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張裕和威龍股份的季節性分析!

葡萄酒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 所以張裕過往十年的單季營業收入也存在明顯的波動:

從圖上可以看出 , 張裕的銷售存在明顯的季節性 ,

大體的規律是一季度是全年最高 , 二季度則急速萎縮 , 之後的三四季度逐季回升 。 在2009-2012年 , 四季度的銷售收入都明顯高於二 、 三季度 , 是全年的第二高 , 與一季度相比差得並不遠 , 但2013年之後 , 四季度的銷售明顯變得疲軟 , 其中的2015年和2016年 , 四季度的收入居然只能維持在與二 、 三季度相近的水準上 。 以2016年和最高峰的2011年相比 , 銷售下滑的最厲害的也就是四季度了 。

與張裕的情況對比 , 剛上市三年的威龍股份 , 銷售的季節性變化則完全不同 , 過去兩年的四季度 , 銷售額都是全年最高 , 而三季度則是全年最低 。 其單季度應收變化圖如下:

季節性差異反映到業績上 , 2016年 , 張裕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37.64億 , 占全年的80%;淨利潤8.25億 , 占全年的84% 。 而威龍股份 , 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5.17億 , 只占全年的66%;淨利潤2900萬 , 只占全年的49.4% 。 因此 , 如果我們只按2017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去測算 , 張裕A的市盈率只有21.5 , 而威龍股份則高達84倍 , 相差近4倍 , 但考慮到兩者的季節性差異 , 實際上估值的差別並沒有那麼大 。

為什麼同在葡萄酒行業 ,

張裕和威龍股份的季節性有這麼大的不同呢?而張裕自身 , 為什麼近幾年四季度的銷售下滑的這麼厲害呢?如果張裕的銷售要回到以前的高點 , 那復蘇會不會也從四季度開始呢?

前幾天有朋友發帖子說:從青島海關獲悉 , 今年前10個月 , 山東口岸進口葡萄酒1.4億升 , 增加27%;平均價格為每升9元 , 上漲7.1% 。 其中 , 10月份 , 山東口岸進口葡萄酒979.4萬升 , 比去年同期減少8%;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升9.5元 , 上漲20.2% 。 在歐洲惡劣天氣的影響下 , 全球葡萄酒產量前三的國家義大利 、 法國和西班牙 , 今年葡萄收成均不佳 。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預計 , 2017年全球葡萄酒產量將下滑8.2% , 創1961年來新低 , 供應量大幅減少 , 加上眾多酒廠前幾年的庫存基本清空 ,

原酒供應不足導致全球葡萄酒價格大幅上漲 , 推升進口價格 。 這個會不會成為國內葡萄酒行業難得的反擊機會呢?(作者:金楓海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