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扒明星開公司最成功20人(完結)估值10億起步,大牌未必最賺錢

影人闖蕩影視江湖, 沒家公司怎麼行。 開辦公司能夠為影人與資方、與行業資源合作提供許多便利。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通過查閱公開資料、尋訪業內資深人士, 在發佈推出“明星公司TOP20榜單”(上篇)之後, 推出完整版“明星公司TOP20榜單”。

1. 與影視劇行業相關度高的公司, 排名略微靠前

2. 與電影相關的公司, 相比電視劇公司, 排名略微靠前

3. 近期有作品的公司, 排名略微靠前

4. 業內資深影人開辦的公司, 排名略微靠前

5. 更具潛力的公司, 排名略微靠前

6. 估值僅供參考, 排名更著重行業影響力、未來潛力

7. 當期表現和未來潛力的權重, 高於歷史表現的權重

8. 業務主線更明顯更專一的公司, 排名略微靠前

田羽生

新聖堂

新聖堂成立於2014年, 由周子健、朱元慶、田羽生聯合發起並經營。 華誼是其控股股東, 持股58%。

田羽生曾表示, 未來會致力於將新聖堂打造成“編劇們的家和港灣”, 從而創造“筆尖上的奇跡”, 並將純粹、真誠、活力確立為新聖堂的三個特質。

對此, 華誼傳媒總裁王中磊也深表認可, 他說:“新聖堂的DNA是創作, 他們是一個很年輕的編劇群體, 他們用他們的方式去創作, 他們用很先進的方式去做前沿創作, 再分組去做不同的電影,

我覺得有這樣一個團隊是一個非常值得扶持的……”

新聖堂有代表作有《前任攻略》系列。

徐崢、陶虹夫婦

真樂道

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 徐崢夫婦合計持股70%, 劉瑞芳持有剩下的30%, 並擔任法人代表。 真樂道成立以後, 主要從事以徐崢夫婦為主體的藝人經紀,

開發製作兩人主導的電影專案。

到了2015年, 徐崢以真樂道為平臺展開資本運作。

這一年5月, 徐崢和寧浩分別出資1.75億港元, 以0.4港元每股認購“21控股”(歡喜傳媒的前身)各19%的股份, 並列第二大股東, 同時出任非執行董事。

同年9月21日晚, 21控股宣佈耗資1.5億元, 購入真樂道持有的47.5%的《港囧》票房份額。 這裡的47.5%指的是, 扣除發行成本後票房淨收入的47.5%。 也就是說, 影片還未上映徐崢已有1.5億落袋。 這一提前買斷票房的做法, 在當時還十分超前。

此外, 按照慣例, 雖然出品方已買斷票房, 但是如果票房超過一定數額, 出品方還可以再次分得部分票房收益。

徐崢完成這些安排之後, 《港囧》於2015年9月25日上映, 最終票房為16億。 粗略估算, 前述47.5%的票房份額獲利2.5億左右。

還有, 截止同年10月7日收盤, 21控股收盤價為3.4港元每股, 相比徐崢0.4港元每股購入時的市值, 增值8.55倍。 5個月前總計1.75億港元股份, 這時的市值已高達15億港元。

雖然不知道2.5億票房中, 在1.5億買斷款之外, 徐崢還能分得多少票房。 並且, 價值15億的股份也只是帳面財富。

但是,電影外掛資本市場所創造的財富奇跡,依然深深震撼了當時的影視行業。此後的2016年,和和影業16億保底《美人魚》,說不定就是從徐崢這次票房買斷中汲取的靈感。

這裡還需說明的是,徐錚1.5億買斷的僅僅是《港囧》票房收益,影片網路版權收益並不包含其中。後者按照當時的行情、影片的票房市場表現,大概是5000萬左右。

不過,也有可能,徐錚這次票房買斷的動機沒那麼複雜。

上文提到,5月,徐錚出資1.75億入股歡喜傳媒。1.75億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對徐錚也是如此。因而,他在5月只交納了部分購股款。到了9月,他通過出讓《港囧》票房份額獲取資金,交納剩下的部分。

