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獵場》導演姜偉:給胡歌表演打滿分!總製片人:延播兩年是誤會

作者:在路上

11月6日, 薑偉繼《潛伏》《借槍》等之後的又一部作品《獵場》與觀眾見面, 以胡歌為底, 以商戰為名, 以正能量成長為賣點, 《獵場》迅速引發話題。 但也有聲音指《獵場》被“延播”兩年, 耽誤了最好的播出時機。 該劇總製片人張靜接受《影視風向標》獨家專訪時回應稱, 從《獵場》開機以來, 大家一天的時間都沒有浪費, 延播兩年是誤會。

■“延播”兩年成老破舊?

總製片人張靜:延播兩年是誤會

電視劇《獵場》自2015年7月28日正式開機拍攝以來, 因為有姜偉導演、編劇的金字招牌, 有胡歌的超強人氣在, 一直是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

以至於2017年11月6日開播後, 有等急眼兒的網友發“牢騷”, 各種流言指《獵場》“延播”了兩年。 總製片人張靜接受專訪時表示, 如果《獵場》2017年交片, 到2019年播, 那叫延播兩年。 “可《獵場》從開機到現在也就兩年多, 怎麼說延播兩年?這個鍋我們不背。 ”

張靜給大家算了一筆時間賬。 《獵場》2015年7月28日開機, 一年多的後期製作時間。 2017年4月, 《獵場》後期製作全部完成。 按照常規流程, 電視臺收到帶子後有三個月的技審和排片期。

張靜透露, 根據《獵場》本身的屬性和湖南衛視的特性, 6、7、8三個月不適合播出《獵場》, 9月、10月又是有國家重大宣傳任務的特殊時期, 最終《獵場》的播出排期順延到了11月。 眾所周知, 11月是各大衛視的“黃金檔期”, 也是廣告必爭期, “我們覺得, 《獵場》於2017年11月6號播出, 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時期。 我們還開了一個玩笑, 因為6號開播, 7號是立冬, 跟男主角鄭秋冬名字剛好吻合, 跨越秋冬。 ”

為什麼《獵場》後期製作長達一年, 張靜說這跟薑偉精益求精的創作個性有關。 “他不喜歡用配音, 他要用原聲。 當時拍的時候是在杭州,

為了迎接第二年的G20, 很多地方都在施工改造, 到處是工地, 聲音很雜, 薑導經常需要在五六條片子裡, 幾個字幾個字的去翻、去摳, 他寧可一點點接出來的聲音, 也不用配音。 ”

說到薑偉對現場原音的執著與堅持, 張靜是能理解的, “配音的話, 一是與環境的聲音會有差別, 另外, 一條戲演下來, 和半年後配音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他沒有那麼多的變通, 這樣讓我們的後期製作多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 ”

另外《潛伏》是單機拍攝, 《借槍》是雙機拍攝, 《獵場》是四機拍攝, “這給後期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很多, 而且薑導做事太認真了, 任何一個環節要改動, 他都不會假手於任何人。 ”

後期時間長, 張靜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52集的《獵場》篇幅幾乎是《潛伏》《借槍》的兩倍, 這無疑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做後期。 “薑導後來表揚我們, 給他贏得了後期製作的時間, 為他減少了很多遺憾。 從開拍, 到現在播出這個時間週期, 是他比較滿意的時間安排。 ”

■開篇劇情節奏太慢?

導演姜偉:見仁見智, 給胡歌表演打滿分

薑偉說話和他的作品敘事一樣,

不徐不急卻又條理清晰, 對部分觀眾反映《獵場》的前面部分節奏有點慢的問題, 他說是見仁見智的事, 因為頭幾集故事量實際上已經非常大了。 “這個劇的開頭需要鋪陳, 需要設置, 確實是有人物關係橫向的交代, 和故事情節縱向的發展。 這一點上我們創作的時候有很多考量, 後期也做了很多的調整, 現在的節奏我覺得是可以的。 ”

對有的觀眾提議為了瞬間抓住眼球來倒敘,薑偉並不太認可,“我覺得對於電視劇來講,尤其日播劇,倒敘是一個要謹慎使用的方式,因為它存在一個中斷點和分集的問題。短時間的回憶我覺得可以,要是倒敘敘述很多內容的話,要慎重使用。”

《獵場》中,觀眾對胡歌的表演寄予厚望,姜偉也盛讚胡歌的表演,合乎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當胡歌在我眼前出現的時候,我覺得完全符合鄭秋冬的人物氣質。我們做過充分交流,他有信心、有能力去適應這個角色。我認為他詮釋得非常完美,打分的話我可以給胡歌打滿分。”

孫紅雷、張嘉譯、祖鋒……《獵場》裡,客串的明星雲集,姜偉坦言明星確實有明星的效果,“這個戲需要這些人見證鄭秋冬的發展歷程,製片方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請了這些明星們。明星確實就是明星,在戲的演繹中他們表現出非常精彩的一面,跟胡歌的表演相映成趣 。”

■定格式剪輯太生硬?

