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30分鐘讀完:《全新思維》解鎖未來世界6種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

丹尼爾.平克(Daniel H. Pink), 著名未來學家、超級暢銷書作家、趨勢專家, TED大會特邀演講嘉賓, 全球50位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之一。

曾任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的首席演講撰稿人,

美國前勞工部部長羅伯特?賴克的得力助手。 世界知名雜誌《連線》特約編輯, 《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快速公司》等的長期撰稿人, 也是全球著名媒體CNN、CNBC、ABC、NPR的商業趨勢分析專家。

本書簡介:

著名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

那麼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 , 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6大全新思維能力: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和意義感。 這六種全新思維能力是帶領我們走上未來之路的關鍵所在。

本書標誌了一個時代的轉折, 改變了我們看待並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 平克殘酷地將人人為之奮鬥的專家之路徹底顛覆, 未來是那些跨領域型人才、故事型人才、創意型人才的天下。 對於當今那些仍然奮鬥在會計、律師、工程師崗位的專家型人才來說, 是時候給自己的工作來點不同以往的色彩了。 本書在每一項全新思維能力的最後, 都附有一個工具箱, 詳細列出了培養這一能力所需要的實踐和具體指導,

對於每一個希望擁有與眾不同能力的人來說, 都是不可或缺的行動指南。

作者在書中用了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表明, 我們已經來到了“右腦”大行其道的時代。 他說:以前, 左腦思維是司機, 而右腦思維是乘客。 現在, 右腦思維突然搶走了方向盤, 加大油門向前賓士, 並決定我們要去哪裡, 以及怎樣到達目的地。 而你, 夠全新思維嗎?你要做這個時代的過客, 還是主宰者?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我們講述了概念時代, 為我們展示了振奮人心的理念藍圖, 第二部分重點講述了6大能力, 即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 包括: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和意義感。

第一部分:為什麼我們要擁有全新思維

人類的大腦是我們在宇宙世界已知的最複雜的東西, 大腦有約1000億個腦細胞, 每個腦細胞又與10000個腦細胞相互聯繫, 它們組成了一個精密的網路, 他們有1000萬億個連接, 這是這些連接控制著我們的語言、飲食、呼吸和思維活動。 因此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稱我們的大腦是宇宙中已知的最複雜的東西一點也不為過。

隨著科技的發展, 人類處於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 在這個外包盛行、高度自動化的時代給我們的人類大腦也帶來了一些改變。 大腦中間有一條垂直的淺溝將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 兩個大腦半球是對稱的, 看起來它們在外觀上是完全一樣, 但是在功能和形式上卻截然不同。

通過對大腦的核磁共振成像, 我們能捕捉到大腦在思考時形成的圖像, 這對我們解析對大腦的認知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我們通過對大腦活動的掃描可以瞭解是否具有讀寫障礙、阿爾茨海默綜合征等等。

通過在對大腦掃描, 觀察我們在看到不同照片時的大腦的區域活動情況發現。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左右大腦都處於活躍狀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當我們看到冷峻的面部表情時,右側大腦馬上就活躍起來,右腦的反應要大於左腦;當我們看到恐怖畫面時,左側大腦處於活躍狀態,左腦的反應要大於右腦。為什麼呢?

大多數人認為,我們的左腦佔據主要地位,而右腦只是輔助性的。因為左腦是控制理性的、擅長邏輯思維和分析,比如語言能力主要由左腦控制。而右腦是控制情感、擅長非線性思考和直覺判斷。通常認為,人類之所以區別其他動物,正是因為具有了左腦的邏輯思維和理性分析能力。

然而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斯佩里對大腦的結構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表明,左右腦並非是主次關係,右腦的所有功能都非常了不起,如領會情感、直覺感知以及綜合全域觀等。作者對大腦的研究也持續了30餘年,他研究成果可以歸納為左右大腦的4個主要差別。

1:左腦控制右側身體,右腦控制左側身體

比如舉起你的右手,這一動作是左腦控制的。左右大腦分別控制這身體的兩側,這也說明了為什麼90%的人都習慣用左腦控制的右手。大約西元前550年希臘人發明了文字,是從左往右書寫的,文字的出現鞏固了左腦的支配地位。

2:左腦是按先後順序運作的,右腦是同步進行的

左腦尤其擅長識別連續事件,以及控制行為的秩序,比如語言活動或者理解他人的話語,以及閱讀和寫作等。相比之下,右腦則不擅長連續性事件的處理。但是它可以同步處理。這樣的優勢比如人臉識別能力。蘋果電腦一秒可以進行一百萬次運算,這要遠遠高於任何一個左腦,但是即便是最厲害的電腦,對一張圖片的識別能力,也要遠遠低於一個小孩。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右腦是一幅畫,而左腦是數以千計的單詞。

3:左腦專注於理解字面含義,而右腦專注于領會情景、語境

對於語言能力,簡單講是左腦控制說什麼,而右腦控制怎麼說,比如非語言類表達通常通過眼神、面部表情、語調來傳遞某種感情。左右腦的差別並不只是語言和非語言,還在於對語境等方面的領會能力。