真樂道的代表作有《泰囧》、《港囧》等影片,儲備的項目有《幕後玩家》、《超時空同居》等影片。

于正

東陽歡娛

東陽歡娛成立於2012年,於正占股70%。公司主體業務是,製作于正開發主導的影視劇專案。

因《美人心計》、《宮鎖心玉》等一系列劇集的成功,東陽歡娛的營收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以至於在2015年,歡娛影視被其公司註冊所在地的浙江東陽市政府命名為“小巨人企業”。按照東陽市政府擬定的標準,小巨人企業年營收至少需達到1億元、納稅超過500萬元。

雖然經營穩健、營收可觀,東陽歡娛看似並不急於展開資本運作。於正對此解釋到:“我們(歡娛影視)已經過了找投資的時代了,(在拍電視劇的時候)有合作夥伴過來,我們就一起會合作,沒有合作夥伴就自己投。”

從中可以看出,在於正的調配下,投資人雖然可以參與某個影視劇項目的融資或製作,但是卻被阻擋在東陽歡娛的整體經營之外。並且因為公司資金充裕,所以即使出現缺少適當的合作夥伴的情況,他們依然有能力獨立投資、完成項目。

不過,東陽歡娛工商資料顯示,2016年年初,東陽歡娛的註冊資本從300萬被增加至1000萬,原股東和他們各自的占股比例不變。通常情況下,增資擴股是引入投資的第一步。

然而,自那以後,東陽歡娛股東結構卻保持到現在,沒有進一步融資。東陽歡娛近年來未能出品大劇,受此影響,資方可能稍微調低了對它的估值。但是,東陽歡娛卻不願降低自己的預期,說不定因此導致雙方談不攏。

東陽歡娛代表作有《宮鎖心玉》、《美人心計》、《宮鎖珠簾》、《陸貞傳奇》、《笑傲江湖》、《班淑傳奇》、《半妖傾城》、《美人為餡》、《美人製造》、《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雲巔之上》等,旗下藝人有陳曉、楊蓉、張哲瀚、宋威龍、白鹿等。

顧長衛、蔣雯麗夫婦

首映時代

首映時代成立於2010年,是蔣雯麗家族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臺。

公司大股東有,影星蔣雯麗,她的丈夫著名攝影師顧長衛。其他股東則由兩人延伸而來,女方蔣雯麗方面有金馬影后馬思純,後者母親蔣文娟是蔣雯麗的姐姐兼經紀人,也是股東之一;男方顧長衛方面,他的堂兄顧長寧是股東之一。

首映時代最重要的資產是馬思純、顧長衛和蔣雯麗三位影人5年的經紀合約。此外,通過三位影人,公司還可以參與相關影視劇項目的投資與製作。

上市公司長城影視曾於2016年12月籌畫13.5億元100%收購首映時代,未果。今年11月初,長城影視捲土重來,再次提出收購首映時代,這次給出估值是12.1億,相比去年縮減了1.4億左右。

該並購方案正待證監會審核,至今懸而未決。

首映時代代表作品有電影《紅高粱》、《陽光燦爛的日子》等,電視劇《水滸傳》《康熙微服私訪記》、《雍正王朝》等,儲備項目有電視劇《正陽門下》、電影《飛火流星》等。

周星馳

PDAL

PDAL成立於2002年,到目前為之還只是周星馳的殼公司。

今年年初,上市公司新文化及其實控人楊震華,總計出資12.86億港元購入PDAL51%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周星馳作為唯一少數股東,持有剩下的41%股份。

雙方商定,除PDAL書面放棄外,凡由周星馳擔任主控人員或主創人員(包括但不限於導演、編劇、製片人、監製)的電影、電視類作品,PDAL及其子公司享有不低於投資總額20%的優先投資權。

雖然在本協議之前上映的《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接連刷新當時的影史票房記錄。但是,在協定簽訂之後不過一個多月上映的《西遊伏妖篇》票房雖高達16.5億,但是仍然稍低於期望。

今年6月,新文化高調宣佈,將投拍電影《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的衍生劇集——超級網劇《西遊降魔篇》和電視劇版《美人魚》。由此可見,新文化正加速全力開發,剛剛通過PDAL買下的周星馳IP。

