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宋代梅花審美——范成大:提煉“古梅”意向,概括“三貴”之說

范成大, 自號此山居士, 晚號石湖居士, 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熱衷於藝梅賞梅, 在范村建起梅園, 成為著名的藝梅賞梅之所, 並撰寫了著名的《梅譜》, 又名《范村梅譜》。

《梅譜》雲:“梅, 天下尤物, 無問智賢愚不肖, 莫敢有異議。 學圃之士, 必先種梅, 且不厭多, 他花有無多少, 皆不系重輕。 在他的大力宣導下, 南宋文人于梅園雅集酬唱, 促使詠梅文學蔚然大興。 他首倡梅花品種的譜系之學, 更是推動了梅花園林種植知識和興趣的普及。

林逋梅詞意境

范成大在梅花審美中的貢獻是對“古梅”意象的提煉和“三貴”說的理論總結。 南宋中期大片古梅林的首次被發現, 使得古梅日漸進入人們的審美視野。 范成大獨具慧眼地捕捉到了古梅卓爾不群的文化內蘊, 並將它提煉出來, 開啟了又一個梅花審美的新時代——那就是古梅花獨有的“老枝怪奇”之美。

范成大抓住古梅這一獨特點,

因形入神, 向深處挖掘老梅盤屈蒼虯、奇崛強勁形態中的滄桑意蘊。 這一新的審美意蘊的求索, 與南宋危難頻仍的社會形勢下文人飽嘗變幻悲涼的心態水乳交融, 形成了南宋梅花審美意蘊和風格趣尚。 “老境”是一種蒼勁峭拔的審美境界, 范成大《古梅》詩抒寫的便是這麼一種深沉的文化象徵意義:孤標元不鬥芳菲, 雨瘦風皴老更奇。 壓倒嫩條千萬蕊, 只消疏影兩三枝。

范成大詩《古梅》

“古梅”意象的發現和提煉, 為宋代梅花審美的整體性觀念增補了最後一筆。 正如研究者所說:“古梅怪奇脫俗、滄桑曆煉的形象, 以其老與嫩, 剛與柔, 枯與腴, 淡與穠的對立和超越, 最典型、最充分地體現了宋人高雅脫俗的精神理想。 ”

值得注意的是, 范成大在此基礎上, 進一步精闢概括出整個宋代梅花審美發現和意象挖掘的多樣重大成果的結論——影響極大的“三貴”之說:“梅以韻勝, 以格高, 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奇者為貴”。

“三貴”說之可貴, 在於它簡明地把梅花從開始進入士人的審美視野,

到形成舉世公認的國花的歷時性精神成果, 轉換為共時性的精神結構組合。

文徵明墨梅

范成大品梅講究蒼老古樸情趣, 滄桑味深, 怪奇為美, 開闢了梅花審美的別樣途徑。 “三貴”說實際上融合了互異互補的“四端”, 韻與格、橫斜疏瘦與老枝怪奇之間剛柔互補,

使國花梅的文化內涵異常豐富, 常詠常新。 基於此, 梅花意象不僅呈現出宋人濃郁的道德品格意識和高度“內省化”的精神世界, 而且體現著入宋後佛、儒、道三家思想趨於融合對民族精神的塑造與完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