4:左腦分析細節,右腦縱觀全域

在一本神經科學中寫到:總的來說,左腦負責資訊分析,而右腦負責資訊合成,尤其擅長將孤立的元素組合成一個整體。

1968年,羅傑·斯佩里在一篇文章中也指出,右腦擅長完形感知和資訊合成,縱觀全域;而左腦則注重邏輯和分析,捕捉細節。

人類天生具有對立統一的思維,有東方就有西方;有理性就有感性;有陰就有陽,當然有左腦也就有右腦;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毫無疑問左腦和右腦是相互協作的。但是每個人也有不同,有的人擅長邏輯推理和運算,他們成為了比如律師、會計或者程式師;有的人擅長全面的、直覺性的非線性推理,他們可能是發明家、演員或者顧問。要建立一個高效、公平的社會,這兩種思維方式的人當然都缺一不可。

但是,隨著資訊時代向概念時代的邁進,一直以來被輕視和忽視的右腦能力將迎來革命性的爆發,藝術、共情、高瞻遠矚以及追求卓越的能力,將越來越多地決定誰將成為未來的主宰。作者將左右腦的形象比喻為:左腦思維是司機,而右腦思維是乘客,現在,右腦思維突然搶走了方向盤,加大油門往前賓士,並決定我們去哪裡,以及達到什麼樣目的。

右腦思維的3大推動力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時資訊時代的到來,那些擅長數學和理科的主角成為了市場的領導者。律師、醫生、工程師等職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美國家庭教育尤其是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更注重培養小孩的左腦思維能力。偉大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給這些人起了一個名字:知識工作者。他們是一群以學習能力以及理論和分析能力,將知識應用於實踐的人,換句話說,他們更擅長左腦思維。

從工業時代邁入資訊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我們從物質匱乏的時代進步到了物質豐裕的時代,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美國中產階級大部分都擁有了自己房子和車子,人們不再滿足於商品的功能性需求。商品的設計、服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也使人們更加注重非理性的右腦感知。如美觀、精神性和情感的訴求。如今,擁有設計感、共情力、娛樂感的產品更容易得到青睞。

作者提出了右腦思維的3大推動力。包括:

1:物質的極大豐裕,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更關注右腦體驗;

2:亞洲的崛起,外包讓低成本的生產製造能力轉移到了印度和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從而釋放了創造力和想像力這些右腦的能力需求;

3:自由化的盛行,過去人類大腦在運算、分析和思考上擁有巨大的優勢,但是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電腦逐漸超越了人腦。21世紀機器將逐漸替代人力已經成為趨勢。換句話說,人類左腦的能力有望很快被機器所取代。但是右腦的綜合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成為人類的獨特之處。

高概念與高感知,知識不再是力量

我們可以把過去的150年看作一場三幕劇。

第一幕是工業時代,推動經濟發展的是無數的工廠和高效的流水線工作。這一幕的主角是從事大規模生產的工人,基本特徵是體力和個人毅力。

第二幕是資訊時代,美國和其他國家逐步發展起來。大規模生產退居幕後,資訊和知識成為驅動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這一幕的主角是知識工作者,其特徵是擅長左腦思維。

第三幕是概念時代,當今,物質財富的充裕、亞洲的崛起和自動化的影響在不斷深化,其影響力越來越大,第三幕正漸漸拉開帷幕。我們把這一幕稱為概念時代。這一幕的主角是創造者和共情者,其特徵是擅長右腦思維。技術進步和全球化為我們帶來了物質財富豐富的時代,如果用一個圖來表示幾者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人類從農民社會,發展到工人社會,再從工人社會發展到知識工作者的社會,現在,我們又邁入了另外一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標誌是創造者和共情者,以及能夠識別模式和創造意義的人。而在這個時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類的右腦。21世紀,右腦思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是獲得職業成功和個人滿足的關鍵。在概念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全新思維:高概念與高感性。

高概念是指:創造藝術美和情感美,辨析各種模式,發現各種機會,創造令人滿意的故事,以及將看似無關的觀點組合成為某種新觀點的人。

高感性是指:理解他人,瞭解人際關係的微妙,找到自己的快樂並感染他人,以及打破常規、探尋生活的目標和意義的人。

為什麼會有這個轉變,以醫學為例,醫生向來是一個精英的大本營,他們擁有超高的智商和收入,但當前,美國的醫學正經歷著最深刻的轉變。耶魯大學醫學院學生正在耶魯英國藝術中心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因為學過繪畫的學生十分擅長發現患者病情的微妙細節,全美50多家醫院將精神學納入課程。1993年,麥肯錫諮詢管理公司招聘的新員工中有61%是有MBA學位的。但是10年之後,該比例已經將到了43%。藝術碩士(MFA)已經成為最熱門的專業之一。

