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名品”

吉州窯陶瓷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 它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窯的名貴產品。 1975年, 在東京博物館舉辦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展覽, 吉州窯的兔毫斑、鷓鴣斑和玳瑁斑成為傳世珍品, 日本國珍藏的剪紙貼花盞被譽為國寶。 1976年, 在新安海域發現一艘開往朝鮮、日本的中國元代沉船, 從沉船中打撈出1.5萬餘件中國的古陶瓷, 不少屬吉州窯燒制。 韓國中央博物館陳列的42件吉州窯瓷器被視為稀世珍品。 英國博物館所藏的吉州窯產鳳首白瓷瓶堪稱瓷中尤物,

木葉天目盞則被列為國寶。

宋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三鳳紋碗

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 它始于晚唐, 興於五代、北宋, 極盛於南宋, 而衰於元末, 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歷史。 宋時, 永和陶瓷業興旺, “辟坊巷街三市”, “七十二條花街”。 錦繡鋪有幾千戶, 百尺層樓萬餘家。 吉州窯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 所產瓷器種類繁多, 已發現的瓷形有120餘種。 按胎釉可分為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市永和鎮境內,

北距吉安市市約8公里。 隋至宋, 吉安稱吉州, 故名。 在永和鎮西側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範圍內, 廢窯累累, 瓷片和窯具俯拾皆是。 現今永和鎮仍殘存著一條條匣缽和窯磚鋪砌的長街古道, 這一帶就是古“東昌”縣縣城的所在地。 東昌地屬吉州管轄, 故名為“吉州窯”, 又稱為“永和窯”。

吉州窯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過汝窯、磁州窯、建窯、龍泉窯和景德鎮窯等的諸多影響, 特別是與磁州窯和建窯淵源關係密切, 在鑒識時要注意到它們之間的共同與不同之點。

宋 吉州窯玳瑁釉罐

吉州窯器一般為正燒, 少有大器出現。 其胎質較粗松, 但很堅硬, 器物胎壁較厚, 界于瓷與陶之間。 胎色以灰白、米黃為主, 個別呈紫灰色。 當時吉州窯窯工的修胎是很有特點的, 為了追求時效, 熟練窯工往往就在快速的幾刀之中完成了修坯的工作, 因此, 在器物上可見到修坯時所留下的明顯刀痕和旋紋。

當時胎泥淘煉較簡單, 燒成後胎體上常可見有雜質和孔隙。 此種工藝的獨特性,

常使仿製者露出馬腳, 大多數仿品制胎過白、過於精細, 即便模仿, 也常是貌合神離, 做不到位。 仿品的胎質常比真品還要緊密和精細, 胎體常是過重或過輕。 此外, 宋時, 吉州窯器中有一種仿定窯的產品, 這種器物胎質較薄, 胎色呈粉白或黃白色。

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梅花紋碗

吉州窯瓷施釉較厚,古瓷釉面光潤細膩,有一種溫潤之光。作偽者常用獸皮或浸油軟布來進行拋打,以使其出現溫潤之光。但用獸皮擦者,在放大鏡下可見無數細小平行的擦痕;而用油布擦者,在摸觸時會有一種油膩感。

最主要的一種鑒識釉面方法是:吉州窯器一般均是出土器。因南方氣候潮濕,泥土中含酸量多,造成其出土器的土鏽一般表現為在其釉面上出現明顯的結殼現象,猶如皮膚上弄傷後在修復時所結的痂蓋差不多。這種結殼的現象,仿品較難做出或做像。

宋 吉州窯綠釉刻花枕

此外,吉州窯器的胎釉結合不是很好,釉面多數會出現開片,放大鏡下看,開片中應有土浸之痕。仿品有時也可做上開片,但這種假開片,一是開得不自然,二是很難做出開片中的土浸之痕。吉州窯的釉是低溫鉛釉,經過幾百上千年時間,釉內的鉛會有部分析出,放大鏡下可見點點錫光。仿品是很難做出這種錫光的。以上這些,是鑒識吉州窯釉面的一些重要特徵。凡釉面無結殼現象,又無開片和點點錫光者,須小心對待。

黑釉茶盞是吉州窯的重要產品,到南宋達到鼎盛。品種有木葉紋、兔毫毛釉、玳瑁釉、虎皮斑釉、油滴釉、鷓鴣斑釉、黑釉彩繪、黑釉灑彩、素黑釉、剪紙貼花紋等多種。鑒識時,主要是觀其胎釉特徵。

