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和朱振庚在西雙版納寫生的日子,是人生的幸福時刻

編者按:3月5日起, “追尋畫意——朱振庚速寫與創作展”將在上海程十發藝術館舉行, 本次展覽的起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上山下鄉”大潮中上海(松江)赴雲南的一位知青顧雪亮與畫家朱振庚的一段書畫交往。 一個好學, 一個善教, 沒有專業與業餘的心障兩人開始了自然、平淡、真誠的交流。 采風結束後, 朱振庚將自認為“不滿意”的90多幅速寫作品贈予顧雪亮, 本次展覽在這90多幅速寫的基礎上, 又從家屬和劉海粟美術館借展了部分朱振庚後期的速寫、創作作品及文獻資料, 立體顯現朱振庚一生的藝術追求。

本文為顧雪亮回憶1982年自己與畫家朱振庚的相遇:

顧雪亮3月5日向上海程十發藝術館捐贈朱振庚速寫

1971年10月下鄉雲南省思茅曼昔壩農場。 1978年考入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美術專業, 我常和人說過, 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全國算得上是最差的, 反過來呢又可以說是全國最好的美術班,

此話怎講?因為那個年代正逢全國改革開放, 全國各地的畫家紛紛來到西雙版納寫生。 那時的交通非常不便, 從昆明坐汽車到西雙版納要需要四天, 而作為西雙版納的前站, 畫家們一般會先到思茅, 到思茅後都會順便來我們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當場示範給我們看, 我們也常常陪同畫家們到實地去寫生, 全班同學都從中學到了豐富的藝術知識, 終身受益。

比如, 1978年, 我剛入學不久, 北京畫院的畫家石虎、李中貴二人來到我們班上課, 指著我說, “小兄弟辛苦你到前面來坐一下”, 當場給我畫了肖像, 邊畫邊給全班同學生動地講解, 肖像素描整整畫了四十多分鐘, 畫好後簽上名送給了我,

每當想起備感榮幸。 而後, 中央工藝美院的祝大年、喬十光、周萍, 中央美院的吳冠中、石齊、范曾, 浙江美院何志生等畫家先後來到了我們學校, 我們陪他們下鄉寫生的同時, 他們也教授了我們很多繪畫技法, 收穫良多。

1980年9月, 我畢業分配到孟連教書, 孟連縣有十多個少數民族, 是西雙版納最純的少數民族縣。 1982年春, 畫家朱振庚來到西雙版納孟連縣, 我陪他走訪各處山寨, 每每看到動人的風景, 他都會興奮地叫“好!好!好啊!”一邊叫, 一邊速寫。 山寨中的少數民族朋友非常好客, 會熱情地招呼我們一同吃飯, 此時的朱老師邊吃邊畫上幾幅速寫。

朱振庚雲南邊疆人物速寫, 1982

因為我常畫水彩, 有一天到了朱振庚老師突然也畫起了水彩。 他用國畫技法和速寫線條, 畫了一幅很有特色的水彩畫, 但完成後朱老師迅速地揉作一團扔在路邊連說“沒畫好!”我撿起揉皺的畫, 說, “這幅畫送我吧。 ”就這樣這幅水彩畫保存下來了。 聽說, 這是朱老師唯一留下的一幅水彩畫 , 太珍貴了。

我和朱老師相處融洽,

朱老師把我當作是他的小兄弟, 我個不高, 天生有點膽小, 他總鼓勵我說, “不是個高就是男子漢, 人生要有自己的目標, 只要好好學習文化和專業, 十年寒窗就會出成果, 這就是男子漢”。 他的教誨, 給我的人生指出了一條路, 使我終身受益。

經過幾天的走村串寨, 朱老師對自己的畫似乎不是很滿意, 沒有畫出自己的感受, 總覺得缺點什麼, 當場就決定說, “小顧, 這些速寫全部留給你了, 我重新再去畫一些”, 就這樣, 朱老師的速寫全部留給了我, 我一直精心收藏到今天。

