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靠電影賺錢,原來這麼難

拍電影是個燒錢的活兒。 高投入自然期待高票房的產出。

不過事情可沒想像中那麼簡單和水到渠成。

票房收入達到成本的三倍, 收支才能平衡, 片子的盈利也才能開始。

這條鐵律, 似乎成了懸在每部電影頭上的達摩利斯劍。

靠電影賺錢不容易, 可賠錢的命運倒是說來就來。

新經典, 遭遇票房劫

[銀翼殺手2049]

預算:1.5億美元

北美票房:9038萬美元

海外票房:1億6482萬美元

作為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的續集, [銀翼殺手2049]本就備受期待。

上映後, 影片裡的瑰麗科幻想象和人倫思索, 讓影迷大呼過癮, 新經典的名號雙手奉上。

可不管怎麼看, [銀翼殺手2049]的票房撲得都蠻慘烈。

10月6號, 片子在北美上映, 首週末票房僅3200萬美元, 遠遠低於預期的5000萬美元。

首週末票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直接影響到影片後續的排片和走勢。

不出意外地, 北美上映到第三周, 院線數量銳減855家。

可4億美元以上的票房,

才能讓製片方收回成本的現實仍擺在眼前。

而想靠著海外市場拯救票房, 似乎也很懸。

拿在中國內地的表現來講, [銀翼殺手2049]票房7692.7萬人民幣, 僅排在國內年度票房總榜的第89位而已。

據傳, 影片的虧損大概有8000萬美元。

這不濟的票房成績, 連導演鄧尼斯·維倫紐瓦也覺得是個迷。

這謎題其實不難解。

過於緩慢的節奏和163分鐘的片長, 拉垮了一般觀眾的觀影耐性;

而電影中時不時對1983年前作的致意和提及, 難免會讓新觀眾感到一頭霧水。

單從迷影的角度想一下, 賠錢似乎是影史經典的一大宿命。

[黨同伐異]、[公民凱恩]、[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甚至1983年的[銀翼殺手], 票房都十分慘澹。

作為“准”影史經典的[銀翼殺手2049], 可能也在承受叫好不叫座的命運吧。

大導演們的票房滑鐵盧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預算:1億7720萬美元

北美票房:4048萬美元

海外票房:1億8468萬美元

呂克·貝松導演可以說是法國電影界最“好萊塢”化的一個了。

他成立的歐羅巴影業, 專門打造長片, 運作的模式和好萊塢公司無異。

2017年, 公司力推的影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裡, 把動作、冒險、科幻元素進行混搭。

這當然是呂克·貝松的強項, 同時也迎合了當下世界電影潮流。

不過呂克·貝松似乎太專注於在電影中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而忽視了影片的戲劇邏輯和故事品質。

北美地區4000多萬美元票房, 以及法國本土3678萬美元的成績, 實在算不上給力。

倒是在中國內地, 片子累積票房竟有6207萬美元之多,

居全世界範圍內貢獻票房最多的地區之首。

投入1.77億美元, 但影片的全球總票房剛過2億美元, 這簡直成了歐羅巴影業2017年最賠本的買賣。

面對虧損, 歐羅巴影業也做出了鎮痛式的反應。

公司副總裁愛德華·德·瓦辛為票房欠佳擔責, 被解雇。

呂克·貝松甚至以1300萬美元的價格, 出售歐羅巴影業旗下的法國電視部門。

不過也有好消息。

今年9月, 已經進駐歐羅巴影業的中國投資方基美影業表示還願意助資繼續拍攝“星際特工”系列。

而且公司的下一部電影[安娜]也預備在本月開拍。

希望這次的劇本能經得起考驗, 幫歐羅巴影業渡過難關吧。

[亞瑟王:鬥獸爭霸]

預算:1.75億美元

北美票房:3918萬美元

海外票房:1億950萬美元

曾打造出[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兩部影片均全球票房超5億美元)的大導演蓋·裡奇, 因為這部中世紀題材的史詩電影摔了個大跟頭。