剪輯周新霞:運用電影化剪輯手法

《獵場》前兩集,主要講了主業開職介所、副業四處演講走穴掙錢的鄭秋冬與前女友羅伊人,還有羅伊人現男友、文藝評論家白力勤三人的愛恨情仇糾纏,以及鄭秋冬被捲入傳銷、入獄,獄中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獵頭大師劉量體。信息量不小,但也讓部分觀眾認為不夠抓人,不如直接從鄭秋冬在監獄開篇。

對此,《獵場》的剪輯師,國家一級剪輯師,中國電影剪輯協會會長周新霞坦言,鄭秋冬出獄是“虎頭”,“上來就‘虎頭’,從他出監獄,然後再倒敘,我們也可以做到,但那樣就太一般了,看不到鄭秋冬這個人物的變化,看不到他最初的寒酸樣、他的挫折。我很理解姜偉導演塑造人物的方法,他要完整的人物線,他筆下的人物應該是有缺陷的,是帶著瑕疵成長起來的。”

周新霞坦陳前幾集已刪了不少內容,“再刪,人物、人物關係就說不清楚了,而且沒有前面的鋪墊,後面的驚喜沒那麼大。”

2000年姜偉導演就與周新霞一起合作,《沉默的證人》《迷霧》《潛伏》《借槍》……薑偉的力作她都沒有錯過。她坦言跟薑偉有共同的迷戀,就是用電影化的手法來敘事。

“這次就用了很多電影的剪輯技法,比如開場,鄭秋冬給老白學生的舅舅做開業演講的時候,用了好多定格,我都沒有讓他把話說完,而是一句又一句,嘰嘰喳喳,讓人覺得他是在煽乎,讓人覺得他不正常。這種剪輯讓觀眾領略到鄭秋冬沒有走心,只是為了利益完成講話的感覺,沒有靈魂。”

還有,鄭秋冬到了杭州以後,萬茜演的熊青春拎著箱子來找他,“在餐館裡,鄭秋冬說話不上心,一直呱呱呱,只是應付她,慢慢慢慢認真起來。這個剪法,可能太新了一些,在別的電視劇裡少有出現,有些人有點接受不了。但這在電影裡,尤其國外的影片裡,早就有過。”

周新霞說,《獵場》拍完的素材是60多集,最後剪成了52集,敘事節奏非常快,一點兒也沒有兌水。“有一場,鄭秋冬被山谷集團辭退以後,他非常沮喪。我們表現他沮喪,一個鏡頭一個意思,一點不帶拖遝的。某些觀眾可能覺得,你怎麼剪得這麼生硬啊?這麼突兀啊?其實不是,我沒有求時間、空間、動作的完整性,而是求情緒的連貫,就叫完形心理學。”

另外,鄭秋冬從監獄出來,進小酒館跟小痞子打架,見了獄友,然後回去自殘,“這個過程我沒有讓鏡頭一直跟著,用了很多留白,讓觀眾去想像。這是要果不要因,要因不要果的敘事形式,沒有一點拖遝,省掉了中間那些粘粘乎乎的過場。”

周新霞坦言跟薑偉有個共識,就是如果觀眾的接受度在8上,“我們願意往前走一點,做出8.5,再慢慢攀上9,登上10。”

■音樂被觀眾點贊

王曉鋒:溫暖和奮鬥是劇中音樂主基調

《獵場》的音樂由大名鼎鼎的王曉鋒操刀,1997年劉歡演唱的《從頭再來》、2011年汪正正演唱的《超越夢想》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出自於他的手。

音樂人王曉峰

王曉鋒十多年前就與薑偉合作,《沉默的證人》《迷霧》《潛伏》《借槍》等作品的音樂都由王曉鋒擔綱。對《獵場》的音樂,他定的主基調是溫暖和奮鬥。

王曉鋒給影視劇編曲,也是出了名的較真,“我創作的習慣,要先看一遍劇本,片子出來要看整部片子。這次發佈會上,演員李強聽我誇他演得好,他很奇怪,問你都看了啊?我說是啊。他說現在很多作曲,其實都不看全劇的,也就看一兩集、兩三集,看下故事大綱就開始做了。我必須全部看完,我不看完,就沒有感覺,沒有創作的衝動。”

最重要的一點,王曉鋒認為不全部看完,會漏掉很多音樂的細節,“有些小的細節可能就沒有做。”

《獵場》相對充裕的後期時間,也給了他很大的發揮空間。“有些片子要求作曲一兩個禮拜做出來,我肯定不行,我跟製片方簽的至少要留一個半月,有時候要做兩三個月。《獵場》後期時間比較長,給我的空間多,這是我很喜歡的。”

