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想在網路平臺上進行外匯交易,風險大嗎?

01

11月10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風險提示:

從事外匯、貴金屬、期貨、指數等產品交易的網路平臺(含跨境)在我國無合法設立依據,

金融監管部門從未批准, 開展上述交易業務的網路平臺屬於非法設立。 網路平臺既包括境內機構設立的平臺, 也包括向境內客戶提供服務的境外機構設立的平臺。

今年6月, IGOFX外匯交易平臺跑路, 40萬人被捲入, 涉及300億資金。 IGOFX的操盤人為一名90後的常州女孩。

兩月之後, 原IGOFX部分核心人員據傳重新操作了另一個平臺, 又吸引了很多人參與。

02

中國大陸採取的的是外匯管制政策, 沒有外匯交易的基礎, 所以不可能有合法的外匯交易平臺。 外匯交易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是一種規模很大的交易類別, 國內也有人想進行外匯交易, 於是, 雖然沒有“准生證”, 外匯交易平臺也在國內出現了。

目前網路上的外匯交易平臺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國外正規的外匯交易平臺。

這類平臺在國外金融監管部門註冊並接受其監管, 為了拓展業務, 也面向國內客戶開展服務。 這類平臺在國外是正規合法的, 但沒有獲得國內大陸監管部門的批准, 因此在國內不合法。

通過這類平臺進行外匯交易, 被騙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但也存在著如下幾個風險:

一是在國內沒有經營實體。 如果遇到了問題, 溝通起來成本高難度大。

二是有的國家監管力度其實很弱。 如果是美國、英國, 監管非常嚴格;但如果是紐西蘭、英屬維京群島、印尼、柬埔寨、賽普勒斯、開曼群島等類似國家, 監管甚至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三是會遇到虛假宣傳。 基本上每個平臺都說自己接受英國、美國或香港的監管,

但很多都是虛假宣傳, 實際上這些平臺並沒有獲得相應國家監管部門的許可。

第二類是不受監管但業務上“正當經營”的外匯交易平臺。

之所以給“正當經營”打上引號, 是因為這類平臺雖然不直接以詐騙為目的, 但存在一些貓膩。 在交易價格上做點手腳, 每筆交易都從客戶那裡薅一點, 長期下去, 對客戶資金的侵蝕很大。 每次1%, 十次就是10%了。 因為外匯交易大多數保證金交易, 報價上稍微改一點點, 就會對客戶的實際資金帶來1%的影響。 如果遇上美國非農資料發佈等敏感時刻, 行情變動非常劇烈, 做手腳的空間也就非常大。

那麼, 有沒有雖然不受監管但完全正當經營的平臺?

沒有。

因為真正懂的客戶會選擇受監管的正規平臺,

不懂的客戶會被騙子平臺的虛假宣傳和強大銷售力量吸引, 不受監管但完全正當經營的平臺根本沒有生存空間。 不受監管的平臺, 多少得玩點貓膩, 才能覆蓋行銷成本。

這類不受監管的平臺還有一個風險:因經營風險而引起全面崩盤。 這就像很多P2P平臺, 一開始沒想騙錢, 但後來出了經營問題, 也跑路了, 同樣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金融是一個需要審慎經營的行業, 不受監管的機構在審慎性上缺少保障。

第三類是騙子平臺。

這類平臺完全以詐騙為目的。 客戶的資金並沒有用於交易, 客戶在後臺看到的交易資訊、走勢圖等都是假的。 文章開頭提到的IGOFX, 就屬於騙子平臺。 這類平臺別說收益會受到侵蝕,

連本金都會被吞掉。

前面說的第二類平臺, 如果貓膩玩得大, 也可以算作騙子平臺。

03

外匯交易是一個零和博弈的賭博, 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 外匯交易的參與者中有大型金融機構、對沖基金等專業的投資者, 普通投資者面臨的局面比賭博還要惡劣。

外匯交易大多是保證金交易, 杠杆很高, 據說有的平臺杠杆最高可到500倍。 考慮到杠杆效應後, 外匯交易的風險數倍於賭博。

如果遇到玩貓膩的平臺和騙子平臺, 就相當於在地下黑賭場進行高杠杆賭博, 風險再次被放大。

想通過理財來實現保值增值的國內投資者, 應該遠離外匯交易網路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