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日複盤:資管新規來襲,股民短期謹慎為宜

事件簡評

11月17日, 央行聯合三會、外管局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重點針對資管業務的多層嵌套、杠杆不清、監管套利以及剛性兌付等問題設立統一標準規範, 以服務實體經濟, 與2月份媒體報導的《內審稿》相比, 在內容和範圍上變化不大, 債券類資產受新規影響較大, 尤其是非標債券資產, 對股權類資產影響相對較小, 儘管新規預留過渡期安排, 有助降低對市場衝擊, 不過新規發佈時間超預期, 上周市場受消息面擾動, 已流露出恐慌情緒, 在特殊的交易環境下,

市場對監管政策反應敏感, 需警惕情緒層面衝擊, 從而放大市場波動。

市場回顧

市場遭遇黑色週五, 早盤兩市股指小幅低開, 盤中延續弱勢調整, 上漲家數不足一成, 空頭佔據絕對優勢, 多虧金融類權重股護盤, 不然指數跌幅更大, 50指數掩蓋了市場風險, 滬指上週四連跌, 勉強守住60日線支撐, 恐慌殺跌效應形成後, 短期還有慣性探底風險, 之後才能緩慢企穩;創業板高開低走, 單日跌幅超過2%, 做空動能充沛, 關注半年線附近支撐。 板塊方面, 保險、銀行、券商等行業漲幅居前, 權重護盤跡象明顯, 但難以抵消下行壓力;綜合、航空、釀酒等行業跌幅居前, 超過百家股票跌停。 資金出逃意圖明顯, 在行情下跌途中, 市場成交顯著放大,

滬市單邊超過三千億, 資金離場步伐加快, 市場反彈趨勢已經破壞, 即便短期存在反抽, 也很難重返上行趨勢, 反彈後仍需降低持倉, 後市還將震盪探底, 繼續保持防守策略。

市場研判

市場表面看似平穩, 實則背後暗流湧動, 價值與題材分道揚鑣, 存量資金相互拆臺, 除少數白馬股保持強勢, 多數股票無法跑贏指數, 市場有勁不往一處使, 自然難以凝聚做多合力, 畸形割裂的市場特徵, 折射出港股化傾向, 若不能適應這種生存法則, 根本看不到賺錢希望, 且容易暴露風險敞口, 部分資金為鎖定收益, 已放棄對標指數的跟蹤, 本周個股閃崩批量出現, 場內資金異常躁動, 出逃意願非常堅決, 極易挫傷市場積極性, 甚至引發系統風險擴散,

強莊股作為市場風向標, 對趨勢把握能力超強, 變臉意味著系統風險逼近, 需引起投資者足夠重視;其次要關注接周股動向, 作為多方進攻的旗幟, 重要性甚至超過茅臺, 安琪酵母是僅剩的接周股, 其他全部開出周陰線, 安琪周線上影線過長, 隨時都會收陰, 這對大盤來說非常不利, 在接周股徹底消失後, 市場將發生重大變盤, 預計向下的概率偏大。

市場刮起價值投資旋風, 機構爭相配置核心資產, 茅臺被看作價投典範, 公司市值破九千億, 與機構強烈看多觀點不同, 新華網牽頭公司出現提示風險, 官方立場發生轉變, 如果投機得不到收斂, 不排除會有更強的措施, 前期滬指六連陽, 基本都是權重股的功勞,

可惜未得到增量資金認可, 白馬股在失去政策助力後, 疊加技術層面的超買, 後面很難有超預期表現, 反過來也會拖累市場, 由於基本面率先走弱, 加上年前不確定因素增多, 市場擔憂情緒加重, 不再是壓倒性的看多, 落袋為安漸成共識, 滬指緩慢滑出原始趨勢線支撐, 最低跌至60日線才企穩, 向下面臨失速風險, 滬指已處在關鍵位置, 可從兩個維度來觀察, 即跌幅超過3%的要求, 或者收盤跌破三天以上, 滿足上述條件可確認破位, 所有支撐都將化為阻力, 出於短期避險因素考慮, 後續加強防禦。

後市策略

短期市場遭遇重挫, 資金出逃速度加快, 風險偏好指數驟降, 對投資信心打擊頗大, 恐慌情緒還將支配市場, 預期資產價格會繼續下滑,

近期操作應謹慎為主, 靜待系統風險緩慢釋放。

(徐以剛, 平安證券總部資深投資顧問, 執業編號S1060611010037)

免責申明:

本資訊中的資訊均來源於公開資料, 本公司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資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做參考,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者因依賴本報告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平安證券不承擔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