在這個物種財富極度富裕的時代,市場趨於飽和,各個企業意識到,只有打造與眾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才能贏得市場,因此藝術家的高概念能力比商學院畢業的易於模仿的左腦能力更有價值。

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全新思維的六大必備能力: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意義感。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分開詳細闡述這六種思維能力。

第二部分:全新思維的6大能力

本部分分別講解了在概念時代的6中思維能力。

1.不僅要實用,還要有設計感

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方式僅僅有實用價值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那些外表美觀、新穎獨特,又有情感內涵的產品,才能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個人成就感。

2.不僅要講論據,還要有故事力

當今社會充斥著大量龐雜的資訊和資料,僅僅搜集整理出一個有力的論據是遠遠不夠的,將來必然有人會駁斥你的觀點。嘗試說服、與人交流和自我理解有助於培養引人入勝的敘事能力。

3.不僅要專業,還要有交響力

在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強調的是重點化和專業化。隨著左腦工作逐漸外包,並逐漸簡化為軟體程式,人們越來越注重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能力:把獨立的各個因素整合在一起,即所謂的“交響力”。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是綜觀全域,跨越各領域界限,把迥然不同的因素整合成一個全新整體。

4.不僅要有邏輯力,還要有共情力

思考能力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決定因素。在資訊爆炸和先進的分析工具幾乎無所不在的今天,僅僅具備邏輯能力是行不通的。成功人士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他們具備理解他人動機、構建良好人際關係並且關心他人的能力。

5.不僅要嚴肅,還要有娛樂感

研究表明,遊戲、歡笑、愉悅的心情和幽默感有益於身心健康和事業發展。當然,我們需要保持嚴肅認真的處世態度,但是過於嚴苛同樣有損於身心和事業。在概念時代,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擁有快樂的競爭力。

6.不僅要追求財富,還要追求意義感

當今,我們生活的世界物質財富已極大充裕,這使得億萬人從每天的奔波勞碌中解脫出來,可以追求更有意義的理想,即生活目標、完美和精神滿足感。

這六種能力將日益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且重塑我們的世界。

設計感

戈登·麥肯齊做過一個實驗,他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詢問了一個問題:在做的有多少人是藝術家?請舉手。結果發現。在幼稚園,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會高高舉手,而二年級學生,3/4會舉手,到了六年級就一個舉手的都沒有了,隨著年齡段升高,舉手的學生會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對於設計的重視遠遠不夠,甚至說是忽視的。

設計感是一種蘊含了實用性的全新思維能力,人類以自然界史無前例的方式塑造和改善我們的生活,滿足我們的需求,並讓生活充滿意義的能力。我們說的並不是職業設計師,而是一種能力。設計並不是少部分人的事,而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活動。從物質匱乏的遠古時代,到物質豐裕的現代社會,我們之前都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而最近幾十年,情況發生了改變,看看我們身邊的環境,電子設備、商場、家用電器、室內佈局、甚至我們的穿著打扮,設計其實無處不在,而且我們也越來越重視設計的價值。在1995-2002年,英國設計專業的學生增加了35%,在亞洲、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也已經有數十所專業的設計高校。設計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越來越得到重視。人們為設計買單而不是物品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倫敦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每增加1%的設計投入,公司的銷量和利潤就會獲得3-4%的增長。高度重視設計感的公司,其股價也遠高於不太注重設計感的公司。

設計感,一個難以外包或者自動化的高概念能力,給商業領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力,現在優秀的設計師比以前更多,能消費這些設計的人也越來越多,優秀的設計為生活增添了樂趣、意義和美感。更重要的是,培養設計感會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

作者在本書也提出了增加設計感的幾種方法:比如把你的設計創意記錄下來;閱讀設計雜誌;讓設計感融入生活;做一名設計偵探;參觀博物館等。

故事力

人類大腦自古以來就習慣於記住故事,想想那些流傳已經的故事是如何從遠古保留至今的就知道了。美國心理學家指出:人類並不是生來就很好地理解邏輯,但是卻能很好地理解故事。故事力和設計感一樣,是人類經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故事力是存在于高概念和高感性交匯處的能力,是一種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它通過將一件事置於另外一種情景的方式來加深我們的理解,故事力的本質就是情感化的情景。在這個信息量爆發的時代,想要記住大量碎片化的資訊,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大腦存儲和理解的極限,而故事力的能力則能很好的彌補這一缺陷。

邏輯能力是一種歸納總結,並且脫離情景作出理性決定的能力,不帶任何主觀色彩和感情因素。但是故事力則是能捕捉情感和情景,是重要的認知行為,能夠對資訊、知識、情景和情感進行整合的能力。在概念時代,概況能力、情景化能力和情感化能力極為重要。

故事力在商業活動中也日益成為個人和產品服務在激烈競爭中的致勝利器。經濟學家指出,在美國有25%的產業跟廣告、諮詢等說服性業務相關。如果這些說服性業務中有一半包含故事力的話,那麼故事力為美國每年創造近1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交響力

