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該來的總會來 一場大衰退正向澳大利亞襲來

中金網04月07日訊, 澳大利亞曾成功地避免了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全球衰退浪潮, 但現在看來這一場衰退僅僅是遲到了而已。

其中的跡象之一就是澳大利亞失業率的穩步攀升,

這和已經走出了08年金融危機陰影的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 經合組織的資料顯示, 在過去的幾年裡歐洲、美國以及英國的希望獲得更多工時的工人數量已經顯著降低, 而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觸頂以及礦業投資的萎縮, 澳大利亞的失業率卻急劇攀升。

AlphaBeta高級經濟學家Justin Fabo表示:“你必須承認衰退也有一些積極作用:簡單的說它説明清理了系統”垃圾“。 衰退會重置你的成本結構、提高效率、提升生產率。 ”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 澳大利亞採取了財政刺激措施來避免經濟陷入衰退, 與此同時, 中國的大規模刺激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從而對澳大利亞經濟形成了有利支撐。

不過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推遲了衰退的到來而不是完全避開了。

在過去幾年裡澳大利亞勞動力市場的問題愈發突出。 全職工作數量不斷減少, 而兼職數量則不斷攀升。 很多懶散的待業人員已經放棄了求職。 因此, 儘管澳大利亞的失業率低於6%, 但實際情況要比數字所展現的嚴重的多。

“每個人都認為金融危機以來我們做的很不錯, 確實有點, 但準確而言在澳大利亞金融危機的衝擊大多是被延後了, 而其他國家已經經歷了這一波衰退並且已經開始復蘇, ”Fabo說道。

現在的問題是在應對不可避免的衰退時澳大利亞能否做的更好。

澳大利亞的上次衰退還要追溯至1991年, 因此, 當時的年輕勞動力現在已經有四十多歲了。 由於缺乏衰退所帶來的重置效應, 袋鼠國的家庭負債水準已經十分危險——幾乎達到了收入的189%, 與此同時, 東海岸的房地產價格也出現了過熱跡象。

而在政府治理方面, 由於收入增速的停滯導致民眾不滿情緒不斷蔓延, 為了避免刺激國民, 可以說澳大利亞幾乎處於自動駕駛狀態。

Fabo指出:“我的直覺是, 由於金融危機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相對較好的表現, 無論是政壇還是普通民眾都滋生了一種自滿情緒。 而這意味著當衝擊最終到來時, 澳大利亞的感受將會十分、十分糟糕。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