PDAL代表作有《西遊伏妖篇》,儲備專案有超級網劇《西遊降魔篇》和電視劇版《美人魚》。

張國立

浙江常升

浙江常升成立於2013年5月,公司最大的資產是它的明星股東張國立。在成立後3個多月之後,華誼出資2.5億元購入浙江常升70%的股權。

並購之初,張國立在回應2.5億對價是否太貴時解釋到,浙江常升剛成立之時,就已經有許多上市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不過,他認為:“錢倒不是我首要考慮的問題,加盟華誼我也認真考慮能否做到我給出的承諾。”這時,他或許躊躇滿志,正待施展拳腳,開拓事業。

然而,到了2016年,他的心態似乎有所轉變,竟有些感到疲憊無奈。

張國立在與媒體交流時曾說:“現在的物價、演員的價格,拍一部劇的投入和收入已經不成比例了,再加上電視臺在播劇的中間也不能插播廣告,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收劇,造成現在的戲沒有IP、小鮮肉就很艱難。”

並且,IP戲一集可以賣到900多萬,我們(浙江常升)才100多萬……屬於“賠本賺吆喝”。

影視劇主流製作模式和風格的變化,突如其來,多少讓他吃了些苦頭。

浙江常升代表作《黃金血道》、《愛的追蹤》等,儲備項目有《老爸當家》 。

趙本山

本山傳媒

本山傳媒集團是以遼寧民間藝術團為核心組建而成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由趙本山擔任集團董事長。

本山傳媒的產業主要分成四大塊:演出業、影視製作業、電視欄目業和藝術教育業。2017年6月,本山傳媒變更經營範圍,新增互聯網資訊服務。

這可能與趙本山曾多次參與網路直播有關。去年10月,在“一直播”平臺,趙本山首次嘗鮮個人直播。平臺資料顯示,這次直播有100萬人線上觀看,收入達300萬元。

本山傳媒代表作有《鄉村愛情》系列、《馬大帥》系列、《大笑江湖》等,儲備專案《鄉村愛情》續集等。

王晶

星王朝

香港導演王晶創立的電影公司,前身為香港影王朝有限公司。

2016年7月,星美文化與星王朝有限公司共同宣佈,建立全方位框架合作計畫,攜手全面開發包括《衛斯理》系列在內的優質IP。

根據該計畫,雙方在接下來的合作中確定了包括《十二金剛》、《我的老師是拳霸》、 《降魔八將》、《一品芝麻官》、《澳門奇俠》這5部電影作品。

星王朝代表作有《澳門風雲》、《澳門風雲2》、《追龍》等,儲備項目有《十二金剛》、《我的老師是拳霸》、《降魔八將》、《一品芝麻官》、《澳門奇俠》等。

陸川

川製作

川製作成立於2006年,由陸川創建。

2013年,環球時報注資川製作,持股20%。在此期間,環球的團隊對川製作整個團隊進行了非常認真細緻的考察,把原來的導演工作室性質的公司轉變為為行業服務的股份制公司。

此外,環球團隊和陸川還多次赴洛杉磯考察當地獨立製片公司的運營模式,為川製作建立了全新的電影專案孵化培育的機制和國際化電影製片管理團隊。

川製作代表作有《南京!南京!》、《王的盛宴》等,儲備項目有《749:異族崛起》等。

楊冪

嘉行傳媒

2012年,楊冪工作室成立。在此基礎上,楊冪及其兩位經紀人曾嘉、趙曉堯一同組建了“嘉行傳媒”。

2015年9月底,嘉行借殼西安同大登陸新三板。

2017年6月5日,嘉行傳媒發佈公告,引入諾亞財富和完美世界,完成2.5億元定增融資,投後估值升至47.5億。

從借殼新三板上市,到憑藉熱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沖高估值的整個過程中,嘉行所表現出的資本手法,純熟爽利、一氣呵成,是近年來資本運作的最佳範例之一。

嘉行的業務模式是藝人經紀、影視劇製作相鋪相成,雙輪驅動。它的主要藝人包括楊冪、迪麗熱巴、張雲龍等,代表作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但是,電影外掛資本市場所創造的財富奇跡,依然深深震撼了當時的影視行業。此後的2016年,和和影業16億保底《美人魚》,說不定就是從徐崢這次票房買斷中汲取的靈感。

