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氣象生活」大雪節氣到了,數九隆冬的日子近了

12月7日, “大雪”節氣!

你那裡下雪了嗎

面對寒冷你怕不怕

可有爐火溫暖你的手可有微笑填滿你的家

.......

導 語

【大雪】是個充滿詩意的節氣, 霧凇掛滿枝椏, 片片雪花飄落的美景尤其令人期待。 你知道大雪節氣的由來嗎?它的習俗是什麼?有哪些農事活動?

1

大雪節氣的由來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 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 十一月節, 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 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 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節氣意義上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無必然聯繫。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 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 而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大的雪。 氣象學上規定:下雪時能見度很差, 水準能見距離小於500米, 地面積雪深度等於或大於5釐米, 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0~9.9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大雪。

大雪結束之時, 是冬至開始之日, 是人們開始數著“九九”過隆冬的日子。

對我國大多數地區而言, 大雪是邁向隆冬季節的一個過渡期。

2

大雪三候

鶡鴠不鳴:大雪之日“鶡鴠不鳴”。 鶡鴠是寒號蟲, 求旦之鳥, 大雪時, 此陽鳥感陰至極而不鳴, “夜之漫漫, 鶡鴠不鳴”。

虎始交:大雪後五日“虎始交”, 老虎已經感知到微陽, 開始交配了。

荔挺出:再五日, “荔挺出”, 荔挺似蒲而小, 荔挺大約就是笤帚苗。

3

大雪節氣與農事活動

大雪時節, 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 我國遼闊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裝, 東北、西北地方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 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 冬小麥已停止生長。 但此期間, 農事活動仍然不能放鬆。

北方田間管理已很少。 人常說, “瑞雪兆豐年”。 嚴冬積雪覆蓋大地, 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 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 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 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另外, 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 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 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若下雪不及時,人們偶爾還在天氣稍轉暖時澆一兩次凍水,提高小麥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牆等,助禽畜安全過冬。俗話說“大雪紛紛是旱年,造塘修倉莫等閒”。此時還要加緊冬日興修水道、積肥造肥、修倉、糧食入倉等事務。婦女們則三五成群,紮堆做針線活。手藝之家將主要精力用在手藝上,如印年畫、磨豆腐、編筐、編簍等賺錢補貼家用。

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注意施好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蘖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這時天氣雖冷,但貯藏的蔬菜和薯類要勤于檢查,適時通風,不可將窖封閉太死,以免升溫過高,濕度過大導致爛窖。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保持較低的溫度。

4

大雪節氣的習俗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醃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著醃制“鹹貨”。大雪為什麼要醃肉?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因此,在“年”出來前,就必須儲備很多食物。肉、魚、雞、鴨等肉食品無法久存,人們就想出了把這些肉食品醃制存放的方法。而對於新鮮的菜,人們就用風乾的辦法。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大雪節氣,北方地區已經是銀裝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滾雪球,是年輕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至於喜歡在室內的人,喝碗熱騰的湯,或是來個火鍋,都是經濟實惠的禦寒之策。

在臺灣,大雪時節臺灣也是捕獲烏魚的好時節。俗諺: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從小雪時節,烏魚群就慢慢進入臺灣海峽,到了大雪時節因為天氣越來越冷,烏魚沿水溫線向南回流,彙集的烏魚群也越來越多,整個臺灣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高,常被當做上等佳餚來招待賓客。

5

大雪養生:強體抗寒

民間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天寒地凍多吃禦寒食物 進入“大雪”節氣後,意味著將要進入隆冬時節,禦寒成為頭等大事。專家介紹,對於畏寒怕冷的人,要多穿衣服加強保暖,適當多吃含鐵元素和碘元素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黑木耳、大棗、乳類、海蜇等,有助於提高禦寒能力。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保暖護住頭胸腳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禦寒的能力較差。大雪時節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是不錯的養生之法。

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若下雪不及時,人們偶爾還在天氣稍轉暖時澆一兩次凍水,提高小麥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牆等,助禽畜安全過冬。俗話說“大雪紛紛是旱年,造塘修倉莫等閒”。此時還要加緊冬日興修水道、積肥造肥、修倉、糧食入倉等事務。婦女們則三五成群,紮堆做針線活。手藝之家將主要精力用在手藝上,如印年畫、磨豆腐、編筐、編簍等賺錢補貼家用。

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注意施好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蘖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這時天氣雖冷,但貯藏的蔬菜和薯類要勤于檢查,適時通風,不可將窖封閉太死,以免升溫過高,濕度過大導致爛窖。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保持較低的溫度。

4

大雪節氣的習俗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醃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著醃制“鹹貨”。大雪為什麼要醃肉?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因此,在“年”出來前,就必須儲備很多食物。肉、魚、雞、鴨等肉食品無法久存,人們就想出了把這些肉食品醃制存放的方法。而對於新鮮的菜,人們就用風乾的辦法。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大雪節氣,北方地區已經是銀裝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滾雪球,是年輕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至於喜歡在室內的人,喝碗熱騰的湯,或是來個火鍋,都是經濟實惠的禦寒之策。

在臺灣,大雪時節臺灣也是捕獲烏魚的好時節。俗諺: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從小雪時節,烏魚群就慢慢進入臺灣海峽,到了大雪時節因為天氣越來越冷,烏魚沿水溫線向南回流,彙集的烏魚群也越來越多,整個臺灣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高,常被當做上等佳餚來招待賓客。

5

大雪養生:強體抗寒

民間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天寒地凍多吃禦寒食物 進入“大雪”節氣後,意味著將要進入隆冬時節,禦寒成為頭等大事。專家介紹,對於畏寒怕冷的人,要多穿衣服加強保暖,適當多吃含鐵元素和碘元素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黑木耳、大棗、乳類、海蜇等,有助於提高禦寒能力。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保暖護住頭胸腳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禦寒的能力較差。大雪時節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是不錯的養生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