿、粉絲、凍豆腐蔬菜等,主要調味料就是芝麻醬,還可調入韭花、豆腐乳等。

清湯的鍋底對羊肉的肉質可是個極大的考驗,這裡都是選用上乘新鮮的羊肉,手切的更有人情味,薄厚均勻,不管是直接吃還是蘸著特調的麻醬,都讓人讚不絕口,羊肉很鮮,就算涮久了都不會發柴。

吃熱騰騰的火鍋,除了搭配啤酒外,還需要三四盤冰爽夠味的涼拌菜,很多家常涼拌菜這裡都有,價格基本在12~16元,如麻醬涼粉、酸辣黃瓜、白菜心拌粉絲、素什錦、拌豆皮、冰激葡萄、油炸花生米等。

很多去過大三和的人都很滿意,環境不錯!服務也很好,上菜速度快。承德人愛吃火鍋,尤其在冬天,外面天寒地凍,唯有熱騰騰得火鍋才能暖心暖胃。清湯涮肉,回味無窮,不過清湯一點油脂沒有,最好先涮肥的後涮瘦的,這樣可使肥的不膩,瘦的不柴。

地址:西大街下營房路南2號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銅爐,清湯,滾燙滾燙的爐壁,

夾一片羊肉放進鍋裡,

一陣“滋滋”的聲音,不一會兒就熟了,

入鍋即熟,不腥不膻,鮮嫩味美。

讓承德人津津樂道的老火鍋店,

大三和,資格老,味道正。

慶和酒家

31年老店

慶和酒家的大名對於很多人,恐怕早已如雷貫耳,在承德餐飲業那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酒店創始人老闆的名字就叫史慶和,歷經30多年人生風雨滄桑,從年輕小夥變成了承德餐飲界的老大叔。

這張老照片是1987年拍攝的,那時的慶和酒家還在火車站老居宅,門口還有一副對聯“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慶和16歲時,在圍場拜100多歲的韓老爺子為師,那時年輕,幹活不惜力,又有“眼力勁”,苦活重活、劈柴砸煤、燒鍋沏水、擺案改刀都搶著幹,不到3年就出徒了!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有了好廚藝,就有了生活的“資本”。一次,當時運輸公司來了貴賓,史慶和把他的獨家獨創的“崩山豆腐”端上桌,交通部部長嘗了後讚不絕口,說:“這小夥子有本事!”一句話,立馬成了運輸公司的正式職工。

後來當過機關管理員、當過餐廳主任……無論做什麼,但對廚藝的追求始終沒有放下,接著,就自己開了慶和酒家(1986年),自己幹,仍是本本分分、實實在在。他說:“一鍋菜味炒砸了,客人就都回不來了!”

他從師學的是宮廷菜,最初飯店也主打宮廷菜。為了面向大眾,他堅持“把普通食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把過去只有王公貴族才能獨享的宮廷美食送給每日進店的平民百姓。

慶和招牌菜:紅油蒜米雞,是慶和自己獨家研製出來的,蒜香濃郁,口感獨特;全家福口感鮮香辣,菜量大,寓意好,多年來屢賣不衰,是顧客必點菜;蒲棒麅子肉串和鐵板鹿肉是嚴格按照宮廷裡流傳出來的菜譜製作,完全是過去“皇帝的享受”!

叫花子山雞、水潑山雞片,口感和家雞明顯不同,野味十足;萬字扣肉過去是宮廷專用的花紋,寓意吉祥,口味鮮香;芙蓉蝦仁色澤漂亮,味道鮮美。最後給大家推出慶和的拿手看家菜,這道菜被市烹飪協會評為“市級地方名菜”,進慶和酒家不吃它等於白來——土豆燉牛肉!