這裡還需說明的是,徐錚1.5億買斷的僅僅是《港囧》票房收益,影片網路版權收益並不包含其中。後者按照當時的行情、影片的票房市場表現,大概是5000萬左右。

不過,也有可能,徐錚這次票房買斷的動機沒那麼複雜。

上文提到,5月,徐錚出資1.75億入股歡喜傳媒。1.75億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對徐錚也是如此。因而,他在5月只交納了部分購股款。到了9月,他通過出讓《港囧》票房份額獲取資金,交納剩下的部分。

真樂道的代表作有《泰囧》、《港囧》等影片,儲備的項目有《幕後玩家》、《超時空同居》等影片。

于正

東陽歡娛

東陽歡娛成立於2012年,於正占股70%。公司主體業務是,製作于正開發主導的影視劇專案。

因《美人心計》、《宮鎖心玉》等一系列劇集的成功,東陽歡娛的營收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以至於在2015年,歡娛影視被其公司註冊所在地的浙江東陽市政府命名為“小巨人企業”。按照東陽市政府擬定的標準,小巨人企業年營收至少需達到1億元、納稅超過500萬元。

雖然經營穩健、營收可觀,東陽歡娛看似並不急於展開資本運作。於正對此解釋到:“我們(歡娛影視)已經過了找投資的時代了,(在拍電視劇的時候)有合作夥伴過來,我們就一起會合作,沒有合作夥伴就自己投。”

從中可以看出,在於正的調配下,投資人雖然可以參與某個影視劇項目的融資或製作,但是卻被阻擋在東陽歡娛的整體經營之外。並且因為公司資金充裕,所以即使出現缺少適當的合作夥伴的情況,他們依然有能力獨立投資、完成項目。

不過,東陽歡娛工商資料顯示,2016年年初,東陽歡娛的註冊資本從300萬被增加至1000萬,原股東和他們各自的占股比例不變。通常情況下,增資擴股是引入投資的第一步。

然而,自那以後,東陽歡娛股東結構卻保持到現在,沒有進一步融資。東陽歡娛近年來未能出品大劇,受此影響,資方可能稍微調低了對它的估值。但是,東陽歡娛卻不願降低自己的預期,說不定因此導致雙方談不攏。

東陽歡娛代表作有《宮鎖心玉》、《美人心計》、《宮鎖珠簾》、《陸貞傳奇》、《笑傲江湖》、《班淑傳奇》、《半妖傾城》、《美人為餡》、《美人製造》、《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雲巔之上》等,旗下藝人有陳曉、楊蓉、張哲瀚、宋威龍、白鹿等。

顧長衛、蔣雯麗夫婦

首映時代

首映時代成立於2010年,是蔣雯麗家族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臺。

公司大股東有,影星蔣雯麗,她的丈夫著名攝影師顧長衛。其他股東則由兩人延伸而來,女方蔣雯麗方面有金馬影后馬思純,後者母親蔣文娟是蔣雯麗的姐姐兼經紀人,也是股東之一;男方顧長衛方面,他的堂兄顧長寧是股東之一。

首映時代最重要的資產是馬思純、顧長衛和蔣雯麗三位影人5年的經紀合約。此外,通過三位影人,公司還可以參與相關影視劇項目的投資與製作。

上市公司長城影視曾於2016年12月籌畫13.5億元100%收購首映時代,未果。今年11月初,長城影視捲土重來,再次提出收購首映時代,這次給出估值是12.1億,相比去年縮減了1.4億左右。

該並購方案正待證監會審核,至今懸而未決。

首映時代代表作品有電影《紅高粱》、《陽光燦爛的日子》等,電視劇《水滸傳》《康熙微服私訪記》、《雍正王朝》等,儲備項目有電視劇《正陽門下》、電影《飛火流星》等。

周星馳

PDAL

PDAL成立於2002年,到目前為之還只是周星馳的殼公司。

今年年初,上市公司新文化及其實控人楊震華,總計出資12.86億港元購入PDAL51%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周星馳作為唯一少數股東,持有剩下的41%股份。

雙方商定,除PDAL書面放棄外,凡由周星馳擔任主控人員或主創人員(包括但不限於導演、編劇、製片人、監製)的電影、電視類作品,PDAL及其子公司享有不低於投資總額20%的優先投資權。

雖然在本協議之前上映的《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接連刷新當時的影史票房記錄。但是,在協定簽訂之後不過一個多月上映的《西遊伏妖篇》票房雖高達16.5億,但是仍然稍低於期望。

