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金證券——通信行業研究週報:企業網增長迅速,結構分化明顯

本周主題

華為公佈2016年年報,持續高研發投入:華為的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大業務在2015年的基礎上呈穩健增長,實現2016年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全年淨利潤為371億元,同比增長0.4%。 同時華為在2016年持續投入,研發費用達764億元,占營收14.6%。

華為三大業務增長迅速,企業業務領域增速最快:2016年在運營商業務領域,華為圍繞數位化轉型,抓住雲、視頻、物聯網、運營轉型等重大機會,實現了銷售收入2906億元,同比增長24%;在企業業務領域,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與合作夥伴一起助力公共安全與政務、金融、能源等重點行業數位化轉型,實現銷售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47%;在終端業務領域,華為憑藉產品創新力和全球高端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使得消費者業務全年智慧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台,銷售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44%。

在企業級網路設備領域中,行業結構分化明顯:根據華為、華三、思科以及星網銳捷的2016年年報資料顯示,華為和銳捷網路在企業級網路設備領域增速均超過30%,結構分化明顯。 華為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金融、能源、製造和互聯網領域提供創新、差異化、領先的ICT軟硬體基礎設施和開放、靈活、彈性安全的平臺。 銳捷網路在教育、金融和醫療行業通信設備市場份額領先。

行業觀點

1.得益於以企業員工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增加以及生產與互聯網逐漸融合為代表的企業數位化轉型趨勢,企業級網路設備市場需求穩步增長。

國內與全球未來兩年運營商資本開支將有小幅下滑,但企業網路通信需求將不受此影響。

2.在國家推行“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資訊網路的大背景下,國內企業面臨市場機遇,但即便如此,也並非所有國內企業都可受益,華為與星網銳捷依靠自身研發的高投入以及深耕市場管道,企業網成長迅速,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而星網銳捷對市場差異化定位以及深刻把握行業使用者黏性成為設備商承接外部利好的主要因素。 星網銳捷在並購了2家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後估值已經回到歷史低位,繼續看好,詳見我們前期的深度報告《企業通信快速成長,股權收購低估值優勢顯現》。

3在運營商資本開支回落的大背景下,運營類企業受益資料流程量增長,和增值業務拓展,中線看好中國移動,IDC運營關注光環新網,物聯網運營宜通世紀。 設備類需求兩個細分板塊的增長趨勢沒有變化:a.網路流量的較快增長沒有變化,b.物聯網主導的網路連接增長沒有變化。 所以硬體設備需求仍有結構性機會,看好流量增長主導的IDC後週期受益烽火通信,英維克,物聯網安控科技,新天科技,東軟載波,漢威電子。

風險提示

外資企業通信設備商“轉換身份”,導致國內企業通信市場競爭加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