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堅持創新90+年的航空公司是怎樣的?

不管是歷史還是商業, 要保持前行, 就需要推陳出新。 而每一次的突破, 其實都需要充分的條件還有極大的勇氣。

所以, 當一家成立了將近一個世紀的航空公司, 能堅持不斷打破已有的優勢, 繼續推出更創新的技術以及更好的服務, 是多麼的難得與不容易。

這, 便是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90+的活力

美國聯合航空(以下簡稱“美聯航”)是美國最早的商營航空公司, 可追溯至瓦特·瓦尼(Walter Varney)創立的瓦尼航空郵遞服務(Varney Speed Lines)。

早在1926年4月6日, Varney的總機師Leon Cuddeback , 就用雙翼機飛行第一班合約空郵的航班, 這也被美國航空業標誌為“真正”航空運輸(定期和定路線營運)始創日。

從最早的郵件運輸, 發展到之後的美國四大航空公司之一, 美聯航必然是實力杠杠。 而當中很重要的原因, 也要數美聯航的前身便是如今在航空業名字響噹噹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

有了波音在技術和飛機製造方面的加持, 美聯航也在航空業創造了許多個“歷史第一”, 例如推出了第一架現代航空飛機聯合波音247, 成立了首個“飛行實驗室”(這為日後包括飛行記錄儀應用在內的現代航空科技創造了條件), 成為航空業首個為全部機隊安裝航空雷達的航空公司,

還與波音合作推出777客機。

▲1937年, 美聯航成立首個“飛行實驗室”

除了在飛行技術和硬體設施堅持做到業界前列之外, 美聯航在空中服務方面也作出了不少勇敢的嘗試, 不少還對如今的航空服務造成持續的影響。

很多人坐飛機都十分享受空姐空少超nice的服務,

而實際上, 航空業首次聘請女性空乘人員的便是美聯航;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飛機餐, 源自美聯航成立的世界第一個空中廚房;還有我們常看的機上雜誌、機上電視, 也由美聯航首創。

▲美聯航第一批女性空乘人員

▲1960年代的空中電視服務

進入現代, 美聯航不斷尋找突破的步伐也絲毫沒有停歇。 2016年3月, 美聯航成為了首家在定期航班上使用商業規模生物燃料的美國航空公司, 使燃料在整個生命週期內與傳統汽油相比, 可降低超過60%的二氧化碳排放。 這也體現出美聯航在發展過程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

不斷創造歷史,不斷作出嘗試,美聯航至今仍然是一家極具活力的航空公司。在去年成立的90周年之際,美聯航發佈的紀念視頻就命名為“90 years young(90歲依然年輕)”,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航線航點隻為便捷而生

美聯航是一家商務氣質十分濃重的航空公司,不僅體現在整體設計裝潢和空乘人員的服務上,也體現在其航線與航點的設置與分佈上。

對於航空公司,特別是非目的地航空公司而言,航線就是其命脈,同時也是其綜合實力的體現。

在美聯航的航線分佈上,不僅集中了美國中西部及西岸的美國航線網路,國際航線也是跨越了大西洋及太平洋,是前往夏威夷及亞洲地區最大的美國航空公司。

而為了更好地顧及商務人士的出行,讓旅途更省時省力,美聯航把位於紐約的樞紐機場,遷移到了紐華克國際機場(EWR),而非知名度更高的甘迺迪國際機場(JFK),只因那裡距離經濟最繁榮的曼哈頓更近,能讓商務乘客更快抵達目的地。

從紐華克機場到紐約之間還有班次頻繁的機場列車服務,能更好的避開經濟繁忙區域的擁堵交通,不到30分鐘就能抵達曼哈頓,省下商務人士寶貴的一分一秒(機場列車服務在包括波士頓、費城和華盛頓在內的東岸城市機場也有提供 )。

許多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基於一定的地域優勢進行安排。而基於對商務人士出行需求的考慮,美聯航通往歐洲、中東和印度的航班,卻是最多的,而且每天都有將近75趟直飛航班從紐華克機場飛往70個國際目的地,運力十分強大。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很好理解美聯航的“地球”塗裝啦?因為這一趟趟航班,確實做到了讓旅客“連接全球”。

自預訂即開啟的快捷自動服務

要為旅客提供極致的服務,當然也少不了對出行全程的全面觀察和研究,還有對產品不斷的打磨。這一點在美聯航的一系列服務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是真正切身體會到的。

首先不得不贊同樣商務風十分濃重的APP,而且也是實打實的雷厲風行派。不僅介面清爽指示清晰,而且消息、指引也十分精准。哪怕你到了機場才發現因為天氣問題航班延誤了,只要泡杯咖啡的十幾秒時間,就能在APP上“秒速”完成改簽操作。

▲從收到延誤消息到改簽完成,只需要泡杯咖啡的時間

不僅給旅客的APP夠快捷,美聯航給員工的配置也十分特別。早在2014年,Linda Jojo剛上任為美聯航首席資訊官(CIO)就決定為空乘人員、登機口服務人員等超過5萬名一線員工配上蘋果設備,只為給員工配上最好的工具以便更好地為旅客提供服務。