今年6月,新文化高調宣佈,將投拍電影《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的衍生劇集——超級網劇《西遊降魔篇》和電視劇版《美人魚》。由此可見,新文化正加速全力開發,剛剛通過PDAL買下的周星馳IP。

PDAL代表作有《西遊伏妖篇》,儲備專案有超級網劇《西遊降魔篇》和電視劇版《美人魚》。

張國立

浙江常升

浙江常升成立於2013年5月,公司最大的資產是它的明星股東張國立。在成立後3個多月之後,華誼出資2.5億元購入浙江常升70%的股權。

並購之初,張國立在回應2.5億對價是否太貴時解釋到,浙江常升剛成立之時,就已經有許多上市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不過,他認為:“錢倒不是我首要考慮的問題,加盟華誼我也認真考慮能否做到我給出的承諾。”這時,他或許躊躇滿志,正待施展拳腳,開拓事業。

然而,到了2016年,他的心態似乎有所轉變,竟有些感到疲憊無奈。

張國立在與媒體交流時曾說:“現在的物價、演員的價格,拍一部劇的投入和收入已經不成比例了,再加上電視臺在播劇的中間也不能插播廣告,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收劇,造成現在的戲沒有IP、小鮮肉就很艱難。”

並且,IP戲一集可以賣到900多萬,我們(浙江常升)才100多萬……屬於“賠本賺吆喝”。

影視劇主流製作模式和風格的變化,突如其來,多少讓他吃了些苦頭。

浙江常升代表作《黃金血道》、《愛的追蹤》等,儲備項目有《老爸當家》 。

趙本山

本山傳媒

本山傳媒集團是以遼寧民間藝術團為核心組建而成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由趙本山擔任集團董事長。

本山傳媒的產業主要分成四大塊:演出業、影視製作業、電視欄目業和藝術教育業。2017年6月,本山傳媒變更經營範圍,新增互聯網資訊服務。

這可能與趙本山曾多次參與網路直播有關。去年10月,在“一直播”平臺,趙本山首次嘗鮮個人直播。平臺資料顯示,這次直播有100萬人線上觀看,收入達300萬元。

本山傳媒代表作有《鄉村愛情》系列、《馬大帥》系列、《大笑江湖》等,儲備專案《鄉村愛情》續集等。

王晶

星王朝

香港導演王晶創立的電影公司,前身為香港影王朝有限公司。

2016年7月,星美文化與星王朝有限公司共同宣佈,建立全方位框架合作計畫,攜手全面開發包括《衛斯理》系列在內的優質IP。

根據該計畫,雙方在接下來的合作中確定了包括《十二金剛》、《我的老師是拳霸》、 《降魔八將》、《一品芝麻官》、《澳門奇俠》這5部電影作品。

星王朝代表作有《澳門風雲》、《澳門風雲2》、《追龍》等,儲備項目有《十二金剛》、《我的老師是拳霸》、《降魔八將》、《一品芝麻官》、《澳門奇俠》等。

陸川

川製作

川製作成立於2006年,由陸川創建。

2013年,環球時報注資川製作,持股20%。在此期間,環球的團隊對川製作整個團隊進行了非常認真細緻的考察,把原來的導演工作室性質的公司轉變為為行業服務的股份制公司。

此外,環球團隊和陸川還多次赴洛杉磯考察當地獨立製片公司的運營模式,為川製作建立了全新的電影專案孵化培育的機制和國際化電影製片管理團隊。

川製作代表作有《南京!南京!》、《王的盛宴》等,儲備項目有《749:異族崛起》等。

楊冪

嘉行傳媒

2012年,楊冪工作室成立。在此基礎上,楊冪及其兩位經紀人曾嘉、趙曉堯一同組建了“嘉行傳媒”。

2015年9月底,嘉行借殼西安同大登陸新三板。

2017年6月5日,嘉行傳媒發佈公告,引入諾亞財富和完美世界,完成2.5億元定增融資,投後估值升至47.5億。

從借殼新三板上市,到憑藉熱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沖高估值的整個過程中,嘉行所表現出的資本手法,純熟爽利、一氣呵成,是近年來資本運作的最佳範例之一。

嘉行的業務模式是藝人經紀、影視劇製作相鋪相成,雙輪驅動。它的主要藝人包括楊冪、迪麗熱巴、張雲龍等,代表作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