地址:石洞子溝路富家溝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一家三十多年的老飯店,

鬧中取靜,藏在富家溝,

傳承於宮廷菜,不忘創新,

選料精、刀工美、味道香、人氣旺,

始於新鮮的食材,終於食客的口味,

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燕春樓

一家26年老店

幾乎每個從燕春樓走出來的食客,縈繞在腦子裡的除了琳琅滿目的美食外,一定還有那個美的不可方物的女老闆。嗯,張燕玲,承德清真餐飲業中一個傳奇般的女子。

從1991年12月16日燕春樓掛牌開業,至今已經26年了。燕玲也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長成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阿慶嫂”。26年前,一臉懵懂的年輕姑娘面對著偌大一個酒樓,長時間的發呆思索。

不懂就學吧,她請了一位有經驗的老會計,帶著自己從結帳、核算開始,一點點、一步步手把手的學。一年,就摸到了門路,不到兩年,就把現金、出納、成本核算、接待、服務學得門清!同時,她還學會了最重要的一條:餐飲不止是賣菜飯,還要會做人做事,20多年捐助7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

洋蔥炒雞蛋

黃燜牛肉

在燕春樓裡,燕玲把清真餐飲做到精心、精細、精緻。懂得清真餐飲的人都知道,清真餐飲有許多穆斯林的規矩,她認真地到清真寺去請教阿訇,按南北差異做了盡可能的調整,做到既遵守教規又讓客人滿意。在吃完飯笑呵呵的與她揮手再見時,這裡面有多少她的心血和汗水,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明白……

清真的傳統菜是非常受歡迎的,燕春樓的廚師長會一絲不苟的按規矩做,讓來這裡的客人能品嘗到正宗的清真菜肴。但守舊的同時也要有創新,才能客流不息,燕春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創作新菜品。

想知道有什麼新菜嗎?來看看!油淋鱖魚,肉滑而不膩,保持魚鮮味;開門紅用大魚頭配彩椒,川味辣口;陽光四季,麵包糠夾豆沙,佐以肉粒,甜鹹口味,老幼皆宜。

富貴龍蝦,整只龍蝦肉汆成小丸子,頭尾造型,鮮香十足。當然,正宗清真傳統菜紅燒牛尾、扒牛肉條、溜胸口、各類碗菜……簡直令人欲罷不能啊!燕春樓營業了26年!在回民朋友圈裡,只要提起燕春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地址:山莊東路北興隆街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在美食穿流不息的承德,

燕春樓足足固守了26個年頭,

從清風東街搬到北興隆街,

每道菜肴都經過精心烹製,

有種能把人留住的魔力,

一個堪比“阿慶嫂”的美女老闆。

益民餐館

一家20年老店

承德一家有著二十年歷史的清真飯店——益民餐館,從1997年開店至今,絕對是一家老字型大小。前兩個月趁著陝西營改建擴路,重新裝修了一番,就餐環境更加乾淨舒適,一樓有大廳、包間,二樓是雅間。

益民餐館的老闆王鳳超先生是個有情懷的人,二十年的苦心經營,始終堅持味道為本、顧客至上、價格親民,你吃滿意我才高興。王老闆在經營餐飲之前,80年代在裕華路市場做服裝生意,也是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這麼多年,店裡始終有十幾道菜是雷打不動的,為店裡招攬了大批回頭客,也吸引來大批新食客,像益民香妃魚、臘八蒜燒牛肉、燉丸子、鳳梨雞條、小炒羊肉、老湯豆腐、白湯羊肉、扒羊肉條、帶皮蒜炒羊排、砂鍋燉酸菜肉等。

這裡的主食牛肉餅是很多來店客人,第一次必點的,外酥裡嫩,多層口感的牛肉餡,咬一口香噴噴,建議先吃菜,萬一不小心吃飽了,胃裡就沒空地裝美味的菜了。

帶皮蒜炒羊排,味道那是一絕,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在益民餐館,不是最新鮮的食材不上桌、不是最滿意的烹調不裝盤,質樸的裝飾,最簡單最直接的色香味誘惑,每一道菜的分量還十足!

酸溜滑肉,精心選配多種調料,酸香入味,接觸到唇齒的那一刻,只覺舌尖的味蕾頃刻間被喚醒。很多菜肴,都是老闆精挑細選,和廚師反復鑽研烹飪的過程,呈現給客人最美的味道享受,店不是很大,但清真菜卻是上乘佳作。

地址:陝西營3號樓底商

營業時間:早上10~晚上9點

一家頗具名氣的清真餐館,

從色澤到口味都是一級棒!

