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扣給鄭成功300年的大黑鍋,因一座臺灣古墓意外炸開而洗白

提示;1662年(清康熙元年, 永曆十六年)剛收復臺灣不久。 鄭成功病危, 死前大喊:“忠孝兩虧, 死不瞑目。 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 抓破臉面而死, 年僅39歲。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 永曆十五年), 順治帝崩, 皇三子康熙帝繼位;鄭氏降將黃梧向當權者鼇拜建議“平賊五策”, 內容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 自山東至廣東沿海二十裡, 斷絕鄭成功的經貿財源;毀沿海船隻, 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斬成功之父鄭芝龍于甯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北京菜市口, 即今府學胡同西口, 元代以來的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 分墾荒地。

鄭成功接連聽聞噩耗, 加上在台將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 其子鄭經又在澎湖與乳母私通, 使得鄭成功內外交逼病情加重於1662年五月初八疾病而亡。

死前已感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的鄭成功, 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死後又背上一黑鍋-----殺死南明監國魯王朱以海。

‘明史’中記載;‘久之居金門, 鄭成功禮待頗恭, 既而懈, 朱以海不能平, 將往南澳, 鄭成功使人沉之海中’記載言之鑿鑿由不得你不信, 民族英雄瞬間變成弑君的罪臣。

順治八年(1651年)八月, 清朝總督陳錦等率兵攻舟山。 九月初二城陷, 朱以海又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

赴廈門依靠鄭成功。 鄭成功原為隆武政權的堅決支持者, 不滿朱以海大敵當前還與隆武帝自相殘殺, 削弱了抗清的力量, 但念朱以海是明朝宗室, 還是以禮相待, 安排他居住于金門。

金門構工部隊于舊金城東炸山採石, 意外在西紅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壙,

長250釐米, 寬140釐米, 墓碑高120釐米, 露出地面20餘釐米, 碑面平滑未刻一文, 後發現“皇明監國魯王壙志”八字及全文石碑後交由專家研考, 亦使魯王真塚重現人間。 魯王墓的發現確定《明史》稱鄭成功將魯王沉入海中殺死並非事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