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寧波這對夫妻畢業十年買三套房 因財產統一管理集中投資

從各自理財時的喜憂參半到統一目標集中理財後的財富積累, 在上海工作的余姚人黃曉夫婦對家庭理財比較有體會。

十多年前, 浙江大學畢業的黃曉來到上海一家著名直銷企業工作, 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男朋友進入上海一家知名軟體公司上班。 幾年後, 他倆的年收入達幾十萬元, 但他們一直是各管各的收入。

在投資上, 黃曉的丈夫很激進, 將錢投入了股市, 結果“輸得比較慘”。 而黃曉比較保守, 主要買些理財產品。

直到三年前, 兒子出生, 夫妻倆各自管錢的理念發生了變化。 夫妻倆統一了存錢目標,

在家庭理財上根據黃曉的方式來操作。 黃曉將家庭財產的投資進行了分配。 關於家庭理財, 黃曉基本上根據理財專家的“4321定律”來操作, 即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的投資, 30%用於家庭生活中的各種開支, 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所需, 10%應用於保險。 去年開始, 她將這一理財定律進行了適當調整, 將家庭的大部分用於購買房子。

10年前, 小倆口剛到上海工作不久, 就已經買了一套房。 2016年年初, 他們在上海買了第二套房子。 前不久, 黃曉和丈夫又在杭州買了套老房子。

由於買房, 黃曉原先用於理財的一些資產都被取出來用於購房和供房了, 剩下一小部分用於家庭日常開支, 這些錢她買了一些比較靈活的理財產品。

回顧這些年, 黃曉覺得, 自從夫妻倆統一了目標後, 家庭理財思路清晰了, 錢也慢慢積起來了, 關於經營夫妻倆的共同財富, 她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比如家庭理財, 他們倆是共同決策, 分工執行, 他們根據夫妻雙方的興趣、擅長來分工。 如她負責投資理財, 老公比較會精打細算, 負責家庭開支, 如孩子穿的, 家裡用的。

在黃曉看來, 家庭保障也是家庭理財中最重要的一塊, 她說除了要努力賺錢、存錢外, 目標要長遠, 不光要做好家人身體健康方面的保障, 還要考慮到孩子的教育費用、今後的養老費用, 只有事前的規劃和準備, 當需求來臨時, 一個家庭才不會手足無措。

夫妻間如何談錢又不傷感情?

夫妻關係中的經濟問題, 經常牽涉到感情問題。

所謂動一錢而系全家, 處理好家庭財務問題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不宜把“家”變為私利集聚所

關於究竟是把錢交給一方打理好, 還是“AA制”處理好的問題, 寧波濱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浙江省金融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朱友君認為, 家庭“AA制”分理財務無可厚非, 合情合理合法, 然而精打細算到每一分花銷都要“AA”會傷害到夫妻感情也是客觀事實。

“我個人覺得還是一方為主, 一方為輔比較好”, 朱友君說, 中國習慣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說法, 日常家庭事務由女方做主, 涉及“大件”購買、固定資產處理、搬遷等重大決策則由夫妻共同決定, 這是最多數家庭使用的方法。

夫妻在運營婚姻和家庭時, 不宜把“家”變為金錢財富和個人私利的集聚所。

朱友君說:“家庭是記錄生命的承載地和感情的歸宿, 這個基本前提使得家庭財富有了無限定義的可能性。 家庭環境和諧了, 夫妻雙方才有很好的動力去賺更多的錢, 從而使生活更美好。 ”

當出現矛盾時該如何解決?朱友君說, 當矛盾出現, 應首先分清事情的性質、情感、邏輯關係, 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 維持各自保留立場的空間, “無論是日常用錢, 或者技術性理財, 或者產業性投資, 夫妻誰管錢的方式, 都應把兩人的生命意義更精彩、婚姻品質更高, 作為第一要義。 只要有感情在, 沒有什麼家庭矛盾是不可調解的。 愛是永遠的基礎。 ”

在法律層面, 有什麼條文是能保證夫妻在處理家庭財產維持自主權的嗎?浙江立甬律師事務所律師唐才宗說,

我國《婚姻法》第19條第1款、第2款明確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約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 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今年2月28日出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剛剛就這一情況增加了描述, 唐才宗說。 婚姻法在2月28日之前的規定是: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 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因為出現了太多人需要為他們的前夫(前妻)的債務“買單”的情況, 補充規定增加描述: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 虛構債務, 第三人主張權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這就是最近被探討很多的“24條”的第二款、第三款。

“就觀察者來說,我們並不鼓勵用共同財產如家庭用房做擔保或投資抵押。一來風險大,一旦出現問題,也是對對方的不負責任”,唐才宗說。

誰管錢 並不是最重要的

大量的婚姻案例,觀其幸與不幸,有相當一部分是和他們的婚姻經濟狀況有關,而婚姻經濟狀況又多半和他們的婚姻理財模式有很大關係。一種比較傳統的觀念認為,男人賺錢後交給女人,夫妻兩人商量著家庭收支計畫,這種模式比較容易促進夫妻和諧與家庭興旺。目前也有觀點認為,男人投資理財的能力更出色,精于理財的金融精英男性占比較多,所以應該多讓男人來理財。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很難下結論說婚後必須由老婆管理或者必須由老公管錢。由錢引發的婚姻危機中,也不是說起因就在於由誰管了錢,而在於管理得很失敗或者雙方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有著巨大的差異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大頭菜認為,掌握財政大權的出發點必須不是只為了證明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而是為了經營家庭財富使其增值。