緊鄰南營子大街、二仙居,

隔窗望外是一片市井繁華。

想吃一口最滿意的清真菜,

哪天有空您就來益民餐館。

聞著羊湯味長大的我們,

回味著二仙居的碗坨,

想念著驢打滾、冰糖葫蘆、杏仁茶……

20年至少一代人的光陰,

在承德留下歲月味道的老飯店不多,

這六家老飯店,你喜歡哪家?

一座城市最能喚起人們記憶的,

往往是歷史悠久的老街道、老建築,

街邊那些傳統小吃,

還有就是老飯店傳承下來的過去味道。

三四十年的老飯店,

傳承從前的老味道,

是歲月餘味,是往昔情懷。

這6家老飯店,都是一種堅持,

他們承載了時間的洗禮,

他們經受了光陰的磨練。

夜幕降臨,點亮了萬家燈火,

街邊老店,飄來了酒肉菜香,

在一湯一飯間歡喜修行,

讓味道承載人生的聚散離合。

假如街巷沒有了酒肉飯菜香,

何以慰藉城市裡孤獨的漫長黑夜,

人間煙火的喧嘩與熱鬧,

離不開這些有人情味的老飯店。

承德是北京的後花園,一座山莊,半部清史。從康熙木蘭秋獮到修建避暑山莊,多少皇帝來承德避暑遊玩,魯菜、淮揚菜等各地菜肴逐漸傳入承德,承德在清朝就發展成了宮廷菜的分支,同時融合薈萃了滿族、回族等民族菜品,在我們承德,皇宮飯店絕對是宮廷禦膳的擔當。

金盅排骨

多次聽老人講起,皇宮飯店的曾經輝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包桌才100、150,那時常常是客滿為患,都得提前預約。誰家辦婚宴、滿月酒、生日宴,亦或者朋友聚餐、請客,最能掙足面子的地方就是皇宮飯店,味道也是一流棒。當時很多承德名廚在此掌勺,如國家級大廚孫曉春,店前常常停滿小轎車,曾經承德最火爆的飯店。

幹燒鱖魚

皇宮飯店翻新擴建過幾次,最近一次是今年,褪去了往昔的陳舊,如今就餐環境乾淨典雅、舒適溫馨。聽姜董事長講,旁邊的回頭客也屬於皇宮飯店,一間廚房兩家酒店,20余名廚師在全國名廚大賽獲獎,有高檔的宮廷菜系,也有工薪消費的家常菜。人均三四十也能吃飽喝足,讓吃過的人都成這裡的回頭客。

一品鹿唇、壽桃鹿鞭花、海參扒肘子、金盅排骨、幹燒桂魚、龍生九子、鳳凰野鴨等都獲過金牌。這裡很多家常菜,價格一點不高,一大盆禦膳蔥油雞才48元,蒜泥茄子16一份,農家一鍋出68元,小籠蒸丸子一份18元。曾經只有達官顯貴才能享受的高端美食,如今尋常百姓熙來攘往。

皇宮飯店最特別的當屬各種鹿肉美食,其中野生菌燉鹿肉,鹿肉酥軟味美鮮香,與野生菌搭配營養很豐富,還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熏味大排有豬排、羊排兩種,滋味美妙,肉香四溢,外面一層黑芝麻,不少人因為這道菜慕名而來。

鹿肉沫燒餅、水晶蝦餃等各種主食,做工也極為精緻。自古以來,宮廷菜集天下之大成,就連皇帝的口味都能滿足。皇宮飯店,在這兒花同樣價位的錢,享受帝王妃子才能嘗到的禦膳佳餚。皇宮飯店從“文革後期”70年代初到如今,歷經44個春秋寒暑,見證了承德餐飲行業浮沉變遷。

地址:雙橋區武烈路21號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一家有歷史、有故事、有記憶的老飯店,

留下了幾代人進大飯店吃大餐的記憶,

經年流轉,那味道不曾減淡,

歲月已逝,這回味永留心間,

以匠心精神傳承宮廷美食,

讓味蕾和心靈一起穿越時光。

塞外酒家

一家37年老店

西大街“塞外酒家”的牌匾已掛起大概近30年了吧!其實1980年就在雙灤區開張大吉了。承德人,不管吃沒吃過“塞外酒家”,屈汕的大名幾乎家喻戶曉。80年代初,敢於站在改革開放潮頭、把人們談之皆鄙的“個體戶”的牌子堂而皇之掛出來並幹得風生水起的人,非屈汕莫屬!

