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鈕文新:金融需要“言行一致”

M2增長越來越低, 央行給出的解釋是:M2增速有所走低與金融體系去杠杆、上年基數高等因素有關。 至少我不能認同“金融體系去杠杆”或杠杆率降低的結論。

因為我看到, 貨幣乘數繼續攀升至5.41倍, 比去年底高0.08, 比6月末高0.04。 這說明, 中國貨幣流動速度還在加快。

如果我們結合以下兩組資料:其一, 人民幣貸款增長13.1%, 其中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9.7 萬億元, 同比多增2.3 萬億元, 增量占比為87.1%, 比上年同期提高13.9 個百分點;其二, 人民幣各項存款增長只有9.3%, 同比少增1.1萬元, 今年下半年住戶存款——居民儲蓄淨減少8000多億元。 上述存貸款資料的背離, 同樣證明人民幣流動速度還在加快, 而且商業銀行存貸款期限錯配更加嚴重。 難道這樣的錯配加劇, 不意味著金融杠杆還在攀升嗎?

不錯, 我們確實看到金融機構相應中央決策, 為支援實體經濟而大幅提高了中長期貸款的比例,

但非常殘酷的是:它們是以加劇錯配, 放大杠杆, 加大自身風險為代價的, 顯然不可持續, 而且極易導致金融危機。 所以, 央行和監管者必須努力改變現狀, 不能一方面逼迫商業銀行加大中長期信貸力度, 而另一方面任由商業銀行儲蓄存款流失, 這不是防範金融風險, 而是放大金融風險。

我認為, 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首先要解決管理者營造了一個怎樣的貨幣環境的問題, 然後才是金融經營者為實體經濟營造一個怎樣的金融環境的問題。 但現在, 管理者無視自身營造的、惡劣的貨幣環境——只適宜貨幣套利投機的貨幣環境, 卻一味逼迫金融機構通過放大自身風險去支援實體經濟, 一旦發生風險, 它們就會把罪責歸咎于金融機構內部管理失控, 歸罪為國有金融機構公司治理軟約束。 現在, 存款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的利差還在加大, 還在引導更多的儲蓄存款從事貨幣套利生意, 說實話, 我不理解這到底是要幹什麼?

我認為, 無論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還是供給側結構改革, 它們都必須倚重長期資本、尤其是股權資本的大規模擴張, 而絕不能任由金融短期化、貨幣化、套利化——杠杆化, 這是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貨幣基礎。 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嘴上說要強化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 而實際行動確實相反, 營造更有利於貨幣套利投機而不利於資本生成的金融市場環境, 這顯然是“言行相悖”, 必須得到有效糾正。

在金融短期化、貨幣化、套利化——杠杆化的背景下, 企業貸款成本必定上升, 從2017 年1-9 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情況看, 執行下浮利率的貸款在貸款總額中的占比, 已經從年初的23.87%, 降低到13.69%, 10多個百分點的下降;而上浮貸款利率的占比, 1.1到1.3倍區間,

從16.4%上升到19.79%;1.3到1.5倍區間, 從9.24%上升到12.69%;1.5到2倍區間, 從10.43%上升到12.73%。 說實話, 我不敢把這樣的變化定義為“基本穩定”, 尤其在企業債務負擔很重的情況下, 越來越多的企業貸款利率上升, 是有利於去杠杆?還是在真實地加杠杆?

我希望, 央行能夠按照自己說的、不折不扣地執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而不斷推高利率的操作顯然不屬於“穩健中性”。更重要的是,央行必須想方設法加大金融市場有利於資本生成的力度,鎖短放長,向市場提供優質的金融資源——長期流動性,壓低長端利率,給中國實體經濟以休養生息的機會,給“三去一降一補”創造有利的貨幣環境,尤其是為加速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金融動能。

而不斷推高利率的操作顯然不屬於“穩健中性”。更重要的是,央行必須想方設法加大金融市場有利於資本生成的力度,鎖短放長,向市場提供優質的金融資源——長期流動性,壓低長端利率,給中國實體經濟以休養生息的機會,給“三去一降一補”創造有利的貨幣環境,尤其是為加速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金融動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