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一枚“區別針”換了一棟“別墅”的真實故事!

買不起房子的不僅是中國的小青年, 美國的小青年也一樣。 但是這位美國青年凱爾·麥克唐納雖然買不起房子, 不過卻有著很好的創意。 他學習原始居民, 物物交換。 從2005年7月起, 麥克唐納利用互聯網, 用一枚紅色曲別針開始與人交換, 換回一支魚形筆, 再把筆換成小件藝術品……汽車……就這樣, 隨著物品的變化, 麥克唐納最終沒花一分錢, 換回一套漂亮的雙層別墅!

“區別針”變“別墅”的始末

麥克唐納的故事始於2005年7月。

麥克唐納是一個送貨工, 負責給速食公司送比薩、漢堡等, 業餘時間裡還做些兼職, 別看他只有26歲, 卻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工種, 眼界也因此比較開闊。 麥克唐納與朋友一起租房, 依靠偶爾在展銷會上推銷些商品足以交納每月300美元的房租。 但是, 麥克唐納心裡始終掛著一件事: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不過他知道, 依目前的經濟能力, 這個想法無異于天方夜譚。

慶倖的是, 麥克唐納有自己的法寶:良好的推銷技能。 麥克唐納有一枚特大號的紅色曲別針, 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 為了通過這枚曲別針交換些更大更好的東西, 他在當地的物品交換網站Craigslist.org上貼出了廣告。 此時, 他只是期待著能交換到心儀的東西, 房子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很快,來自英屬哥倫比亞的兩名婦女用一支魚形鋼筆換走了他的紅色曲別針。 就在當天, 他前往西雅圖參加了一場舞會, 返回時, 他順道前往拜訪藝術家安妮·羅賓斯。 安妮也對Craigslist.org這一網站感興趣, 並且曾經在網上與麥克唐納交流過。 麥克唐納帶著那支魚形鋼筆去了安妮的家。 沒想到, 交易順利達成!麥克唐納帶著一隻繪有笑臉的陶瓷門把手走出安妮的家門。

接下來的交換對象, 是來自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市的35歲的肖恩·斯帕克斯。 斯帕克斯給了麥克唐納一隻科爾曼牌的烤爐。 斯帕克斯有兩隻, 可一般情況下用不著這麼多, 恰巧他的咖啡機把手壞了, 於是將目光瞄準了麥克唐納的陶瓷把手。

交易再次達成。 麥克唐納開始意識到物物交換的妙處:每次交換後, 他擁有東西越來越大, 價值也是更多。

麥克唐納決定繼續交易下去。 加州潘德頓海軍陸戰隊空軍基地的一名軍官要了這只烤爐, 並給了麥克唐納一個發電機。 隨後, 他用這只發電機換了一個具有多年歷史的百威啤酒的啤酒桶。 加拿大蒙特利爾市一名電臺播音員相中了這只古典酒桶, 用一輛舊的雪上汽車交換了酒桶。

加拿大一家雪上汽車雜誌願意為麥克唐納提供一次花銷不菲的旅行。 而麥克唐納又將這次旅行的機會轉讓給了一個魁北克的經理, 換取了一輛1995年生產的泰龍敞篷車。 麥克唐納隨即轉手給一位音樂家,

得到了工作室錄製唱片的一份合同。 麥克唐納把這個機會給了鳳凰城一名落魄的歌手, 歌手感激涕零給了他一套雙層公寓!

至此, 麥克唐納由一個兩手空空的送外賣小青年, 成為了經驗豐富, 擁有一套雙層別墅的風雲人物!

“物物交換”的未來

其實, 對於“物物交換”這一人類最早的經濟行為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 相信許多人身邊都有很多棄之可惜的“雞肋”, 有時候求購無門、有時候賣出無道, 不僅資源浪費、極不環保, 還總是讓人心頭橫生一些遺憾。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本沒有垃圾, 它們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物物交換能將它放回本來的位置。 故事裡的別針能換成別墅, 因為其中的每次交換的物品給予了真正需要他的人, 這是一個物品價值最大化的過程。當然這只是體現在個人物品的交換對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而對企業而方,產品銷售難、貨物積壓等問題,會讓企業面臨很大的成本與壓力。在中國,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物物交換可能源於被稱為“中國首富、中國首騙”的牟其中。1990年,蘇聯剛剛解體,俄羅斯貨幣極度貶值,輕工業品奇缺。商業意識很強的四川商人牟其中,瞭解到俄羅斯的飛機生產能力過剩、價格只相當於美國飛機價格的1/3至1/4,而四川省航空公司亟盼增加飛機運力,但沒錢買飛機。於是,他經過幾輪艱苦的談判,終於通過非現金貿易,用中國大量積壓的輕工業品換回俄羅斯的飛機。

如今,不少企業都在尋找資金、銷售的突破口。為了獲取相應的生產原材料或相關生活用品,一些企業開始尋求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降低成本與庫存。一些地方組織的物物交換平臺已經出現了很多,而且這種方式已經跟互聯網結合得非常緊密,除了餐飲換蔬菜等原材料、白酒換牛奶等促銷商品,還有小貸公司帶著別人抵押貸款的百萬服裝庫存進行物物交換,這樣的交換形式甚至成為了不少企業緩解資金壓力的新方法。所以,未來新時代的物物交換方式可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新的改變!

這是一個物品價值最大化的過程。當然這只是體現在個人物品的交換對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而對企業而方,產品銷售難、貨物積壓等問題,會讓企業面臨很大的成本與壓力。在中國,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物物交換可能源於被稱為“中國首富、中國首騙”的牟其中。1990年,蘇聯剛剛解體,俄羅斯貨幣極度貶值,輕工業品奇缺。商業意識很強的四川商人牟其中,瞭解到俄羅斯的飛機生產能力過剩、價格只相當於美國飛機價格的1/3至1/4,而四川省航空公司亟盼增加飛機運力,但沒錢買飛機。於是,他經過幾輪艱苦的談判,終於通過非現金貿易,用中國大量積壓的輕工業品換回俄羅斯的飛機。

如今,不少企業都在尋找資金、銷售的突破口。為了獲取相應的生產原材料或相關生活用品,一些企業開始尋求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降低成本與庫存。一些地方組織的物物交換平臺已經出現了很多,而且這種方式已經跟互聯網結合得非常緊密,除了餐飲換蔬菜等原材料、白酒換牛奶等促銷商品,還有小貸公司帶著別人抵押貸款的百萬服裝庫存進行物物交換,這樣的交換形式甚至成為了不少企業緩解資金壓力的新方法。所以,未來新時代的物物交換方式可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新的改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