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明觀:從易學到國際政治新思維》一書簡評

東方出版社《易經文明觀》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 黃誠 評

眾所周知, 易者, 變易、不易, 這乃是《易經》本有的思想內涵和核心精髓。

《易經》強調“變化”(即“變”、即“化”), 其根本之所在, 乃是在於《易經》中隱含著“不變”而“永恆”的“變”的本體詮釋意境。 因為有不變, 才可以知可變;由於知可變, 實在於有不變;不變中有變, 變中有不變;不變生髮可變, 可變層累為不變, 如是交相輝映, 生生不息, 周行而不止。 變與不變, 一體兩翼, 即動即靜, 即動(變)之時動在靜(不變), 即靜之時靜在動, 體用一如, 即所謂《易經》所言說的“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之真義。

“關乎天文以察時變, 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這是《易經》中最為經典的表述之一。 這裡的“人文”一詞, 其實就是“文明以止”的含義。 因此, 談到《易經》之“文明觀”的問題, 從一定程度上說, 就是抓住了《易經》中最具有人文情懷和道德理性意義的關鍵性思想。

由此, 通觀成中英先生與黃田園先生合著之《<易經>文明觀》一書, 以“文明觀”立題, 真可謂是得《易經》人文思想之精髓也。

《<易經>文明觀》一書最為顯著性特色, 乃在於其中西打通、體用圓融、有體有用, 道器不離、器不離道, 本體方法貫通, 形上形下打成一片。 全書共分五章, 兼顧學術與通俗性, 而分別就本立道生、《易經》政治哲學、和諧化辯證法與國際關係、道德力、太極創化與《易經》“和”天下等重要論題以對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進行了全方位的立體論述與回答, 可謂是視野寬闊、內容廣泛、內涵豐富、洞見深邃、理論周延、體系完備、通俗易懂。 具體言之, 不僅立場鮮明地闡釋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要義, 而且思想深邃地觀照了現實的國際政治題域;不僅重視開掘《易經》內蘊的東方思想文化價值,

而且整合運用《易經》的體用思維“以道馭術”來洞察和對治中西社會政治與國際問題。 既立足于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立場, 又著眼於全球人類命運的前途方向;既表達了著者勇於在學術思想領域擔當起歷史使命的儒學知識份子的思想訴求, 也顯示了著者強烈的中華文化本位立場與深邃的中國文化的根本性思想智慧, 同時全方位的、寬視域的彰顯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力與內蘊的思想精神。

總體而論, 作為中國思想文化重要源頭之一的《易經》, 其思想內容博大精深, 其理論影響源遠流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 它是一部揭示了宇宙人生真相的百科全書。

而《<易經>文明觀》一書, 以“文明觀”的特殊人文視野和獨特的智慧視界, 闡述和詮釋了《易經》所蘊含的文明理論、和諧思想、道德力量、生生觀和創化論, 並以形上的思想理論為第三只“智慧眼”,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來透視、洞見和探尋當代國際政治與關係的形下問題, 突出地體現了書作者學術思想的高屋建瓴與原創之思。 因此, 《<易經>文明觀》是一部值得閱讀、品鑒和回味的重要學術思想成果和優秀的《易經》文化普及讀本。

文章參考東方出版社《易經文明觀:從易學到國際政治新思維》

作者

成中英, 著名美籍華人學者, 世界著名哲學家、易學家、管理學家, “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 現為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享譽中外的英文《中國哲學季刊》(1973)的創立者和主編、國際中國哲學學會(1974)、國際易經學會(1985)、國際儒學聯合會(1993)等國際性學術組織的創立者與首倡者。

60年代在夏威夷大學首創英文《易經》哲學博士班課程, 促進西方易學之蓬勃發展, 影響深遠。 著作《易學本體論》於200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近年出版再版《C理論:易經管理哲學》《創造和諧》《從中西互釋中挺立: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的新定位》《新新儒學啟思錄》《新覺醒時代—論中國文化之再創造》等著作。

黃田園, 80後, 美國夏威夷大學政治學博士, 東西方中心博士學員及全額獎學金獲得者, 目前主要進行比較哲學和國際關係的跨學科研究, 主要研究國際政治哲學、比較外交政策、中美戰略文化比較、全球領導力、戰略管理等。 在國際關係學科的理論創新研究中率先引入《易經》哲學思想,提出“《易經》國際政治學”的概念並致力於用英文創建中國風格的國際關係理論。

在國際關係學科的理論創新研究中率先引入《易經》哲學思想,提出“《易經》國際政治學”的概念並致力於用英文創建中國風格的國際關係理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