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雲南地區茶葉的特殊吃法!茶葉也能這樣吃?

多年的茶山實戰經驗和經歷,

請大家要相信, 好茶葉一定是源於工藝和生態。 ”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雲南因少數民族眾多, 各族的飲茶文化也是大相徑庭。

所以茶葉也有了些特殊的吃法, 例如有竹筒茶, 烤茶, 打油茶, 煨茶等等。 如果茶友們有機會的話, 不妨去感受一下這些茶葉的吃法, 這也是不可多得的經歷。

酸茶

酸茶是雲南布朗民族的喝茶習慣, 在每年的5月和6月左右, 人們把茶葉採摘回來煮熟, 放在陰暗處十餘日讓它發黴, 然後放進竹筒裡面再埋入泥土裡面, 經過數個月以後, 把酸茶放在口中咀嚼, 慢慢細咽, 是可以解渴消化, 這是供自食或互相饋贈的禮物。

烤茶

烤茶也叫作爆沖茶, 烤茶是白族的傳統茶俗。 顧名思義是用明火烤制而成的茶葉。 烤茶是大理地區白、彝、漢等民族飲茶的一種方法。 烤茶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 還可消除生茶的寒性。

採用姜, 桂, 茶, 椒一起煮的, 烤茶是用曬青毛茶製作, 茶葉被陽光乾燥後, 水分少了, 用平常方法沖泡, 沒有香氣的, 有著日曬味道, 味道是讓人回味。

煨茶

煨茶也叫燒茶, 雲南南部的一些兄弟民族, 如傣族、佤族等習慣飲用煨茶。

煨茶用的是剛採摘下來的一芽五六片葉的新鮮嫩枝條, 帶回家中, 直接放在明火上烘燒至焦黃後, 放進茶罐內煮來飲。 此類茶葉是沒有經過揉制, 味道清淡, 還帶有苦澀味和青氣。

竹筒茶

竹筒茶是居住在雲南南部的傣族、哈尼族等, 有的把竹筒茶當菜來食用。

新鮮的茶葉首先用鍋蒸煮,

當葉子柔軟時, 擺放在竹簾上搓揉, 裝入竹筒裡, 用棒椿實, 封口, 開始發酵。 過了二三個月後, 筒內茶葉發黃, 劈開竹筒, 拿出緊壓的茶葉晾乾, 裝入瓦罐中, 放進香油浸醃, 就可以當做蔬菜食用。

打油茶

打油茶亦稱“吃豆茶”, 侗族傳統待客食品。 在雲、州、桂互相毗鄰的地區一些地方,

村前村後、園庭周圍, 都種有幾株茶樹, 讓它們自由成長, 每年采葉一二次。

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黃豆、芝麻、糯粑、筍乾等, 應預先製作好待用。 把茶葉放進甑中或鍋中蒸煮, 等葉變黃, 取出淌幹, 加少量的米湯, 稍微揉搓, 再用明火烤幹, 充分乾燥後, 用來作為打油茶的調製原料。 在烹煮中需在油鍋中加入備好的花生、黃豆、芝麻、玉米花、幹筍子等。 煮沸三至五分鐘, 即可將油茶連湯帶料起鍋盛碗待喝。 一般家庭自喝, 這又香、又爽、又鮮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雲南普洱茶人陳曉雷推薦——茶藝師董董個人號:sxc39999

更多專業的普洱茶沖泡和品鑒方法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