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個變態專業戶,將邱吉爾演成了搖滾巨星

《至暗時刻》今日上映。 這是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傳記片。 外媒們紛紛預測, 該片將在明年第90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斬獲多項大獎。

這主要是影片男主演加里·奧德曼的功勞, 美國《娛樂週刊》此前盛讚了他的演技:“我們認為再也沒有人能像奧德曼一樣將邱吉爾演得如此活靈活現, 除非是邱吉爾本人復活。 ”

據聞, 奧德曼每天在片場要花費至少4個小時, 才能徹底變身邱吉爾。 他的定妝照, 甚至被邱吉爾檔案館的管理員錯認為是劇組找到的珍貴歷史資料照片。

我們今天的槍手吳澤源, 在邱吉爾的生理體征下,

又一次看到了奧德曼那具正在作祟的狂野靈魂, 並被他的眼神給電倒了。

首相的皮, 朋克的心

文|吳澤源

作者簡介:曾用筆名Qtn, 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 長期為平媒、自媒供稿。 自我定位暫時是愛德華·諾頓在《鳥人》中形容的逃兵二五仔, 正努力尋求回歸兵營。

《至暗時刻》重現的, 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 在德軍大敵當前之際, 臨危受命的五個星期。

彼時的英國政府中, 綏靖勢力依然強大。 面對兵臨城下的局面, 剛剛辭職的前首相張伯倫和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 卻依然在做著與希特勒進行和談的白日夢。

而在另一邊, 納粹德軍已經侵入法國, 二十多萬英軍士兵被圍困在敦克爾克海灘, 整個英國都因此命懸一線。

《至暗時刻》劇照。 正在地鐵裡與平民攀談的邱吉爾。

邱吉爾正是在這樣一個內外交困的至暗時刻, 登上了首相的舞臺。 彼時立足未穩的他, 既要平定內閣動盪, 號召民眾做好戰鬥準備, 又要調兵遣將, 將重兵從敦克爾克撤回英國。

對於新官上任的邱吉爾來說,

要想同時完成這些事情, 無疑是地獄難度的艱巨任務, 但我們都知道, 他最後能夠成功。 因為歷史書裡就是這樣寫的。

如果一個故事的結局, 已經被所有人知曉, 那麼你還能用怎樣的敘述方式, 讓觀眾沉浸其中?

正在思考演講內容的邱吉爾。

改編自歷史題材的電影, 幾乎都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在這一方面, 諾蘭的《敦克爾克》與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就做得很好。 它們不再強調敘事的精巧, 而是用壓倒性的感官體驗, 讓觀眾成為那個時代的參與者。

與上述兩部二戰題材的電影相比, 主要聚焦內閣鬥爭的《至暗時刻》, 就顯得套路得多。 與近些年的英倫傳記片《國王的演講》《模仿遊戲》和《萬物理論》一樣, 它有著精良的製作, 無可挑剔的起承轉合, 令人莞爾的名人軼事, 和熱血激昂的煽情橋段。 然而這一切設計, 都處在編劇和導演過度精心的設計和控制之中, 以至於看過太多同類電影的觀眾, 可能會因為它的陳腐刻板而透不過氣。

還好, 這部電影有加里·奧德曼。

如果你依然不能理解, 那個憨態可掬的死胖子是怎樣將英國挽救於水火之中, 那麼奧德曼的表演, 能夠解答你所有的疑惑。

根本看不出來這是加里·奧德曼啊!