5月份, 影片在北美上映的時候, 首週末票房1540萬美元, 成了好萊塢暑期檔第一部慘遭失敗的電影。

《好萊塢報導者》曾發文說, [亞瑟王:鬥獸爭霸]預計讓華納虧損了1.5億美元。

要知道,華納起初對影片信心十足,自認為中世紀歷史故事絕對符合海外觀眾,尤其是歐洲觀眾的胃口。

只不過事實正相反,在蓋·裡奇的英國老家才賣了630萬美元的票房。

這部片在國內同樣名不見經傳,票房只有835萬美元。

曾有國外影評人說這部片子是“錯誤的導演、錯誤的演員、錯誤的劇本組成的一部典型‘好萊塢’災難片”。

想想也是,亞瑟王這類翻拍無數次的故事,要玩出新花樣著實困難。

雖然華納經歷了“暑期第一撲”,可後續[神奇女俠]、[敦克爾克]、[小丑回魂]的成功,也算打了翻身仗。

至於蓋·裡奇嘛,手上還有2019年迪士尼真人版的[阿拉丁],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招牌,待說。

品質堪憂,票房怎會優!

[全球風暴]

預算:1億2000萬美元

北美票房:3299萬美元

海外票房:1億7270萬美元

剛講完華納,又來一部華納出品的撲街片。

如果說,輿論對[亞瑟王:鬥獸爭霸]的評價算有贊有彈,褒貶不一的話,那這部[全球風暴]簡直是惡評滿滿。

爛番茄新鮮度僅13%,IMDB的評分穩定保持在5.5。

豆瓣評分6.1,僅僅好於29%的災難片和30%的科幻片。

[全球風暴]用了科幻災難片的套路,卻拍得毫無誠意。

雖然電影還在上映中,可不管是在北美,還是在中國內地,票房走低的態勢十分明顯。

觀眾用手中的電影票說明了對影片的態度。

北美首週末票房1330萬美元,第二周直降至590萬美元;

10月27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後,首週末票房曾達到2億多元,可10天之後,單日票房很快滑落至1000萬元以下。

據悉,樂觀估計影片最終會收穫2億美元票房,只不過,要想收支平衡,這中間還差了1億美元的距離。

[超凡戰隊]

預算:1億美元

北美票房:8536萬美元

海外票房:5697萬美元

這部賣情懷的大片,原來也只有情懷可以賣。

[超凡戰隊]改編自號稱90後集體回憶的特攝劇《恐龍戰隊》。

其實相比小編列出的其他影片,這部片子是唯一一部北美票房遠高於海外票房的。

可見北美大眾對《恐龍戰隊》所包含的集體回憶有更深刻的記憶。

如果把現在的高預算控制為小成本投入,影片不一定會賠這麼多。

海外票房的高地出在英國的600多萬美元和巴西的500多萬美元。

情懷或許可以激起對影片的好奇心,可品質仍是最關鍵的。

劇情糊弄,人物單薄,特效簡單,這才是影片沒能大賣的致命傷吧。

[鮫珠傳]

