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車載鋰電池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廠商領跑

隨著各國紛紛制定燃油汽車淘汰時間表, 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 電動車零元件供應鏈市場的爭奪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其中鋰電池的供應成為了各國爭奪的重點,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在鋰電池產業的發展上也領先其他國家, 來自中國的鋰電池供應商正在積極尋求交易, 確保掌控全球的電動車供應鏈。

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中為電動車製造商和消費者提供了大量補貼, 依靠龐大的市場需求和產業資金, 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車和混合電動車市場, 銷量占全球的五成, 隨著中國國內的電動車市場需求持續成長, 進口鋰的需求也持續走高。

市場研究公司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主管 Simon Moore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鋰是電動車時代最重要的能源, 99% 的電動車核心零元件都與鋰有關,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鋰的需求也不斷攀升。

為了確保鋰電池的供應, 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廠商和鋰電池供應商正在全球收購鋰資源, 他們的目標非常明顯, 就是進一步控制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鏈。

Simon Moores 透露, 中國政府不僅關注電動車的製造, 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和補貼, 還支持製造商收購鋰電池供應商, 進而控制更多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鏈。 Global X 研究主管 Jay Jacob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考慮到過去中國政府在對本國經濟產業的影響力和引導的效果, 如果中國志在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的領導者, 他們有很大的機會達成這個目標。

許多產業內人士都忽略了歐美各國對於鋰電池產業的重視, 美國和歐洲的鋰資源和中國一樣非常依賴進口, 主要是從澳洲和南美各國開採, 未來歐美的電動車製造商都可能成為中國鋰電池廠商的客戶,

Simon Moores 認為即使中國在鋰電池的軍備競賽中保持領先, 但這個市場不可能是贏者通吃。

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報告顯示, 2016 年中國鋰電池廠商在全球車載鋰電池市場的占比超過 60%, 日本廠商占比為 20%, 韓國廠商占比接近 10% 時, 從單個廠商的出貨量來看, 中國廠商佔據了前五位。 中國最大的車載鋰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提出的長期規劃更為驚人, 該公司計畫到 2020 年將鋰電池產能提升到 50GWh , 相當於目前全球鋰電池需求量的兩倍。

目前韓國 LG 化學和三星 SDI 兩大鋰電池供應商也在中國投資新建工廠, 但由於無法獲得政府的補貼, 新開設工廠也沒有能夠獲得更多訂單,

目前日本和韓國的廠商主要是在高端電池市場保持領先。 為了能夠提升國內廠商的競爭力, 中國政府在 2017 年 3 月提出了為高性能電池研發提供專項補貼, 其中寧德時代也拿到了寶馬的訂單, 打破了日本和韓國鋰電池廠商壟斷高端電池市場的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