許多人眼中, 奧德曼是當今在世的演員裡, 最牛X的之一。 就算你不知道這一點, 也沒看過《這個殺手不太冷》和《驚情四百年》, 從湯姆·哈迪、法鯊、卷福和抖森這些當紅偶像的嘴裡,你也能聽到對這位戲骨的溢美之詞。

不過,在憑藉《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獲得首個奧斯卡影帝提名後,我們的奧德曼大叔,似乎有些不思進取了。近些年裡,他要麼是在《機械戰警》和《王牌保鏢》這樣有票房卻沒口碑的大片裡,打打醬油,要麼是在《超腦48小時》和《回到火星》這樣沒票房也沒口碑的大片裡,打打醬油。

巧的是,所有這些電影都以各種各樣的管道,在中國上映了。難道奧德曼也要像凱奇大叔和斯坦森老師一樣,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

眼神銳利的奧德曼。

還好,奧德曼終於用《至暗時刻》證明,他前些年的庸庸碌碌,只不過是韜光養晦。在化妝師的幫助下,“增肥”幾十斤的奧德曼具備了邱吉爾的外觀,然而做到形似簡單,做到神似卻很難,而還原邱吉爾神韻的關鍵,在於奧德曼的眼睛。

奧德曼這雙銳利的眼睛,曾經為無數個傳奇人物賦予靈魂:甘迺迪的刺客奧斯維德(《刺殺甘迺迪》),樂壇偉人貝多芬(《不朽真情》),吸血鬼德古拉伯爵(《驚情四百年》),和性手槍樂隊的瘋狂貝斯手席德·維瑟斯(《席德與南茜》)。

奧德曼詮釋過的經典角色,由左至右:德古拉、貝多芬、席德、奧斯維德。

近些年裡,不論是在戲內還是戲外,奧德曼都用一副厚重的眼鏡,隱藏著自己眼神中的鋒芒。而在《至暗時刻》中,他終於摘下了那副眼鏡,於是那頭時刻保持警覺的猛獅,又撲回了我們身邊。

我們曾經擔心,放蕩不羈的奧德曼,會被那些關於邱吉爾的陳詞濫調,拖入表演的窠臼:頭戴氊帽,一手拿雪茄,一手拿香檳,從大舌頭與上顎的縫隙之間,擠出一堆連英國人都聽不懂的臺詞。

然而奧德曼卻用事實證明,大家的一切擔心都是多餘。他用眼角閃爍的狡黠光芒,讓邱吉爾在內外困局中的夾縫求生極具說服力。而他在邱吉爾眼神中注入的無限能量,則讓世人再次見證了這個圓滾滾的胖子是怎樣煽動起民眾的情緒,讓百姓駕起民用船隻,勇敢地奔赴敦克爾克一線。

奧德曼不僅表現出了世紀偉人的勇氣與魄力,還展現了邱吉爾作為普通人的脆弱和幽默感。他能用得體卻又略帶嘲諷的口氣,和國王喬治六世打馬虎眼;但當面臨希特勒的圍攻,在請求羅斯福借給他武器和裝備卻慘遭拒絕時,他的失落與恐懼,同樣令人為之動容。

在飛機上巡視法國戰局的邱吉爾。

不過,奧德曼最擅長的,是為角色賦予洪水一般的爆發力。正是奧德曼如雄獅一般的蓄力與嘶吼,為雄辯的邱吉爾贏取了內閣辯論的勝利。而當奧德曼版本的邱吉爾在議員們的群情激奮中,作出“永不投降”的演講時,他所具有的核武級別煽動力,讓他不像一個瞻前顧後、處處權衡的政客,反倒更像一個被幾萬名歌迷簇擁的搖滾巨星。

也難怪《衛報》會對奧德曼的表演作出如下的評價:“他所飾演的邱吉爾,就像是在蒼老官員史邁利(《鍋匠裁縫》男主角)的軀殼裡,被注入了朋克席德·維瑟斯的靈魂。”

在這個特效轟炸的大片時代,真正傑出的表演越來越罕見。加里·奧德曼的表演,就像是電影黃金時代留下的偉大遺跡,而僅僅是這次表演本身,就足以成為讓我們走進影院的理由。

《這個殺手不太冷》劇照,加里·奧德曼飾演了那個著名的變態員警。

從湯姆·哈迪、法鯊、卷福和抖森這些當紅偶像的嘴裡,你也能聽到對這位戲骨的溢美之詞。

不過,在憑藉《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獲得首個奧斯卡影帝提名後,我們的奧德曼大叔,似乎有些不思進取了。近些年裡,他要麼是在《機械戰警》和《王牌保鏢》這樣有票房卻沒口碑的大片裡,打打醬油,要麼是在《超腦48小時》和《回到火星》這樣沒票房也沒口碑的大片裡,打打醬油。