過去如果有個人能精通某個領域,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幾率,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開始發生改變。人們的成功越來越依靠跨領域的知識和經驗,而非單個領域的技能。而這種高概念能力,就稱之為交響力。

交響力就是把獨立的要素組合在一起的能力。它是一種綜合能力,而不是分析能力;是發現看似無關領域之間的聯繫的能力;是識別模式,而不是解答某個具體問題的能力;是把別人認為無法匹配的因素組合在一起,得出新的觀點的能力。理解和提升交響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學習繪畫。

交響力人力的三大類型:跨領域的人、發明家和善作比喻的人。

美國的認知神經系統科學家發現,創造源於右腦,大腦右半球在人們想到解決辦法、靈感來臨時神經活動異常活躍。在資訊時代即將離我們遠去的今天,啟動右腦的創造力尤為重要,在概念時代,那些致力於開拓交響力的人將脫穎而出。

要擁有交響力,需要具備全域思維,也可以稱之為完形思維,是指人們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習慣等對事物殘缺內容作出補充性理解的一種思維方式。在當代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全域思維正在成為成功的必備技能,那些更有整合能力的個人和企業家更容易脫穎而出。

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提升交響力的方法,比如聆聽偉大的交響樂、逛書報亭、學習繪畫、準備一個比喻記錄表、在發現問題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製作一個靈感記錄板、來一場頭腦風暴、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尋找負空間。

共情力

首先要說明的是,共情不是同情,而是與別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共鳴是指思想上和情感上相互感染而產生的情緒。共情是深入他人的思想從他人的角度體驗世界、站在別人的立場、感知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在資訊時代,知識工作者和幹練的高效科技公司,人們重視的不是情感,而是冷靜和理性的邏輯推理,是一種典型地依靠左腦思考和決策的思維。但在概念時代,共情力顯得更加溫情,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情感能力。

共情力並非人類的獨有天性,在達爾文的《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書中提出,即便是一隻小狗,他們也會通過面部表情表現出悲傷、喜悅的情感。很多科學家也在研究人類共情力方面做出了貢獻。大部分人可以通過識別面部表情來提升自己的共情力。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表明,為什麼大部分女性都是左側抱嬰兒,因為嬰兒不會說話,媽媽們唯一能明白他們需求的方法就是觀察他們的表情,憑直覺去感受他們的情緒,這些都會借助於右腦的能力,因為右腦支配身體的左側。而且右腦受損的人很難辨識他人的面部表情,比如自閉症患者,就是有時候是由於右腦功能障礙引起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的發展,電腦可以在智力上戰勝人類,但是它們在情感識別上顯然遠遠落後於人類。

同時,共情力也並非孤立存在的,它與前面我們講到的幾種概念和感性能力緊密相關。共情力是設計感不可或缺的好夥伴,優秀的設計師總是以消費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設計。

而且,共情力對家庭教育也產生了影響,90%的澳大利亞家長已經不願意讓自己小孩接受左腦相關的教育專業,比如軟體工程等。

娛樂感

賓夕法尼亞大學遊戲中心的心理學家指出,娛樂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沮喪。娛樂就是開心、肆意地玩,就好像有人告訴你前途無量一樣。研究表明,開心的時候,會啟動我們的右腦,邏輯性的左腦有很多限制,但是右腦沒有,可以任何發揮,啟動我們的創造力。

娛樂感的三大體現:遊戲、幽默、快樂。

遊戲已經成為現在互聯網行業,或者說娛樂產業舉足輕重的產業。好的遊戲不僅僅是娛樂,還創造和傳遞給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一種體現全新自我的地方,可以將團隊合作、價值觀、責任感融合在一起,遊戲甚至成為美軍的一種學習手段。

幽默是一種情緒表現,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培養高情商,並開發右腦思維,著名心理學家米哈裡·希爾贊特米哈伊認為,幽默愉快的態度是創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徵。神經系統科學家研究發現,右腦在理解和欣賞幽默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右腦損失的人,甚至不能理解淺顯的幽默。幽默是將不同的觀點組合成為新思想,這使得娛樂感在工作中的價值越來越大。

快樂可以提供工作效率,使我們得到最大的滿足。在印度有很多“歡笑俱樂部”,他們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放聲歡笑。研究表明歡笑可以讓我們放鬆身心,提高心理,增加身體各器官的血液供應,是一種有氧運動,也是一種保持健康愉悅的重要手段。

意義感

有人說,生命的旅程就是探尋人生的意義,而不是享樂。在被納粹關押的集中營中,弗蘭克寫出了驚世駭俗的《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即便在集中營面對繁重的勞動、狂虐和食不果腹的悲催境地裡,弗蘭克仍然堅強地活了下來,在他書中描述:人類最關心的不是獲得快樂或者避免痛苦,而是探尋生命的意義。這是人類存在的根本動力。