宋 吉州窯黑釉剔花梅瓶

另外,各種茶盞有些相應的特徵也要予以注意。如木葉紋盞內的葉子,在燒成後其葉面與底釉釉面應在同一平面上,如遇葉片凸於底釉之上,或與底釉脫節,即是仿品無疑;真品窯變釉的茶盞其釉面上的塊狀窯變斑應為紫紅色,而仿品的窯變斑則常有偏差,不是過深就是過淺。

真品的窯變釉是流動的,仿品則常是死板的;真品剪紙貼花紋茶盞常施灰白色玳瑁釉,燒出來的貼花紋飾既清晰又不生硬,而仿品則常見圖案模糊不清,或邊線過分生硬,釉色也單一,不見變化。可以與建窯相區別的一點是,建窯沒有燒造過剪紙貼花瓷和彩繪瓷。

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小碗

白釉彩繪瓷也是宋元時代吉州窯的一個主要瓷品。尤其是到元代,窯變花釉器有所衰落,但彩繪瓷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彩繪瓷都是釉下彩。鑒識彩繪瓷,除了觀其胎特徵外,主要看其彩繪。

吉州窯的釉下彩繪以鐵質為彩料,燒成後呈黑、褐、赭、棕等多種色調,色彩明徹晶亮。吉州窯瓷一般不在胎體上施化妝土,花紋直接畫於胎坯上,燒成後,顏色更偏醬紅色。

元 吉州窯白地黑花卷草紋罐

現在,市場上出現有老胎新彩的偽品。這種偽品常見繪畫功力不到位,彩繪呆板、草率,缺乏靈動之氣。

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梅花紋碗

吉州窯瓷施釉較厚,古瓷釉面光潤細膩,有一種溫潤之光。作偽者常用獸皮或浸油軟布來進行拋打,以使其出現溫潤之光。但用獸皮擦者,在放大鏡下可見無數細小平行的擦痕;而用油布擦者,在摸觸時會有一種油膩感。

最主要的一種鑒識釉面方法是:吉州窯器一般均是出土器。因南方氣候潮濕,泥土中含酸量多,造成其出土器的土鏽一般表現為在其釉面上出現明顯的結殼現象,猶如皮膚上弄傷後在修復時所結的痂蓋差不多。這種結殼的現象,仿品較難做出或做像。

宋 吉州窯綠釉刻花枕

此外,吉州窯器的胎釉結合不是很好,釉面多數會出現開片,放大鏡下看,開片中應有土浸之痕。仿品有時也可做上開片,但這種假開片,一是開得不自然,二是很難做出開片中的土浸之痕。吉州窯的釉是低溫鉛釉,經過幾百上千年時間,釉內的鉛會有部分析出,放大鏡下可見點點錫光。仿品是很難做出這種錫光的。以上這些,是鑒識吉州窯釉面的一些重要特徵。凡釉面無結殼現象,又無開片和點點錫光者,須小心對待。

黑釉茶盞是吉州窯的重要產品,到南宋達到鼎盛。品種有木葉紋、兔毫毛釉、玳瑁釉、虎皮斑釉、油滴釉、鷓鴣斑釉、黑釉彩繪、黑釉灑彩、素黑釉、剪紙貼花紋等多種。鑒識時,主要是觀其胎釉特徵。

宋 吉州窯黑釉剔花梅瓶

另外,各種茶盞有些相應的特徵也要予以注意。如木葉紋盞內的葉子,在燒成後其葉面與底釉釉面應在同一平面上,如遇葉片凸於底釉之上,或與底釉脫節,即是仿品無疑;真品窯變釉的茶盞其釉面上的塊狀窯變斑應為紫紅色,而仿品的窯變斑則常有偏差,不是過深就是過淺。

真品的窯變釉是流動的,仿品則常是死板的;真品剪紙貼花紋茶盞常施灰白色玳瑁釉,燒出來的貼花紋飾既清晰又不生硬,而仿品則常見圖案模糊不清,或邊線過分生硬,釉色也單一,不見變化。可以與建窯相區別的一點是,建窯沒有燒造過剪紙貼花瓷和彩繪瓷。

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小碗

白釉彩繪瓷也是宋元時代吉州窯的一個主要瓷品。尤其是到元代,窯變花釉器有所衰落,但彩繪瓷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彩繪瓷都是釉下彩。鑒識彩繪瓷,除了觀其胎特徵外,主要看其彩繪。

吉州窯的釉下彩繪以鐵質為彩料,燒成後呈黑、褐、赭、棕等多種色調,色彩明徹晶亮。吉州窯瓷一般不在胎體上施化妝土,花紋直接畫於胎坯上,燒成後,顏色更偏醬紅色。

元 吉州窯白地黑花卷草紋罐

現在,市場上出現有老胎新彩的偽品。這種偽品常見繪畫功力不到位,彩繪呆板、草率,缺乏靈動之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