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香港證監會發佈季度報告 持牌機構數創紀錄新高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週三(12月6日)官網發佈了《季度報告》, 總結2017年7月至9月期間的重要發展。

該報告的重點包括SFC分別就減低互聯網交易相關的駭客入侵風險,

以及建議為從事場外衍生工具活動的持牌機構制訂的監管資本制度發表諮詢總結。

SFC在9月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就建議改善聯交所的上市監管決策及管治架構的聯合諮詢發表總結文件。 有關的總結文件主要理清證監會的角色, 而這個角色現已演變為以更直接的方式, 處理其職權範圍內較為重要的上市事宜。

債券通已在7月開通, 為離岸機構投資者提供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途徑。 SFC在9月發出聲明, 闡述首次代幣發行中所發售或銷售的數碼代幣可能受香港證券法例所規管。 核心職能主管制度已于10月全面實施。

SFC在季內分別與法國就基金互認安排, 與英國就跨境受規管機構及人士的監管,

以及與香港警務處就合作關係, 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此外, SFC與迪拜金融服務局及馬來西亞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簽訂了金融科技合作協定。

在執法方面, 原訟法庭取消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前主席的董事資格, 為期八年, 並命令他促致結欠該公司的應收款項得以支付, 以及在另一宗個案中, 命令孫敏向因其進行的內幕交易而受影響的投資者支付逾1560萬元。

季內主要數位如下:

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總數達至43976的新高, 按年增加3.3%。

其中, 持牌機構的數目創紀錄新高, 上升了12.7%至2613家。

SFC對持牌機構進行了80次以風險為本的現場視察, 以檢視它們對相關監管規定的遵守情況。

SFC審閱的新上市申請數目達至110宗的新高, 較上一季度上升27.9%, 並發出最終決定通知以反對兩宗上市申請。

SFC在監察到股價及成交量出現異動後, 向仲介機構提出2300項索取交易及帳戶紀錄的要求。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于1989年成立, 是獨立的法定機構, 負責監管香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的運作。 《證券及期貨條例》及附屬法例賦予證監會調查、糾正及紀律處分權力。 證監會獨立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作, 而經費主要來自交易徽費及牌照費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