在概念時代的6種能力中,意義感是終極的能力,它是一種對人類生存的動力的追求,是一種探尋意義的欲望,還在外部環境和內心意志結合後激發的一種欲動。

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特·威廉·福格爾把當今時代稱為:第四大覺醒。我們正從物質主義的價值觀轉向後物質主義的價值觀。從關注經濟、物質安全至上轉向注重自我表現和生活品質的價值觀。在後物質時代,精神追求是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特徵,而非僅僅滿足我們的物質欲望。意義感也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中心。調查發現有58%的美國民眾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精神性是對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的追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組成部分,3/5的美國民眾認為越注重精神世界的人工作效率越高,70%的英國人調查都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具意義。在商業社會,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關注精神性,想想現在我們周圍的咖啡廳、瑜伽館、書店等獲取精神性的場所不斷湧現,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提升意義感的方法包括:發現生活中的幸福、表達感謝、給自己來一個心態測試、給自己一個安息日回歸寧靜、想想自己90歲的樣子等等。

好了,以上我們完整地講解了本書的全部內容,作者提出了在從資訊時代過度到概念時間,我們為什麼需要和具備6種思維能力,而且也分別產生了6種思維能力的價值和意義,以及一些小工具和方法。本書涉及領域廣泛,思路清晰,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工業時代以來,人們的物質世界得到了滿足甚至達到了豐裕,進而人們開始關注精神追求,因此我們將從資訊時代逐漸過渡到概念時代,在概念時代,企業和個人甚至整個世界的價值觀將發生轉變,將不再是以經濟、物質、效率等為核心,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世界。因此意義感、娛樂感、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成為我們在概念時代的6種核心能力。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左右大腦都處於活躍狀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當我們看到冷峻的面部表情時,右側大腦馬上就活躍起來,右腦的反應要大於左腦;當我們看到恐怖畫面時,左側大腦處於活躍狀態,左腦的反應要大於右腦。為什麼呢?

大多數人認為,我們的左腦佔據主要地位,而右腦只是輔助性的。因為左腦是控制理性的、擅長邏輯思維和分析,比如語言能力主要由左腦控制。而右腦是控制情感、擅長非線性思考和直覺判斷。通常認為,人類之所以區別其他動物,正是因為具有了左腦的邏輯思維和理性分析能力。

然而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斯佩里對大腦的結構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表明,左右腦並非是主次關係,右腦的所有功能都非常了不起,如領會情感、直覺感知以及綜合全域觀等。作者對大腦的研究也持續了30餘年,他研究成果可以歸納為左右大腦的4個主要差別。

1:左腦控制右側身體,右腦控制左側身體

比如舉起你的右手,這一動作是左腦控制的。左右大腦分別控制這身體的兩側,這也說明了為什麼90%的人都習慣用左腦控制的右手。大約西元前550年希臘人發明了文字,是從左往右書寫的,文字的出現鞏固了左腦的支配地位。

2:左腦是按先後順序運作的,右腦是同步進行的

左腦尤其擅長識別連續事件,以及控制行為的秩序,比如語言活動或者理解他人的話語,以及閱讀和寫作等。相比之下,右腦則不擅長連續性事件的處理。但是它可以同步處理。這樣的優勢比如人臉識別能力。蘋果電腦一秒可以進行一百萬次運算,這要遠遠高於任何一個左腦,但是即便是最厲害的電腦,對一張圖片的識別能力,也要遠遠低於一個小孩。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右腦是一幅畫,而左腦是數以千計的單詞。

3:左腦專注於理解字面含義,而右腦專注于領會情景、語境

對於語言能力,簡單講是左腦控制說什麼,而右腦控制怎麼說,比如非語言類表達通常通過眼神、面部表情、語調來傳遞某種感情。左右腦的差別並不只是語言和非語言,還在於對語境等方面的領會能力。

4:左腦分析細節,右腦縱觀全域

在一本神經科學中寫到:總的來說,左腦負責資訊分析,而右腦負責資訊合成,尤其擅長將孤立的元素組合成一個整體。

1968年,羅傑·斯佩里在一篇文章中也指出,右腦擅長完形感知和資訊合成,縱觀全域;而左腦則注重邏輯和分析,捕捉細節。

人類天生具有對立統一的思維,有東方就有西方;有理性就有感性;有陰就有陽,當然有左腦也就有右腦;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毫無疑問左腦和右腦是相互協作的。但是每個人也有不同,有的人擅長邏輯推理和運算,他們成為了比如律師、會計或者程式師;有的人擅長全面的、直覺性的非線性推理,他們可能是發明家、演員或者顧問。要建立一個高效、公平的社會,這兩種思維方式的人當然都缺一不可。

但是,隨著資訊時代向概念時代的邁進,一直以來被輕視和忽視的右腦能力將迎來革命性的爆發,藝術、共情、高瞻遠矚以及追求卓越的能力,將越來越多地決定誰將成為未來的主宰。作者將左右腦的形象比喻為:左腦思維是司機,而右腦思維是乘客,現在,右腦思維突然搶走了方向盤,加大油門往前賓士,並決定我們去哪裡,以及達到什麼樣目的。

