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看待民國時期的漢字拉丁化運動?

鴉片戰爭後, 中國人學習西方, 一般來講有三大階段, 即就是技術—制度—文化三個有機遞進的過程。

近代中國屢遭入侵, 國人之自信大受損害。 在文化層面, 最重要的表現就是一些知識份子自清末開始, 對傳統文化進行質疑、修正與改造, 這是“西化”的表現形式之一。

文字是文化形態的一個穩定表達。 實際上, 漢字拉丁化是歷史的產物, 從清末算起, 到現在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了。 90多年來, 時起時伏, 艱難曲折。

清朝末年, 開始發動創制拼音文字的運動一一切音字運動。 到了五四時期, 又形成新的高潮, 先驅者于門不滿足於有一套漢字筆劃式的注音字母, 明確提出“漢字革命”, 要解決漢字難學難用的矛盾, 解決中國教育落後大多數人不識字的問題, 甚至主張“廢除漢字、國語”, 全盤西化。

漢字拉丁化有一個文化交流的淵源。 明正嘉以後, 西方基督教傳教士來當時的中國傳教時,

為了便利, 即對漢字進行注音, 這形成了最早的漢字拉丁化。

這是一個技術問題。 如果介紹中國的事物到西方, 必然涉及文字翻譯的問題, 而西方人對學習漢字是很困難的, 因此才出現據當地語言進行對漢字的注音, 如:茶-tea, 這是閩南方言的發音。

總體來講, 明清西方傳教士為了學習漢字和傳教的需要, 開始系統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 1605年天主教耶穌會士、義大利人利瑪竇的《西字奇跡》具有開創性的系統化意義。 1626年耶穌會士金尼閣出版的《西儒耳目資》是最早用音素給漢字注音的字彙, 所用的拼音方案是利瑪竇方案的修正。

1863年, 英國傳教士薩默斯出版了《漢語手冊》, 他在馬禮遜方案基礎上創制了一套拼音方案, 史稱“薩默斯方案“, 但未推行。

1867年, 在英國使館任中文秘書的威妥瑪(Thomas F. Wade)出版了《語言自邇集》, 創立了一個拉丁化的威妥瑪拼音, 使用時間很長, 對漢字的拉丁化起了重要作用, 以後的方案都有參考。

民國時期一些知識份子繼續反思:為何中國識字率依舊如此低?漢字由於字數眾多(常用字至少有3000~4000個), 學習起來比較費勁。 並且由於師承不同, 書法變化, 字的具體寫法也有不同。 近代科學大量引入中國, 漢字在這些概念面前暫時變得不夠使用。

新文化運動大背景下, 一些知識份子開始提倡漢字拉丁化,

其中劉半農、魯迅、錢玄同、瞿秋白等最為積極。 他們認為:中國的文字過於複雜, 不如字母文字簡單易學, 故而有此漢字拉丁化的構想。

不可忽略一個國際性背景。 1920年, 蘇聯“化除文盲協會”成立, 在全國各地進行化除文盲工作。 “化除文盲協會”為了在少數民族中進行掃盲工作, 創造了一種用拉丁字母拼寫當地語言的新文字。 這種新文字簡單合理,容易認, 容易寫, 在化除文盲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在當時學習蘇聯的風潮下, 這場運動可謂是“先頭兵”。

一些留學背景的知識份子發揮了很大作用。 1921年, 瞿秋白來到蘇聯,因為受到了這次活動的影響,他努力研究中國漢語怎樣用拉丁字母拼寫的問題,寫成了最早的一份“拉丁化中國字”草稿。 1927年瞿秋白開始和吳玉章等共同研究文字問題,並且在1929年寫成“中國拉丁化字母”,包含拉丁化中國字的方案和寫法規則。同年,在“徹底消減文盲,普及初等教育”的號召下,在蘇聯工作的萬中國人也成為掃盲的對象,漢字教育的嘗試失敗以後,“中國拉丁化字母”成為當時一份很理想的解決方案。

191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第一套法定的37個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特點是採用符號表示聲調,這雖然不是一種直接的拉丁化方案,但用符號表示聲調的方法卻延續到中文拼音方案。192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國語羅馬字(簡稱國羅),特點是用字母的拼法來表示漢語的聲調,實際上由於流傳時間較短,實際起到的作用不大。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的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使用了26個拉丁字母,用符號表示聲調,但是這種符號不易在西式打字機上實現。1980年代,漢語的資訊化進入日程,形成“萬馬奔騰”的局面,中文拼音方案作為重要的拼音輸入方法得到使用,較好地使漢語同資訊化接軌。

所謂漢字拉丁化,其實是漢字拼音化的一種具體形式。漢字拉丁化是設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最終廢除漢字。將漢字改造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中國廣大人民的識字率,同西方國家接軌。

因而,漢字拉丁化是一種自信心受挫下的社會思潮。儘管現在民族發展,仍有少數人繼續堅持推動。漢字本身有其形成的獨特的環境,不能以近代積貧積弱而否定漢字對於民族文化的貢獻。隨著現代歷史不斷發展,漢字本身的優勢也逐漸顯現,中國近代文人者對民族前途的擔憂值得肯定,但是眼光過於局限,所以,中國人需要有文化自信,要堅守我們的歷史與文字。

1927年瞿秋白開始和吳玉章等共同研究文字問題,並且在1929年寫成“中國拉丁化字母”,包含拉丁化中國字的方案和寫法規則。同年,在“徹底消減文盲,普及初等教育”的號召下,在蘇聯工作的萬中國人也成為掃盲的對象,漢字教育的嘗試失敗以後,“中國拉丁化字母”成為當時一份很理想的解決方案。

191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第一套法定的37個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特點是採用符號表示聲調,這雖然不是一種直接的拉丁化方案,但用符號表示聲調的方法卻延續到中文拼音方案。192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國語羅馬字(簡稱國羅),特點是用字母的拼法來表示漢語的聲調,實際上由於流傳時間較短,實際起到的作用不大。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的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使用了26個拉丁字母,用符號表示聲調,但是這種符號不易在西式打字機上實現。1980年代,漢語的資訊化進入日程,形成“萬馬奔騰”的局面,中文拼音方案作為重要的拼音輸入方法得到使用,較好地使漢語同資訊化接軌。

所謂漢字拉丁化,其實是漢字拼音化的一種具體形式。漢字拉丁化是設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最終廢除漢字。將漢字改造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中國廣大人民的識字率,同西方國家接軌。

因而,漢字拉丁化是一種自信心受挫下的社會思潮。儘管現在民族發展,仍有少數人繼續堅持推動。漢字本身有其形成的獨特的環境,不能以近代積貧積弱而否定漢字對於民族文化的貢獻。隨著現代歷史不斷發展,漢字本身的優勢也逐漸顯現,中國近代文人者對民族前途的擔憂值得肯定,但是眼光過於局限,所以,中國人需要有文化自信,要堅守我們的歷史與文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