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喝懂普洱茶?

普洱茶的品鑒關鍵在於對普洱茶的色、香、味、形的感受, 一款普洱茶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品鑒並非易事, 不但要瞭解其歷史文化、產地特色、加工手段、貯藏環境等眾多條件, 還要考慮沖泡方法、品茗環境等因素。 所以普洱茶的品鑒是需要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的學習專案, 當然品鑒也是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思路, 下面小編就總結了關於普洱茶品鑒的一些常用知識, 供你學習。

普洱茶的外形品鑒主要著重於四個方面:外在形態、(外形的周正、芽葉的嫩度、茶體的顏色、壓制的鬆緊程度、茶體是否脫落)條索(一般要求緊密、勻稱而整齊)、色澤、香氣。

生、熟茶餅餅面

滋味的品鑒:味感、口感、回感

味感常用術語:甜、苦(咖啡鹼)、澀(茶多酚)、酸(加工不當、保存不當)、鮮(茶氨酸)。

口感常用術語:滑、化、活、水、厚薄、利

滑:從感官上形容, 就像流體輕輕拂過你的舌面, 進入喉嚨的感覺, 影響普洱茶順滑感的物質主要是普洱茶中的可溶性糖類的多寡和果膠。 口感的順滑程度是判斷一款茶優質與否的重要指標, 熟茶和老生茶的順滑感較明顯。

化:茶湯在口中流轉時變化的速度, 茶湯滋味進入口腔中自然消散, 回味無窮;入口難化的茶湯,

會一直附著在你的口腔內, 茶滋味一直無法散去。

活:主要指茶湯在口腔中產生一種活潑的感受, 承接化之境界, 也是指各種感覺化的速度與綜合感應, 活性給人以活潑、愉悅快、力量的感受

水:水味是指茶的滋味較為不明顯, 和喝清水滋味差不多, 寡淡無味, 一般粗老的茶葉中比較容易出現水味, 主要還是因為茶中的呈味物質不足導致的。

厚薄:茶湯的厚說明茶湯的內含物質豐富, 茶湯厚重有質感。 主要有茶品中含有的內含物質的多少有關係, 也受沖泡的影響。

利:茶湯中的物質組成不夠豐富, 不協調, 俗稱刮喉, 主要引起原因有:水質、加工技藝。

熟茶的湯色與葉底

回感常用術語:回甘、回苦、潤、生津

回甘:甘似甜, 但不同於甜, 茶湯浸潤舌頭而有甜味, 而回甘則是品茗者在品味茶湯過後, 自身形成的甘甜感受。 回甘的體會比較內斂、細膩、而綿長。

回苦:普洱茶的苦味有兩種, 一種為入口即苦, 苦化為甘, 也稱先苦後甜, 還有一種苦是入口不苦, 後化為苦, 久久不散。 前者在普洱茶品鑒中為正常現象,

而後者一般為劣質茶。

潤:潤的體現如同回甘, 是在品飲茶湯之後 出現的潤滑、滋潤的感覺, 可以說潤是品飲者品味茶湯後的綜合感受。 潤的體會不但說明茶湯滋味飽滿, 而且口感順滑, 沒有卡、刮喉現象, 品茗者適應茶湯的滋味和口感才會現成潤的體會。

生津:津就是唾液, 生津就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後的感受。 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 另一方面可以滋潤身體, 延年益壽。 生津一般細分為兩頰生津、齒頰生津、舌面生津、舌底鳴泉。

熟茶茶湯

普洱茶香氣常用術語:蘭香、荷香、蜜香(花蜜香、果密香、蜂蜜香)、花果香(玫瑰花香:景穀大白茶、格朗)、稻穀花香(老曼峨)、蘭花香(鳳慶茶)、桂花香、梅子香(巴達、布朗)、糯米香(南糯山))、清香、甜香、棗香、煙香、木香、陳香。

(本文由微茶整理,責任編輯:找茶)

參考資料:『大益普洱茶品鑒技巧』

熟茶茶湯

普洱茶香氣常用術語:蘭香、荷香、蜜香(花蜜香、果密香、蜂蜜香)、花果香(玫瑰花香:景穀大白茶、格朗)、稻穀花香(老曼峨)、蘭花香(鳳慶茶)、桂花香、梅子香(巴達、布朗)、糯米香(南糯山))、清香、甜香、棗香、煙香、木香、陳香。

(本文由微茶整理,責任編輯:找茶)

參考資料:『大益普洱茶品鑒技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