右腦思維的3大推動力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時資訊時代的到來,那些擅長數學和理科的主角成為了市場的領導者。律師、醫生、工程師等職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美國家庭教育尤其是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更注重培養小孩的左腦思維能力。偉大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給這些人起了一個名字:知識工作者。他們是一群以學習能力以及理論和分析能力,將知識應用於實踐的人,換句話說,他們更擅長左腦思維。

從工業時代邁入資訊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我們從物質匱乏的時代進步到了物質豐裕的時代,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美國中產階級大部分都擁有了自己房子和車子,人們不再滿足於商品的功能性需求。商品的設計、服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也使人們更加注重非理性的右腦感知。如美觀、精神性和情感的訴求。如今,擁有設計感、共情力、娛樂感的產品更容易得到青睞。

作者提出了右腦思維的3大推動力。包括:

1:物質的極大豐裕,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更關注右腦體驗;

2:亞洲的崛起,外包讓低成本的生產製造能力轉移到了印度和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從而釋放了創造力和想像力這些右腦的能力需求;

3:自由化的盛行,過去人類大腦在運算、分析和思考上擁有巨大的優勢,但是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電腦逐漸超越了人腦。21世紀機器將逐漸替代人力已經成為趨勢。換句話說,人類左腦的能力有望很快被機器所取代。但是右腦的綜合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成為人類的獨特之處。

高概念與高感知,知識不再是力量

我們可以把過去的150年看作一場三幕劇。

第一幕是工業時代,推動經濟發展的是無數的工廠和高效的流水線工作。這一幕的主角是從事大規模生產的工人,基本特徵是體力和個人毅力。

第二幕是資訊時代,美國和其他國家逐步發展起來。大規模生產退居幕後,資訊和知識成為驅動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這一幕的主角是知識工作者,其特徵是擅長左腦思維。

第三幕是概念時代,當今,物質財富的充裕、亞洲的崛起和自動化的影響在不斷深化,其影響力越來越大,第三幕正漸漸拉開帷幕。我們把這一幕稱為概念時代。這一幕的主角是創造者和共情者,其特徵是擅長右腦思維。技術進步和全球化為我們帶來了物質財富豐富的時代,如果用一個圖來表示幾者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人類從農民社會,發展到工人社會,再從工人社會發展到知識工作者的社會,現在,我們又邁入了另外一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標誌是創造者和共情者,以及能夠識別模式和創造意義的人。而在這個時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類的右腦。21世紀,右腦思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是獲得職業成功和個人滿足的關鍵。在概念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全新思維:高概念與高感性。

高概念是指:創造藝術美和情感美,辨析各種模式,發現各種機會,創造令人滿意的故事,以及將看似無關的觀點組合成為某種新觀點的人。

高感性是指:理解他人,瞭解人際關係的微妙,找到自己的快樂並感染他人,以及打破常規、探尋生活的目標和意義的人。

為什麼會有這個轉變,以醫學為例,醫生向來是一個精英的大本營,他們擁有超高的智商和收入,但當前,美國的醫學正經歷著最深刻的轉變。耶魯大學醫學院學生正在耶魯英國藝術中心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因為學過繪畫的學生十分擅長發現患者病情的微妙細節,全美50多家醫院將精神學納入課程。1993年,麥肯錫諮詢管理公司招聘的新員工中有61%是有MBA學位的。但是10年之後,該比例已經將到了43%。藝術碩士(MFA)已經成為最熱門的專業之一。

在這個物種財富極度富裕的時代,市場趨於飽和,各個企業意識到,只有打造與眾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才能贏得市場,因此藝術家的高概念能力比商學院畢業的易於模仿的左腦能力更有價值。

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全新思維的六大必備能力: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意義感。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分開詳細闡述這六種思維能力。

第二部分:全新思維的6大能力

本部分分別講解了在概念時代的6中思維能力。

1.不僅要實用,還要有設計感

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方式僅僅有實用價值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那些外表美觀、新穎獨特,又有情感內涵的產品,才能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個人成就感。

2.不僅要講論據,還要有故事力

當今社會充斥著大量龐雜的資訊和資料,僅僅搜集整理出一個有力的論據是遠遠不夠的,將來必然有人會駁斥你的觀點。嘗試說服、與人交流和自我理解有助於培養引人入勝的敘事能力。

3.不僅要專業,還要有交響力

在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強調的是重點化和專業化。隨著左腦工作逐漸外包,並逐漸簡化為軟體程式,人們越來越注重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能力:把獨立的各個因素整合在一起,即所謂的“交響力”。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是綜觀全域,跨越各領域界限,把迥然不同的因素整合成一個全新整體。

4.不僅要有邏輯力,還要有共情力

思考能力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決定因素。在資訊爆炸和先進的分析工具幾乎無所不在的今天,僅僅具備邏輯能力是行不通的。成功人士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他們具備理解他人動機、構建良好人際關係並且關心他人的能力。