好馬配好鞍,為了再進一步提升移動端的功能性服務,今年年初,美聯航也和蘋果、IBM達成了合作,開發出更適用于服務旅客的APP。相比於把辦公區域局限在電腦前,美聯航認為這款合作開發的APP,能夠在高峰期更高效地調動足夠人力給予旅客所匹配的服務,同時即使是飛機上發現任何問題,空乘人員也能更快速地向維護人員進行回饋。

但更自動更智慧的“黑科技”,還體現在美聯航創新推出的“自動安檢通道(Automated Screening Lanes)”上。

為了能讓安檢能更快速和智慧地進行,美聯航和美國交通安全管理局(TSA)聯手,在紐華克國際機場、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以及洛杉磯國際機場投入運行這些自動安檢通道。

自動安檢通道不僅能自動輸送需檢查的行李,還能在檢測出有潛在危險品的時候自動抽離出問題行李以保障後續行李的安檢不被耽誤,獨特的無線電頻率識別技術(RFID)還能準確地把行李成像照片與X光掃描圖像進行匹配,在旅客通過安檢通道的同時就能實行精准度更高的安全檢查。

連以安檢嚴謹著稱的TSA,也表明這些自動安檢通道在提高安檢效率的同時,還讓旅客的安檢時間縮減了30%。在時間就是金錢的今天,或者我們真的可以算算,美聯航這些黑科技,一年下來可以幫我們省下多少資金。

讓商務出行更舒適

尚弟不少搭乘過美聯航航班的朋友都表示,在美聯航的飛機上,你很難找到中東航空公司那種奢華感,一切都很簡單,但就讓人感覺很乾淨和很舒服。空姐或者也不是個個都年輕貌美,但這其實也反映出美聯航的員工流失率很低,而且都是專業和經驗掛,處處都散發著對美聯航的自豪和喜愛之感。

正因這種貫徹自預訂、安檢、登機、飛行、抵達目的地整個流程的良好品牌體驗,讓美聯航也逐漸成為了高質商務出行的代名詞,尤其是在推出了最新的United Polaris(北極星)商務艙之後,更是把體驗舒適的商務出行演繹得淋漓盡致。

因為在投入使用之前,美聯航就開展了超過12,000小時的研究,所以整個Polaris商務艙的設計,可以說把商務人士的方方面面的考慮並照顧得很好。

艙內的床上用品、睡眠用品、洗漱套裝、機上餐食全都聯繫世界知名品牌量身定制,就連登機、點餐、閱讀、休息、入睡等各種縫隙時間,都會給空乘人員的細心照顧填滿。

座椅可以從直立狀態調成水準的6英尺6英寸睡床,更加溫柔地安撫到商旅人的各種“過勞傷”。乘客除了可以用電子隔板為自己打造一個私密套間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採用“請勿打擾”的模式,避免在處理工作或者休息時受到打擾。

就連休息室也有定制座椅、私人躺椅以及按摩式淋浴,餐飲也全部由精品餐廳提供。所以不僅乘客能通過先前的黑科技省下不少時間,在登機之前,也可以在休息室處理工作或者看看書,有更多的時間也可以先休息一番。這個對於要倒時差的商旅人而言,確實妙不可言。

正因為這是不斷創新、不斷前行的美聯航,才能一直給乘客甚至是航空業帶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驚喜。作為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聯航也堅持以身先行,把乘客出行的方方面面都納入進極致出行的思考範疇,讓乘客的出行體驗逐步提升。這是超過了90歲的美聯航,也是將繼續堅持創新和突破的美聯航。


不斷創造歷史,不斷作出嘗試,美聯航至今仍然是一家極具活力的航空公司。在去年成立的90周年之際,美聯航發佈的紀念視頻就命名為“90 years young(90歲依然年輕)”,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航線航點隻為便捷而生

美聯航是一家商務氣質十分濃重的航空公司,不僅體現在整體設計裝潢和空乘人員的服務上,也體現在其航線與航點的設置與分佈上。

對於航空公司,特別是非目的地航空公司而言,航線就是其命脈,同時也是其綜合實力的體現。

在美聯航的航線分佈上,不僅集中了美國中西部及西岸的美國航線網路,國際航線也是跨越了大西洋及太平洋,是前往夏威夷及亞洲地區最大的美國航空公司。

而為了更好地顧及商務人士的出行,讓旅途更省時省力,美聯航把位於紐約的樞紐機場,遷移到了紐華克國際機場(EWR),而非知名度更高的甘迺迪國際機場(JFK),只因那裡距離經濟最繁榮的曼哈頓更近,能讓商務乘客更快抵達目的地。

從紐華克機場到紐約之間還有班次頻繁的機場列車服務,能更好的避開經濟繁忙區域的擁堵交通,不到30分鐘就能抵達曼哈頓,省下商務人士寶貴的一分一秒(機場列車服務在包括波士頓、費城和華盛頓在內的東岸城市機場也有提供 )。