朱振庚雲南邊疆人物速寫 1982

朱老師也和其他畫家一樣常和我談繪畫,不過朱老師講得更詳細些,他說首先你每到一處景觀都要有感受力,很多情景會使你激動,你要把這種感受畫到你的作品中去,與此同時,要多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景、生活習慣、生活用品、服飾,以及少數民族特有的憨厚、好客、善良,這種感受和寫生在日後的創作起了很大作用。

朱振庚 生活用具速寫 1982

1983年春,上海畫家汪觀清也到了孟連縣城,汪觀清老師是連環畫名家,在我陪同的六天中,汪老師無時無刻地給我講課,從連環畫劇本到故事、情節的發展,從怎樣收集資料、到連環畫的形式,講得非常的詳細、深刻。有一次我們走到傣樓邊,忽然聽到母雞叫聲,汪老師還低頭彎腰去看,之後說,“小顧,這雞生蛋了。”我們每到一處傣家汪老師都要細心地瞭解、記錄。他說這在連環畫中都是不可少的物品。我還陪汪老師到當時無人管理的傣家“皇宮”,裡面有一件清朝皇帝送的龍袍,汪老師拿起展開驚歎道,“好漂亮,這件衣服價值連城呢。”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件真龍袍。我們畫了很多皇宮用品,在創作連環畫時都有可能用得上的。在離開孟連縣城前,汪觀清還特意畫了“連心松”送我。從那天起我也開始創作連環畫,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畫出了一篇連環畫“西雙版納的美麗傳說”。而連環畫的形式就是採用了緬甸寺中的壁畫的畫法……

在孟連的這幾年中,我接待過來自全國的很多畫家,雲南美術家協會曾曉峰老師、袁曉岑老師、蘇州畫院方書久老師、北京的龔文楨老師、南京畫院的汪澄、沈濟霖、秦國良老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徐景達、金城、靳夕、孫大衡等六人,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張家言等。總之,和畫家在一起寫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使我學到了很多的藝術知識,永生難忘。

展覽現場呈現的朱振庚繪林散之

朱振庚雲南邊疆人物速寫 1982

朱老師也和其他畫家一樣常和我談繪畫,不過朱老師講得更詳細些,他說首先你每到一處景觀都要有感受力,很多情景會使你激動,你要把這種感受畫到你的作品中去,與此同時,要多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景、生活習慣、生活用品、服飾,以及少數民族特有的憨厚、好客、善良,這種感受和寫生在日後的創作起了很大作用。

朱振庚 生活用具速寫 1982

1983年春,上海畫家汪觀清也到了孟連縣城,汪觀清老師是連環畫名家,在我陪同的六天中,汪老師無時無刻地給我講課,從連環畫劇本到故事、情節的發展,從怎樣收集資料、到連環畫的形式,講得非常的詳細、深刻。有一次我們走到傣樓邊,忽然聽到母雞叫聲,汪老師還低頭彎腰去看,之後說,“小顧,這雞生蛋了。”我們每到一處傣家汪老師都要細心地瞭解、記錄。他說這在連環畫中都是不可少的物品。我還陪汪老師到當時無人管理的傣家“皇宮”,裡面有一件清朝皇帝送的龍袍,汪老師拿起展開驚歎道,“好漂亮,這件衣服價值連城呢。”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件真龍袍。我們畫了很多皇宮用品,在創作連環畫時都有可能用得上的。在離開孟連縣城前,汪觀清還特意畫了“連心松”送我。從那天起我也開始創作連環畫,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畫出了一篇連環畫“西雙版納的美麗傳說”。而連環畫的形式就是採用了緬甸寺中的壁畫的畫法……

在孟連的這幾年中,我接待過來自全國的很多畫家,雲南美術家協會曾曉峰老師、袁曉岑老師、蘇州畫院方書久老師、北京的龔文楨老師、南京畫院的汪澄、沈濟霖、秦國良老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徐景達、金城、靳夕、孫大衡等六人,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張家言等。總之,和畫家在一起寫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使我學到了很多的藝術知識,永生難忘。

展覽現場呈現的朱振庚繪林散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