“塞外酒家”不僅菜好吃,更是飲水思源、富不忘本,接濟貧困戶、 慰問軍烈屬、連續15年為雙灤區4所小學發放獎學金、扶危濟困、支軍支教……不勝枚舉。尤其“非典”那年,屈汕老先生冒著風險挺身而出,把位於陳柵子的“塞外山莊 ”貢獻出來免費作為抗擊非典醫護人員的食宿基地 ,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多年來屈汕獲得榮譽無數,其言傳身教影響著家人,老爺子雖然走了,他的弟妹兒女都遵照他“愛國、敬黨、孝民”的屈氏家訓,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守護、經營著老爺子留下的“塞外酒家”,讓這塊金字招牌繼續發揚著屈家的風采。

如今屈家長女屈建茹掌管著“塞外酒家”,她發誓要繼承父親的遺願,並弘揚光大。飯店風味受人青睞,屈氏精神受人讚揚,並在“本幫菜”基礎上又研發了“屈氏養生菜”。屈建茹說:“我想讓客人吃得健康!”

她本著順應四時養生的中醫理論,推出了適合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菜品,如烤鴨,幾十年傳統匠心之作,鴨肉性溫,養肺養脾;蘿蔔羊肚鍋,冬季養胃暖胃;酸菜粉汆白肉,秋季增酸養體;虎皮豆豉扣肉,入口滑糯,肥而不膩,美容養顏;肉蘑溜魚子,純手工搓制蓧面魚兒,低糖粗纖維。

酒店的裝飾大多古樸陳舊,環境很有年代感。30多年的老店少不了一大群老客戶,報社退休的劉老師說他家每年的年夜飯都是在塞外酒家定桌,平時每次家庭聚會都在這家,每次來,孩子們都要點烤鴨和溜餎餷。

地址:西大街市中心醫院對面路南20號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塞外酒家,家喻戶曉,

30多年歷史,增添許多厚重感。

追求飲食健康,注重食療養生,

菜品包羅萬象、色香味道俱佳,

歷久彌新的老味道,

名震不衰的老招牌。

大三和火鍋

一家37年老店

西大街下營房的大三和火鍋,從1980年元月開業至今,已經足足37個年頭,歷經兩三代人的記憶。大三和,即天和地和人和,奉天和以占天時,承地和以取地利,謀人和以結人緣。這家店最惹眼的就是門頂上的那個大銅火鍋,歷經了三十多年風風雨雨,煮出了歲月平淡的清湯味道,煮出了銅爐炭火的繾綣情懷。

承德地處北方,夏天氣候涼爽,冬天寒冷,人們喜歡三五個人圍繞一起,吃火鍋。大三和一直經營傳統的老北京清湯炭火火鍋,紅紅的炭火煮沸清湯,先涮羊肉,再涮白菜、茼蒿、粉絲、凍豆腐蔬菜等,主要調味料就是芝麻醬,還可調入韭花、豆腐乳等。

清湯的鍋底對羊肉的肉質可是個極大的考驗,這裡都是選用上乘新鮮的羊肉,手切的更有人情味,薄厚均勻,不管是直接吃還是蘸著特調的麻醬,都讓人讚不絕口,羊肉很鮮,就算涮久了都不會發柴。

吃熱騰騰的火鍋,除了搭配啤酒外,還需要三四盤冰爽夠味的涼拌菜,很多家常涼拌菜這裡都有,價格基本在12~16元,如麻醬涼粉、酸辣黃瓜、白菜心拌粉絲、素什錦、拌豆皮、冰激葡萄、油炸花生米等。

很多去過大三和的人都很滿意,環境不錯!服務也很好,上菜速度快。承德人愛吃火鍋,尤其在冬天,外面天寒地凍,唯有熱騰騰得火鍋才能暖心暖胃。清湯涮肉,回味無窮,不過清湯一點油脂沒有,最好先涮肥的後涮瘦的,這樣可使肥的不膩,瘦的不柴。