5.不僅要嚴肅,還要有娛樂感

研究表明,遊戲、歡笑、愉悅的心情和幽默感有益於身心健康和事業發展。當然,我們需要保持嚴肅認真的處世態度,但是過於嚴苛同樣有損於身心和事業。在概念時代,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擁有快樂的競爭力。

6.不僅要追求財富,還要追求意義感

當今,我們生活的世界物質財富已極大充裕,這使得億萬人從每天的奔波勞碌中解脫出來,可以追求更有意義的理想,即生活目標、完美和精神滿足感。

這六種能力將日益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且重塑我們的世界。

設計感

戈登·麥肯齊做過一個實驗,他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詢問了一個問題:在做的有多少人是藝術家?請舉手。結果發現。在幼稚園,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會高高舉手,而二年級學生,3/4會舉手,到了六年級就一個舉手的都沒有了,隨著年齡段升高,舉手的學生會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對於設計的重視遠遠不夠,甚至說是忽視的。

設計感是一種蘊含了實用性的全新思維能力,人類以自然界史無前例的方式塑造和改善我們的生活,滿足我們的需求,並讓生活充滿意義的能力。我們說的並不是職業設計師,而是一種能力。設計並不是少部分人的事,而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活動。從物質匱乏的遠古時代,到物質豐裕的現代社會,我們之前都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而最近幾十年,情況發生了改變,看看我們身邊的環境,電子設備、商場、家用電器、室內佈局、甚至我們的穿著打扮,設計其實無處不在,而且我們也越來越重視設計的價值。在1995-2002年,英國設計專業的學生增加了35%,在亞洲、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也已經有數十所專業的設計高校。設計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越來越得到重視。人們為設計買單而不是物品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倫敦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每增加1%的設計投入,公司的銷量和利潤就會獲得3-4%的增長。高度重視設計感的公司,其股價也遠高於不太注重設計感的公司。

設計感,一個難以外包或者自動化的高概念能力,給商業領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力,現在優秀的設計師比以前更多,能消費這些設計的人也越來越多,優秀的設計為生活增添了樂趣、意義和美感。更重要的是,培養設計感會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

作者在本書也提出了增加設計感的幾種方法:比如把你的設計創意記錄下來;閱讀設計雜誌;讓設計感融入生活;做一名設計偵探;參觀博物館等。

故事力

人類大腦自古以來就習慣於記住故事,想想那些流傳已經的故事是如何從遠古保留至今的就知道了。美國心理學家指出:人類並不是生來就很好地理解邏輯,但是卻能很好地理解故事。故事力和設計感一樣,是人類經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故事力是存在于高概念和高感性交匯處的能力,是一種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它通過將一件事置於另外一種情景的方式來加深我們的理解,故事力的本質就是情感化的情景。在這個信息量爆發的時代,想要記住大量碎片化的資訊,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大腦存儲和理解的極限,而故事力的能力則能很好的彌補這一缺陷。

邏輯能力是一種歸納總結,並且脫離情景作出理性決定的能力,不帶任何主觀色彩和感情因素。但是故事力則是能捕捉情感和情景,是重要的認知行為,能夠對資訊、知識、情景和情感進行整合的能力。在概念時代,概況能力、情景化能力和情感化能力極為重要。

故事力在商業活動中也日益成為個人和產品服務在激烈競爭中的致勝利器。經濟學家指出,在美國有25%的產業跟廣告、諮詢等說服性業務相關。如果這些說服性業務中有一半包含故事力的話,那麼故事力為美國每年創造近1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交響力

過去如果有個人能精通某個領域,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幾率,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開始發生改變。人們的成功越來越依靠跨領域的知識和經驗,而非單個領域的技能。而這種高概念能力,就稱之為交響力。

交響力就是把獨立的要素組合在一起的能力。它是一種綜合能力,而不是分析能力;是發現看似無關領域之間的聯繫的能力;是識別模式,而不是解答某個具體問題的能力;是把別人認為無法匹配的因素組合在一起,得出新的觀點的能力。理解和提升交響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學習繪畫。

交響力人力的三大類型:跨領域的人、發明家和善作比喻的人。

美國的認知神經系統科學家發現,創造源於右腦,大腦右半球在人們想到解決辦法、靈感來臨時神經活動異常活躍。在資訊時代即將離我們遠去的今天,啟動右腦的創造力尤為重要,在概念時代,那些致力於開拓交響力的人將脫穎而出。

要擁有交響力,需要具備全域思維,也可以稱之為完形思維,是指人們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習慣等對事物殘缺內容作出補充性理解的一種思維方式。在當代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全域思維正在成為成功的必備技能,那些更有整合能力的個人和企業家更容易脫穎而出。

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提升交響力的方法,比如聆聽偉大的交響樂、逛書報亭、學習繪畫、準備一個比喻記錄表、在發現問題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製作一個靈感記錄板、來一場頭腦風暴、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尋找負空間。