在與薑偉的合作中,王曉鋒發現其有個獨特的習慣,“《獵場》裡的音樂分懸疑、緊張、情感、傷感、奮鬥、敘事等幾大塊,每一塊又細分了不同段落,音樂做好以後,要安在不同的場合,安的過程叫套音樂,薑導每次都親自來完成的,這在導演中,尤其是名導演中是不多見的。之前90%的電視劇都是我來套音樂,唯獨是他自己來套。”

王曉鋒認為,姜偉導演這樣做的底氣是他懂音樂。“我做完音樂之後,他把我所有的音樂,都細緻認真地聽了很長很長時間,他要熟悉我的音樂,熟悉以後,才知道用在什麼地方最合適。他是非常懂音樂的,所以才敢這麼做。”

跟薑偉合作,王曉鋒每次都能找到新鮮感,“《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挺壓抑挺難受的感覺,《潛伏》是諜戰、推理,又有些詼諧,《獵場》又完全不同了。我不太願意重複自己,就像我20年前寫的《從頭再來》,那首歌激勵了很多人,足球輸了唱,地震了唱,炒股跌了也唱,成了一首公益歌曲。後來有人還讓我寫類似的,我就不願意寫了,我永遠追求一種新鮮感。”

《獵場》裡,王曉鋒寫了片尾曲《盛開》和插曲《一場戀愛》兩首歌,分別由胡歌和楊宗緯演唱。“這兩首都沒有像《超越夢想》從頭到尾那麼大,那麼高亢,我現在比較喜歡娓娓道來,我希望自己的音樂創作也有一種新鮮感,衝動感,我不願意重複自己的音樂類型。”

楊宗緯(左)演唱劇中插曲《一場戀愛》。

目前,網上對該劇的好評越來越多,對劇情和人物的討論也越來越熱鬧。相信隨著男主角鄭秋冬正式開始起其獵頭生涯,更多精彩的劇情會隨之展開。

對有的觀眾提議為了瞬間抓住眼球來倒敘,薑偉並不太認可,“我覺得對於電視劇來講,尤其日播劇,倒敘是一個要謹慎使用的方式,因為它存在一個中斷點和分集的問題。短時間的回憶我覺得可以,要是倒敘敘述很多內容的話,要慎重使用。”

《獵場》中,觀眾對胡歌的表演寄予厚望,姜偉也盛讚胡歌的表演,合乎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當胡歌在我眼前出現的時候,我覺得完全符合鄭秋冬的人物氣質。我們做過充分交流,他有信心、有能力去適應這個角色。我認為他詮釋得非常完美,打分的話我可以給胡歌打滿分。”

孫紅雷、張嘉譯、祖鋒……《獵場》裡,客串的明星雲集,姜偉坦言明星確實有明星的效果,“這個戲需要這些人見證鄭秋冬的發展歷程,製片方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請了這些明星們。明星確實就是明星,在戲的演繹中他們表現出非常精彩的一面,跟胡歌的表演相映成趣 。”

■定格式剪輯太生硬?

剪輯周新霞:運用電影化剪輯手法

《獵場》前兩集,主要講了主業開職介所、副業四處演講走穴掙錢的鄭秋冬與前女友羅伊人,還有羅伊人現男友、文藝評論家白力勤三人的愛恨情仇糾纏,以及鄭秋冬被捲入傳銷、入獄,獄中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獵頭大師劉量體。信息量不小,但也讓部分觀眾認為不夠抓人,不如直接從鄭秋冬在監獄開篇。

對此,《獵場》的剪輯師,國家一級剪輯師,中國電影剪輯協會會長周新霞坦言,鄭秋冬出獄是“虎頭”,“上來就‘虎頭’,從他出監獄,然後再倒敘,我們也可以做到,但那樣就太一般了,看不到鄭秋冬這個人物的變化,看不到他最初的寒酸樣、他的挫折。我很理解姜偉導演塑造人物的方法,他要完整的人物線,他筆下的人物應該是有缺陷的,是帶著瑕疵成長起來的。”

周新霞坦陳前幾集已刪了不少內容,“再刪,人物、人物關係就說不清楚了,而且沒有前面的鋪墊,後面的驚喜沒那麼大。”

2000年姜偉導演就與周新霞一起合作,《沉默的證人》《迷霧》《潛伏》《借槍》……薑偉的力作她都沒有錯過。她坦言跟薑偉有共同的迷戀,就是用電影化的手法來敘事。

“這次就用了很多電影的剪輯技法,比如開場,鄭秋冬給老白學生的舅舅做開業演講的時候,用了好多定格,我都沒有讓他把話說完,而是一句又一句,嘰嘰喳喳,讓人覺得他是在煽乎,讓人覺得他不正常。這種剪輯讓觀眾領略到鄭秋冬沒有走心,只是為了利益完成講話的感覺,沒有靈魂。”