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對夫妻完全可以依據彼此的感情、能力、習慣來制定自己家庭的財政大權的掌管模式。畢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很長的,所以不必急於在一時爭出個你高我低。如果兩個人都有理財的欲望和興趣,也自認為比對方水準要高上一籌,那麼不妨退一步,或者定一個時間長度,輪流執掌,或者作一個比賽,各掌一半,時間會證明誰更合適。有爭議的時候,雙方尤其需要信任,當然也要量力而為。

大頭菜主張誰更有經濟頭腦,誰更擅長理財,就應該讓誰來管錢。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為了家庭和睦有一方懂得讓步也是值得稱讚的。有經濟學家認為,婚姻就是社會中小的經濟利益體。有法律學者認為,婚姻是兩個最小的經濟利益體的結合。婚姻的本質是一種經濟均衡,但是一個家庭的維繫,不僅僅取決於收入因素,還包括身體收益、物質收益和精神收益。其中,建立在家庭基礎上的精神寄託和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婚姻帶來了一種風險削弱機制,夫妻間相互扶持、同舟共濟以抵抗各種不利的人生變故。相信過來人都有體會,在婚姻中每一筆賬都算得清清楚楚是很傷感情的。打理家庭財富確實是保持婚姻穩定的一種手段,但是衡量婚姻幸福卻不是全部由錢說了算的。有一組調查顯示,願意管錢的女性占比高達八成多,而同時願意管錢的男性占比也超過了七成。實際上大部分家庭還是由女性來掌經濟大權,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一些男同胞,為了家庭和睦作出了妥協。有專家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點評這種狀況,認為相對來說,男性收入優於女性的機率大些。而為了哺育下一代而選擇作家庭主婦的女性,近些年也有上升的趨勢。家庭收入結構中,女性相對弱勢,掌握經濟大權能給相當一部分女性帶來安全感,這時候,男性在財權上的大度更容易穩固家庭婚姻關係。當然,如果僅僅是為了安全感抓財權,沒有能力理財,致使家庭財務狀況出現大問題,這種情況也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不論誰管錢,宜多溝通交流,不要凡事都自作主張,特別是涉及比較大額的支出時。家是兩個人共同建設的,雙方要相互尊重。其實,女人管錢還是男人管錢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有共同經營一個家的願望,並願意為此付出具體的實際行動。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這就是最近被探討很多的“24條”的第二款、第三款。

“就觀察者來說,我們並不鼓勵用共同財產如家庭用房做擔保或投資抵押。一來風險大,一旦出現問題,也是對對方的不負責任”,唐才宗說。

誰管錢 並不是最重要的

大量的婚姻案例,觀其幸與不幸,有相當一部分是和他們的婚姻經濟狀況有關,而婚姻經濟狀況又多半和他們的婚姻理財模式有很大關係。一種比較傳統的觀念認為,男人賺錢後交給女人,夫妻兩人商量著家庭收支計畫,這種模式比較容易促進夫妻和諧與家庭興旺。目前也有觀點認為,男人投資理財的能力更出色,精于理財的金融精英男性占比較多,所以應該多讓男人來理財。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很難下結論說婚後必須由老婆管理或者必須由老公管錢。由錢引發的婚姻危機中,也不是說起因就在於由誰管了錢,而在於管理得很失敗或者雙方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有著巨大的差異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大頭菜認為,掌握財政大權的出發點必須不是只為了證明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而是為了經營家庭財富使其增值。

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對夫妻完全可以依據彼此的感情、能力、習慣來制定自己家庭的財政大權的掌管模式。畢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很長的,所以不必急於在一時爭出個你高我低。如果兩個人都有理財的欲望和興趣,也自認為比對方水準要高上一籌,那麼不妨退一步,或者定一個時間長度,輪流執掌,或者作一個比賽,各掌一半,時間會證明誰更合適。有爭議的時候,雙方尤其需要信任,當然也要量力而為。

大頭菜主張誰更有經濟頭腦,誰更擅長理財,就應該讓誰來管錢。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為了家庭和睦有一方懂得讓步也是值得稱讚的。有經濟學家認為,婚姻就是社會中小的經濟利益體。有法律學者認為,婚姻是兩個最小的經濟利益體的結合。婚姻的本質是一種經濟均衡,但是一個家庭的維繫,不僅僅取決於收入因素,還包括身體收益、物質收益和精神收益。其中,建立在家庭基礎上的精神寄託和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婚姻帶來了一種風險削弱機制,夫妻間相互扶持、同舟共濟以抵抗各種不利的人生變故。相信過來人都有體會,在婚姻中每一筆賬都算得清清楚楚是很傷感情的。打理家庭財富確實是保持婚姻穩定的一種手段,但是衡量婚姻幸福卻不是全部由錢說了算的。有一組調查顯示,願意管錢的女性占比高達八成多,而同時願意管錢的男性占比也超過了七成。實際上大部分家庭還是由女性來掌經濟大權,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一些男同胞,為了家庭和睦作出了妥協。有專家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點評這種狀況,認為相對來說,男性收入優於女性的機率大些。而為了哺育下一代而選擇作家庭主婦的女性,近些年也有上升的趨勢。家庭收入結構中,女性相對弱勢,掌握經濟大權能給相當一部分女性帶來安全感,這時候,男性在財權上的大度更容易穩固家庭婚姻關係。當然,如果僅僅是為了安全感抓財權,沒有能力理財,致使家庭財務狀況出現大問題,這種情況也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不論誰管錢,宜多溝通交流,不要凡事都自作主張,特別是涉及比較大額的支出時。家是兩個人共同建設的,雙方要相互尊重。其實,女人管錢還是男人管錢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有共同經營一個家的願望,並願意為此付出具體的實際行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