地址:西大街下營房路南2號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銅爐,清湯,滾燙滾燙的爐壁,

夾一片羊肉放進鍋裡,

一陣“滋滋”的聲音,不一會兒就熟了,

入鍋即熟,不腥不膻,鮮嫩味美。

讓承德人津津樂道的老火鍋店,

大三和,資格老,味道正。

慶和酒家

31年老店

慶和酒家的大名對於很多人,恐怕早已如雷貫耳,在承德餐飲業那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酒店創始人老闆的名字就叫史慶和,歷經30多年人生風雨滄桑,從年輕小夥變成了承德餐飲界的老大叔。

這張老照片是1987年拍攝的,那時的慶和酒家還在火車站老居宅,門口還有一副對聯“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慶和16歲時,在圍場拜100多歲的韓老爺子為師,那時年輕,幹活不惜力,又有“眼力勁”,苦活重活、劈柴砸煤、燒鍋沏水、擺案改刀都搶著幹,不到3年就出徒了!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有了好廚藝,就有了生活的“資本”。一次,當時運輸公司來了貴賓,史慶和把他的獨家獨創的“崩山豆腐”端上桌,交通部部長嘗了後讚不絕口,說:“這小夥子有本事!”一句話,立馬成了運輸公司的正式職工。

後來當過機關管理員、當過餐廳主任……無論做什麼,但對廚藝的追求始終沒有放下,接著,就自己開了慶和酒家(1986年),自己幹,仍是本本分分、實實在在。他說:“一鍋菜味炒砸了,客人就都回不來了!”

他從師學的是宮廷菜,最初飯店也主打宮廷菜。為了面向大眾,他堅持“把普通食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把過去只有王公貴族才能獨享的宮廷美食送給每日進店的平民百姓。

慶和招牌菜:紅油蒜米雞,是慶和自己獨家研製出來的,蒜香濃郁,口感獨特;全家福口感鮮香辣,菜量大,寓意好,多年來屢賣不衰,是顧客必點菜;蒲棒麅子肉串和鐵板鹿肉是嚴格按照宮廷裡流傳出來的菜譜製作,完全是過去“皇帝的享受”!

叫花子山雞、水潑山雞片,口感和家雞明顯不同,野味十足;萬字扣肉過去是宮廷專用的花紋,寓意吉祥,口味鮮香;芙蓉蝦仁色澤漂亮,味道鮮美。最後給大家推出慶和的拿手看家菜,這道菜被市烹飪協會評為“市級地方名菜”,進慶和酒家不吃它等於白來——土豆燉牛肉!

地址:石洞子溝路富家溝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一家三十多年的老飯店,

鬧中取靜,藏在富家溝,

傳承於宮廷菜,不忘創新,

選料精、刀工美、味道香、人氣旺,

始於新鮮的食材,終於食客的口味,

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燕春樓

一家26年老店

幾乎每個從燕春樓走出來的食客,縈繞在腦子裡的除了琳琅滿目的美食外,一定還有那個美的不可方物的女老闆。嗯,張燕玲,承德清真餐飲業中一個傳奇般的女子。

從1991年12月16日燕春樓掛牌開業,至今已經26年了。燕玲也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長成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阿慶嫂”。26年前,一臉懵懂的年輕姑娘面對著偌大一個酒樓,長時間的發呆思索。

不懂就學吧,她請了一位有經驗的老會計,帶著自己從結帳、核算開始,一點點、一步步手把手的學。一年,就摸到了門路,不到兩年,就把現金、出納、成本核算、接待、服務學得門清!同時,她還學會了最重要的一條:餐飲不止是賣菜飯,還要會做人做事,20多年捐助7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

洋蔥炒雞蛋

黃燜牛肉

在燕春樓裡,燕玲把清真餐飲做到精心、精細、精緻。懂得清真餐飲的人都知道,清真餐飲有許多穆斯林的規矩,她認真地到清真寺去請教阿訇,按南北差異做了盡可能的調整,做到既遵守教規又讓客人滿意。在吃完飯笑呵呵的與她揮手再見時,這裡面有多少她的心血和汗水,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明白……