還有,鄭秋冬到了杭州以後,萬茜演的熊青春拎著箱子來找他,“在餐館裡,鄭秋冬說話不上心,一直呱呱呱,只是應付她,慢慢慢慢認真起來。這個剪法,可能太新了一些,在別的電視劇裡少有出現,有些人有點接受不了。但這在電影裡,尤其國外的影片裡,早就有過。”

周新霞說,《獵場》拍完的素材是60多集,最後剪成了52集,敘事節奏非常快,一點兒也沒有兌水。“有一場,鄭秋冬被山谷集團辭退以後,他非常沮喪。我們表現他沮喪,一個鏡頭一個意思,一點不帶拖遝的。某些觀眾可能覺得,你怎麼剪得這麼生硬啊?這麼突兀啊?其實不是,我沒有求時間、空間、動作的完整性,而是求情緒的連貫,就叫完形心理學。”

另外,鄭秋冬從監獄出來,進小酒館跟小痞子打架,見了獄友,然後回去自殘,“這個過程我沒有讓鏡頭一直跟著,用了很多留白,讓觀眾去想像。這是要果不要因,要因不要果的敘事形式,沒有一點拖遝,省掉了中間那些粘粘乎乎的過場。”

周新霞坦言跟薑偉有個共識,就是如果觀眾的接受度在8上,“我們願意往前走一點,做出8.5,再慢慢攀上9,登上10。”

■音樂被觀眾點贊

王曉鋒:溫暖和奮鬥是劇中音樂主基調

《獵場》的音樂由大名鼎鼎的王曉鋒操刀,1997年劉歡演唱的《從頭再來》、2011年汪正正演唱的《超越夢想》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出自於他的手。

音樂人王曉峰

王曉鋒十多年前就與薑偉合作,《沉默的證人》《迷霧》《潛伏》《借槍》等作品的音樂都由王曉鋒擔綱。對《獵場》的音樂,他定的主基調是溫暖和奮鬥。

王曉鋒給影視劇編曲,也是出了名的較真,“我創作的習慣,要先看一遍劇本,片子出來要看整部片子。這次發佈會上,演員李強聽我誇他演得好,他很奇怪,問你都看了啊?我說是啊。他說現在很多作曲,其實都不看全劇的,也就看一兩集、兩三集,看下故事大綱就開始做了。我必須全部看完,我不看完,就沒有感覺,沒有創作的衝動。”

最重要的一點,王曉鋒認為不全部看完,會漏掉很多音樂的細節,“有些小的細節可能就沒有做。”

《獵場》相對充裕的後期時間,也給了他很大的發揮空間。“有些片子要求作曲一兩個禮拜做出來,我肯定不行,我跟製片方簽的至少要留一個半月,有時候要做兩三個月。《獵場》後期時間比較長,給我的空間多,這是我很喜歡的。”

在與薑偉的合作中,王曉鋒發現其有個獨特的習慣,“《獵場》裡的音樂分懸疑、緊張、情感、傷感、奮鬥、敘事等幾大塊,每一塊又細分了不同段落,音樂做好以後,要安在不同的場合,安的過程叫套音樂,薑導每次都親自來完成的,這在導演中,尤其是名導演中是不多見的。之前90%的電視劇都是我來套音樂,唯獨是他自己來套。”

王曉鋒認為,姜偉導演這樣做的底氣是他懂音樂。“我做完音樂之後,他把我所有的音樂,都細緻認真地聽了很長很長時間,他要熟悉我的音樂,熟悉以後,才知道用在什麼地方最合適。他是非常懂音樂的,所以才敢這麼做。”

跟薑偉合作,王曉鋒每次都能找到新鮮感,“《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挺壓抑挺難受的感覺,《潛伏》是諜戰、推理,又有些詼諧,《獵場》又完全不同了。我不太願意重複自己,就像我20年前寫的《從頭再來》,那首歌激勵了很多人,足球輸了唱,地震了唱,炒股跌了也唱,成了一首公益歌曲。後來有人還讓我寫類似的,我就不願意寫了,我永遠追求一種新鮮感。”

《獵場》裡,王曉鋒寫了片尾曲《盛開》和插曲《一場戀愛》兩首歌,分別由胡歌和楊宗緯演唱。“這兩首都沒有像《超越夢想》從頭到尾那麼大,那麼高亢,我現在比較喜歡娓娓道來,我希望自己的音樂創作也有一種新鮮感,衝動感,我不願意重複自己的音樂類型。”

楊宗緯(左)演唱劇中插曲《一場戀愛》。

目前,網上對該劇的好評越來越多,對劇情和人物的討論也越來越熱鬧。相信隨著男主角鄭秋冬正式開始起其獵頭生涯,更多精彩的劇情會隨之展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