許多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基於一定的地域優勢進行安排。而基於對商務人士出行需求的考慮,美聯航通往歐洲、中東和印度的航班,卻是最多的,而且每天都有將近75趟直飛航班從紐華克機場飛往70個國際目的地,運力十分強大。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很好理解美聯航的“地球”塗裝啦?因為這一趟趟航班,確實做到了讓旅客“連接全球”。

自預訂即開啟的快捷自動服務

要為旅客提供極致的服務,當然也少不了對出行全程的全面觀察和研究,還有對產品不斷的打磨。這一點在美聯航的一系列服務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是真正切身體會到的。

首先不得不贊同樣商務風十分濃重的APP,而且也是實打實的雷厲風行派。不僅介面清爽指示清晰,而且消息、指引也十分精准。哪怕你到了機場才發現因為天氣問題航班延誤了,只要泡杯咖啡的十幾秒時間,就能在APP上“秒速”完成改簽操作。

▲從收到延誤消息到改簽完成,只需要泡杯咖啡的時間

不僅給旅客的APP夠快捷,美聯航給員工的配置也十分特別。早在2014年,Linda Jojo剛上任為美聯航首席資訊官(CIO)就決定為空乘人員、登機口服務人員等超過5萬名一線員工配上蘋果設備,只為給員工配上最好的工具以便更好地為旅客提供服務。

好馬配好鞍,為了再進一步提升移動端的功能性服務,今年年初,美聯航也和蘋果、IBM達成了合作,開發出更適用于服務旅客的APP。相比於把辦公區域局限在電腦前,美聯航認為這款合作開發的APP,能夠在高峰期更高效地調動足夠人力給予旅客所匹配的服務,同時即使是飛機上發現任何問題,空乘人員也能更快速地向維護人員進行回饋。

但更自動更智慧的“黑科技”,還體現在美聯航創新推出的“自動安檢通道(Automated Screening Lanes)”上。

為了能讓安檢能更快速和智慧地進行,美聯航和美國交通安全管理局(TSA)聯手,在紐華克國際機場、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以及洛杉磯國際機場投入運行這些自動安檢通道。

自動安檢通道不僅能自動輸送需檢查的行李,還能在檢測出有潛在危險品的時候自動抽離出問題行李以保障後續行李的安檢不被耽誤,獨特的無線電頻率識別技術(RFID)還能準確地把行李成像照片與X光掃描圖像進行匹配,在旅客通過安檢通道的同時就能實行精准度更高的安全檢查。

連以安檢嚴謹著稱的TSA,也表明這些自動安檢通道在提高安檢效率的同時,還讓旅客的安檢時間縮減了30%。在時間就是金錢的今天,或者我們真的可以算算,美聯航這些黑科技,一年下來可以幫我們省下多少資金。

讓商務出行更舒適

尚弟不少搭乘過美聯航航班的朋友都表示,在美聯航的飛機上,你很難找到中東航空公司那種奢華感,一切都很簡單,但就讓人感覺很乾淨和很舒服。空姐或者也不是個個都年輕貌美,但這其實也反映出美聯航的員工流失率很低,而且都是專業和經驗掛,處處都散發著對美聯航的自豪和喜愛之感。

正因這種貫徹自預訂、安檢、登機、飛行、抵達目的地整個流程的良好品牌體驗,讓美聯航也逐漸成為了高質商務出行的代名詞,尤其是在推出了最新的United Polaris(北極星)商務艙之後,更是把體驗舒適的商務出行演繹得淋漓盡致。

因為在投入使用之前,美聯航就開展了超過12,000小時的研究,所以整個Polaris商務艙的設計,可以說把商務人士的方方面面的考慮並照顧得很好。

艙內的床上用品、睡眠用品、洗漱套裝、機上餐食全都聯繫世界知名品牌量身定制,就連登機、點餐、閱讀、休息、入睡等各種縫隙時間,都會給空乘人員的細心照顧填滿。

座椅可以從直立狀態調成水準的6英尺6英寸睡床,更加溫柔地安撫到商旅人的各種“過勞傷”。乘客除了可以用電子隔板為自己打造一個私密套間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採用“請勿打擾”的模式,避免在處理工作或者休息時受到打擾。

就連休息室也有定制座椅、私人躺椅以及按摩式淋浴,餐飲也全部由精品餐廳提供。所以不僅乘客能通過先前的黑科技省下不少時間,在登機之前,也可以在休息室處理工作或者看看書,有更多的時間也可以先休息一番。這個對於要倒時差的商旅人而言,確實妙不可言。

正因為這是不斷創新、不斷前行的美聯航,才能一直給乘客甚至是航空業帶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驚喜。作為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聯航也堅持以身先行,把乘客出行的方方面面都納入進極致出行的思考範疇,讓乘客的出行體驗逐步提升。這是超過了90歲的美聯航,也是將繼續堅持創新和突破的美聯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