巧的是,所有這些電影都以各種各樣的管道,在中國上映了。難道奧德曼也要像凱奇大叔和斯坦森老師一樣,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

眼神銳利的奧德曼。

還好,奧德曼終於用《至暗時刻》證明,他前些年的庸庸碌碌,只不過是韜光養晦。在化妝師的幫助下,“增肥”幾十斤的奧德曼具備了邱吉爾的外觀,然而做到形似簡單,做到神似卻很難,而還原邱吉爾神韻的關鍵,在於奧德曼的眼睛。

奧德曼這雙銳利的眼睛,曾經為無數個傳奇人物賦予靈魂:甘迺迪的刺客奧斯維德(《刺殺甘迺迪》),樂壇偉人貝多芬(《不朽真情》),吸血鬼德古拉伯爵(《驚情四百年》),和性手槍樂隊的瘋狂貝斯手席德·維瑟斯(《席德與南茜》)。

奧德曼詮釋過的經典角色,由左至右:德古拉、貝多芬、席德、奧斯維德。

近些年裡,不論是在戲內還是戲外,奧德曼都用一副厚重的眼鏡,隱藏著自己眼神中的鋒芒。而在《至暗時刻》中,他終於摘下了那副眼鏡,於是那頭時刻保持警覺的猛獅,又撲回了我們身邊。

我們曾經擔心,放蕩不羈的奧德曼,會被那些關於邱吉爾的陳詞濫調,拖入表演的窠臼:頭戴氊帽,一手拿雪茄,一手拿香檳,從大舌頭與上顎的縫隙之間,擠出一堆連英國人都聽不懂的臺詞。

然而奧德曼卻用事實證明,大家的一切擔心都是多餘。他用眼角閃爍的狡黠光芒,讓邱吉爾在內外困局中的夾縫求生極具說服力。而他在邱吉爾眼神中注入的無限能量,則讓世人再次見證了這個圓滾滾的胖子是怎樣煽動起民眾的情緒,讓百姓駕起民用船隻,勇敢地奔赴敦克爾克一線。

奧德曼不僅表現出了世紀偉人的勇氣與魄力,還展現了邱吉爾作為普通人的脆弱和幽默感。他能用得體卻又略帶嘲諷的口氣,和國王喬治六世打馬虎眼;但當面臨希特勒的圍攻,在請求羅斯福借給他武器和裝備卻慘遭拒絕時,他的失落與恐懼,同樣令人為之動容。

在飛機上巡視法國戰局的邱吉爾。

不過,奧德曼最擅長的,是為角色賦予洪水一般的爆發力。正是奧德曼如雄獅一般的蓄力與嘶吼,為雄辯的邱吉爾贏取了內閣辯論的勝利。而當奧德曼版本的邱吉爾在議員們的群情激奮中,作出“永不投降”的演講時,他所具有的核武級別煽動力,讓他不像一個瞻前顧後、處處權衡的政客,反倒更像一個被幾萬名歌迷簇擁的搖滾巨星。

也難怪《衛報》會對奧德曼的表演作出如下的評價:“他所飾演的邱吉爾,就像是在蒼老官員史邁利(《鍋匠裁縫》男主角)的軀殼裡,被注入了朋克席德·維瑟斯的靈魂。”

在這個特效轟炸的大片時代,真正傑出的表演越來越罕見。加里·奧德曼的表演,就像是電影黃金時代留下的偉大遺跡,而僅僅是這次表演本身,就足以成為讓我們走進影院的理由。

《這個殺手不太冷》劇照,加里·奧德曼飾演了那個著名的變態員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