預算:2.5億元

國內票房:1.13億元

2017年到現在,國產電影裡最賠錢的該數[鮫珠傳]了吧。

片子頂著東方奇幻巨制的頭銜,進入暑期檔廝殺。

一方面,[鮫珠傳]上檔的8月11號,險遇正在暑期檔愈戰愈勇的[戰狼2]。

實力不夠強勁的話,很快就會被秒成渣渣。

果不其然。上映三天后,單日票房很快跌入千萬以下;七天后,單日票房僅剩幾十萬。

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之後,累積票房1.13億元,進而退場。

[鮫珠傳]在製作上不可說不精良。

請了電影[加勒比海盜]的製作團隊擔任視效工作,片子的想像力不俗。

可說到另一方面,東方故事對好萊塢元素的效仿,則成了影片的硬傷。

不論是傑克船長,還是[銀河護衛隊],這種混搭讓影片更加俗套和不知所云。

這也成了票房虧損的一個重要理由。

這些2017年賠錢的大製作,虧本的原因自是各不相同。

市場的魔力就在於此。

看似有規律可循,常常也不按常理出牌。

有時叫座不叫好,間或叫好不叫座,更多情況當然是不叫好也不叫座。

電影賠不賠錢,市場說了算,品質也說了算。

要知道,華納起初對影片信心十足,自認為中世紀歷史故事絕對符合海外觀眾,尤其是歐洲觀眾的胃口。

只不過事實正相反,在蓋·裡奇的英國老家才賣了630萬美元的票房。

這部片在國內同樣名不見經傳,票房只有835萬美元。

曾有國外影評人說這部片子是“錯誤的導演、錯誤的演員、錯誤的劇本組成的一部典型‘好萊塢’災難片”。

想想也是,亞瑟王這類翻拍無數次的故事,要玩出新花樣著實困難。

雖然華納經歷了“暑期第一撲”,可後續[神奇女俠]、[敦克爾克]、[小丑回魂]的成功,也算打了翻身仗。

至於蓋·裡奇嘛,手上還有2019年迪士尼真人版的[阿拉丁],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招牌,待說。

品質堪憂,票房怎會優!

[全球風暴]

預算:1億2000萬美元

北美票房:3299萬美元

海外票房:1億7270萬美元

剛講完華納,又來一部華納出品的撲街片。

如果說,輿論對[亞瑟王:鬥獸爭霸]的評價算有贊有彈,褒貶不一的話,那這部[全球風暴]簡直是惡評滿滿。

爛番茄新鮮度僅13%,IMDB的評分穩定保持在5.5。

豆瓣評分6.1,僅僅好於29%的災難片和30%的科幻片。

[全球風暴]用了科幻災難片的套路,卻拍得毫無誠意。

雖然電影還在上映中,可不管是在北美,還是在中國內地,票房走低的態勢十分明顯。

觀眾用手中的電影票說明了對影片的態度。

北美首週末票房1330萬美元,第二周直降至590萬美元;

10月27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後,首週末票房曾達到2億多元,可10天之後,單日票房很快滑落至1000萬元以下。

據悉,樂觀估計影片最終會收穫2億美元票房,只不過,要想收支平衡,這中間還差了1億美元的距離。

[超凡戰隊]

預算:1億美元

北美票房:8536萬美元

海外票房:5697萬美元

這部賣情懷的大片,原來也只有情懷可以賣。

[超凡戰隊]改編自號稱90後集體回憶的特攝劇《恐龍戰隊》。

其實相比小編列出的其他影片,這部片子是唯一一部北美票房遠高於海外票房的。

可見北美大眾對《恐龍戰隊》所包含的集體回憶有更深刻的記憶。

如果把現在的高預算控制為小成本投入,影片不一定會賠這麼多。

海外票房的高地出在英國的600多萬美元和巴西的500多萬美元。

情懷或許可以激起對影片的好奇心,可品質仍是最關鍵的。

劇情糊弄,人物單薄,特效簡單,這才是影片沒能大賣的致命傷吧。

[鮫珠傳]

預算:2.5億元

國內票房:1.13億元

2017年到現在,國產電影裡最賠錢的該數[鮫珠傳]了吧。

片子頂著東方奇幻巨制的頭銜,進入暑期檔廝殺。

一方面,[鮫珠傳]上檔的8月11號,險遇正在暑期檔愈戰愈勇的[戰狼2]。

實力不夠強勁的話,很快就會被秒成渣渣。

果不其然。上映三天后,單日票房很快跌入千萬以下;七天后,單日票房僅剩幾十萬。

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之後,累積票房1.13億元,進而退場。

[鮫珠傳]在製作上不可說不精良。

請了電影[加勒比海盜]的製作團隊擔任視效工作,片子的想像力不俗。

可說到另一方面,東方故事對好萊塢元素的效仿,則成了影片的硬傷。

不論是傑克船長,還是[銀河護衛隊],這種混搭讓影片更加俗套和不知所云。

這也成了票房虧損的一個重要理由。

這些2017年賠錢的大製作,虧本的原因自是各不相同。

市場的魔力就在於此。

看似有規律可循,常常也不按常理出牌。

有時叫座不叫好,間或叫好不叫座,更多情況當然是不叫好也不叫座。

電影賠不賠錢,市場說了算,品質也說了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