共情力

首先要說明的是,共情不是同情,而是與別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共鳴是指思想上和情感上相互感染而產生的情緒。共情是深入他人的思想從他人的角度體驗世界、站在別人的立場、感知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在資訊時代,知識工作者和幹練的高效科技公司,人們重視的不是情感,而是冷靜和理性的邏輯推理,是一種典型地依靠左腦思考和決策的思維。但在概念時代,共情力顯得更加溫情,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情感能力。

共情力並非人類的獨有天性,在達爾文的《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書中提出,即便是一隻小狗,他們也會通過面部表情表現出悲傷、喜悅的情感。很多科學家也在研究人類共情力方面做出了貢獻。大部分人可以通過識別面部表情來提升自己的共情力。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表明,為什麼大部分女性都是左側抱嬰兒,因為嬰兒不會說話,媽媽們唯一能明白他們需求的方法就是觀察他們的表情,憑直覺去感受他們的情緒,這些都會借助於右腦的能力,因為右腦支配身體的左側。而且右腦受損的人很難辨識他人的面部表情,比如自閉症患者,就是有時候是由於右腦功能障礙引起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的發展,電腦可以在智力上戰勝人類,但是它們在情感識別上顯然遠遠落後於人類。

同時,共情力也並非孤立存在的,它與前面我們講到的幾種概念和感性能力緊密相關。共情力是設計感不可或缺的好夥伴,優秀的設計師總是以消費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設計。

而且,共情力對家庭教育也產生了影響,90%的澳大利亞家長已經不願意讓自己小孩接受左腦相關的教育專業,比如軟體工程等。

娛樂感

賓夕法尼亞大學遊戲中心的心理學家指出,娛樂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沮喪。娛樂就是開心、肆意地玩,就好像有人告訴你前途無量一樣。研究表明,開心的時候,會啟動我們的右腦,邏輯性的左腦有很多限制,但是右腦沒有,可以任何發揮,啟動我們的創造力。

娛樂感的三大體現:遊戲、幽默、快樂。

遊戲已經成為現在互聯網行業,或者說娛樂產業舉足輕重的產業。好的遊戲不僅僅是娛樂,還創造和傳遞給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一種體現全新自我的地方,可以將團隊合作、價值觀、責任感融合在一起,遊戲甚至成為美軍的一種學習手段。

幽默是一種情緒表現,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培養高情商,並開發右腦思維,著名心理學家米哈裡·希爾贊特米哈伊認為,幽默愉快的態度是創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徵。神經系統科學家研究發現,右腦在理解和欣賞幽默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右腦損失的人,甚至不能理解淺顯的幽默。幽默是將不同的觀點組合成為新思想,這使得娛樂感在工作中的價值越來越大。

快樂可以提供工作效率,使我們得到最大的滿足。在印度有很多“歡笑俱樂部”,他們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放聲歡笑。研究表明歡笑可以讓我們放鬆身心,提高心理,增加身體各器官的血液供應,是一種有氧運動,也是一種保持健康愉悅的重要手段。

意義感

有人說,生命的旅程就是探尋人生的意義,而不是享樂。在被納粹關押的集中營中,弗蘭克寫出了驚世駭俗的《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即便在集中營面對繁重的勞動、狂虐和食不果腹的悲催境地裡,弗蘭克仍然堅強地活了下來,在他書中描述:人類最關心的不是獲得快樂或者避免痛苦,而是探尋生命的意義。這是人類存在的根本動力。

在概念時代的6種能力中,意義感是終極的能力,它是一種對人類生存的動力的追求,是一種探尋意義的欲望,還在外部環境和內心意志結合後激發的一種欲動。

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特·威廉·福格爾把當今時代稱為:第四大覺醒。我們正從物質主義的價值觀轉向後物質主義的價值觀。從關注經濟、物質安全至上轉向注重自我表現和生活品質的價值觀。在後物質時代,精神追求是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特徵,而非僅僅滿足我們的物質欲望。意義感也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中心。調查發現有58%的美國民眾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精神性是對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的追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組成部分,3/5的美國民眾認為越注重精神世界的人工作效率越高,70%的英國人調查都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具意義。在商業社會,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關注精神性,想想現在我們周圍的咖啡廳、瑜伽館、書店等獲取精神性的場所不斷湧現,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提升意義感的方法包括:發現生活中的幸福、表達感謝、給自己來一個心態測試、給自己一個安息日回歸寧靜、想想自己90歲的樣子等等。

好了,以上我們完整地講解了本書的全部內容,作者提出了在從資訊時代過度到概念時間,我們為什麼需要和具備6種思維能力,而且也分別產生了6種思維能力的價值和意義,以及一些小工具和方法。本書涉及領域廣泛,思路清晰,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工業時代以來,人們的物質世界得到了滿足甚至達到了豐裕,進而人們開始關注精神追求,因此我們將從資訊時代逐漸過渡到概念時代,在概念時代,企業和個人甚至整個世界的價值觀將發生轉變,將不再是以經濟、物質、效率等為核心,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世界。因此意義感、娛樂感、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成為我們在概念時代的6種核心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