清真的傳統菜是非常受歡迎的,燕春樓的廚師長會一絲不苟的按規矩做,讓來這裡的客人能品嘗到正宗的清真菜肴。但守舊的同時也要有創新,才能客流不息,燕春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創作新菜品。

想知道有什麼新菜嗎?來看看!油淋鱖魚,肉滑而不膩,保持魚鮮味;開門紅用大魚頭配彩椒,川味辣口;陽光四季,麵包糠夾豆沙,佐以肉粒,甜鹹口味,老幼皆宜。

富貴龍蝦,整只龍蝦肉汆成小丸子,頭尾造型,鮮香十足。當然,正宗清真傳統菜紅燒牛尾、扒牛肉條、溜胸口、各類碗菜……簡直令人欲罷不能啊!燕春樓營業了26年!在回民朋友圈裡,只要提起燕春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地址:山莊東路北興隆街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

在美食穿流不息的承德,

燕春樓足足固守了26個年頭,

從清風東街搬到北興隆街,

每道菜肴都經過精心烹製,

有種能把人留住的魔力,

一個堪比“阿慶嫂”的美女老闆。

益民餐館

一家20年老店

承德一家有著二十年歷史的清真飯店——益民餐館,從1997年開店至今,絕對是一家老字型大小。前兩個月趁著陝西營改建擴路,重新裝修了一番,就餐環境更加乾淨舒適,一樓有大廳、包間,二樓是雅間。

益民餐館的老闆王鳳超先生是個有情懷的人,二十年的苦心經營,始終堅持味道為本、顧客至上、價格親民,你吃滿意我才高興。王老闆在經營餐飲之前,80年代在裕華路市場做服裝生意,也是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這麼多年,店裡始終有十幾道菜是雷打不動的,為店裡招攬了大批回頭客,也吸引來大批新食客,像益民香妃魚、臘八蒜燒牛肉、燉丸子、鳳梨雞條、小炒羊肉、老湯豆腐、白湯羊肉、扒羊肉條、帶皮蒜炒羊排、砂鍋燉酸菜肉等。

這裡的主食牛肉餅是很多來店客人,第一次必點的,外酥裡嫩,多層口感的牛肉餡,咬一口香噴噴,建議先吃菜,萬一不小心吃飽了,胃裡就沒空地裝美味的菜了。

帶皮蒜炒羊排,味道那是一絕,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在益民餐館,不是最新鮮的食材不上桌、不是最滿意的烹調不裝盤,質樸的裝飾,最簡單最直接的色香味誘惑,每一道菜的分量還十足!

酸溜滑肉,精心選配多種調料,酸香入味,接觸到唇齒的那一刻,只覺舌尖的味蕾頃刻間被喚醒。很多菜肴,都是老闆精挑細選,和廚師反復鑽研烹飪的過程,呈現給客人最美的味道享受,店不是很大,但清真菜卻是上乘佳作。

地址:陝西營3號樓底商

營業時間:早上10~晚上9點

一家頗具名氣的清真餐館,

從色澤到口味都是一級棒!

緊鄰南營子大街、二仙居,

隔窗望外是一片市井繁華。

想吃一口最滿意的清真菜,

哪天有空您就來益民餐館。

聞著羊湯味長大的我們,

回味著二仙居的碗坨,

想念著驢打滾、冰糖葫蘆、杏仁茶……

20年至少一代人的光陰,

在承德留下歲月味道的老飯店不多,

這六家老飯店,你喜歡哪家?

一座城市最能喚起人們記憶的,

往往是歷史悠久的老街道、老建築,

街邊那些傳統小吃,

還有就是老飯店傳承下來的過去味道。

三四十年的老飯店,

傳承從前的老味道,

是歲月餘味,是往昔情懷。

這6家老飯店,都是一種堅持,

他們承載了時間的洗禮,

他們經受了光陰的磨練。

夜幕降臨,點亮了萬家燈火,

街邊老店,飄來了酒肉菜香,

在一湯一飯間歡喜修行,

讓味道承載人生的聚散離合。

假如街巷沒有了酒肉飯菜香,

何以慰藉城市裡孤獨的漫長黑夜,

人間煙火的喧嘩與熱鬧,

離不開這些有人情味的老飯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