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觀影」《新三國》,諸葛亮厭惡魏延,全因關羽

《三國》看過多遍了, 但是沒多思考, 這次心靜, 看的便愈發仔細, 想的也愈發豐富。

在劉備奪取長沙四郡, 其間有個插曲, 就是關於魏延。 看書中交代:

雲長引魏延來見, 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 玄德驚問孔明曰:“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 軍師何故欲殺之?”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 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 是不義也。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 久後必反, 故先斬之, 以絕禍根。 ”玄德曰:“若斬此人, 恐降者人人自危。 望軍師恕之。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 汝可盡忠報主, 勿生異心, 若生異心, 我好歹取汝首級。 ”

​看到這裡, 是不是很奇怪, 諸葛亮為什麼這麼厭惡魏延, 你就是累破腦袋也想不出個究竟, 因為在魏延之前, 有個叫鞏志的和魏延的情況一樣, 那麼咱看看, 鞏志是什麼待遇?書中說:

見鞏志立於城上曰:“汝不順天時, 自取敗亡, 吾與百姓自降劉矣。 ”言未畢, 一箭射中金旋面門,

墜于馬下, 軍士割頭獻張飛。 鞏志出城納降, 飛就令鞏志齎印綬, 往桂陽見玄德。 玄德大喜, 遂令鞏志代金旋之職。

​鞏志與魏延情況實際是如初一則, 鞏志殺他的太守金旋, 獻出桂陽, 而魏延殺他的太守韓玄, 獻出長沙, 但是他們所受待遇卻截然不同,

鞏志拜桂陽太守, 而魏延幾乎要掉腦袋, 這是為什麼?

孔明說:“食其祿而殺其主, 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 是不義也。 這是說魏延, 但是鞏志同樣是按諸葛說的不忠不義, 為啥卻能成為太守而不見諸葛亮隻言片語, 這不是一個矛盾嗎?

再看孔明所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 久後必反, 故先斬之, 以絕禍根。 ”這個更是可笑的托詞藉口了, 在三國時代, 反是一個很正常的詞, 說白了就是跳巢, 再正常不過了, 再忠臣也不全會為主子殉葬吧, 更何況, 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算不算反?所以這個反骨完全是看人下菜碟的把戲, 也虧得孔明說出來。

那麼孔明為什麼非要殺魏延, 其實書中一句話露出了馬腳, “雲長引魏延來見, 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

”換句話說, 魏延的舉薦人是關羽, 他是關羽招降的,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那麼鞏志呢?他的老大是張飛, 所以平安無事。

這個事也證明了諸葛亮與關羽的關係, 關羽不服諸葛亮, 這是三國中的事實, 已經有很多人論述過, 在此不必多言, 那麼諸葛亮怎麼辦?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培植自己勢力, 這個以後再談, 二是削弱關羽實力, 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 軟實力是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這個關二哥地位不可撼動, 所以諸葛亮也不會在這上做文章, 那麼就得削弱關羽的硬實力, 就是控制關羽的部將, 所以整部三國, 關羽所帶的也不過是關興關平和周倉, 沒有智勇雙全的人, 魏延是關羽招降的, 事實上, 魏延對劉備的貢獻絕不亞于五虎上將,

但是究其一生也不得為關羽所用, 這才是諸葛亮的初心。

因為張飛沒有關羽那麼不服氣諸葛亮, 也沒有關羽那樣的智謀, 張飛只是一個武夫, 所以張飛引見的人才會得到重用, 這個地方才是魏延的悲劇, 試想, 如果張飛打長沙, 那麼魏延一定會成為蜀漢的第六大將, 那是倒楣的就是鞏志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