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炒股敗家李阿斗:26歲成山西首富,二娶女星賠3億,11年弄垮企業

“公司是我父親的, 不能讓它敗在我手裡”, 李兆會2003年在接班海鑫鋼鐵時說的這句話, 如今卻一語成讖。

近日, 曾是“山西最年輕首富”的李兆會, 因未能償還2.1億元人民幣欠款, 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限制出境。

2010年, 李兆會和演員車曉極盡豪華、揮金如土的婚禮場面還歷歷在目, 誰都沒有當年風風火火出手闊綽的李兆會, 7年後會走到把家敗光, 債務纏身的地步。

出生於1981年的李兆會, 2003年因父親李海倉遇刺身亡, 而“臨危受命”接任其父“鋼鐵大王”之位, 成為海鑫鋼鐵集團少帥。 彼時, 李兆會才22歲。

說起李兆會接班李海倉掌管海鑫鋼鐵, 似乎有點三國時期劉蜀少主阿斗上位的情景再現。 海鑫鋼鐵作為一個家族企業, 掌舵者李海倉去世後, 企業該由誰治理, 成為天大的問題。

為此, 李家前後共召開了三次家族會議, 雖然當時呼聲最高、各方面能力最符合的董事長人選是李兆會的五叔李天虎,

但在李兆會爺爺李春元的力排眾議下, 李兆會被推上了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的位置。

為了讓李兆會快速上手, 李家大長輩安排了由各位叔父組成的眾臣輔佐遺孤李阿斗的企業治理格局, 十幾名“托孤”元老分任要職, 全心輔佐“少主”李兆會。

對22歲接班家族企業卻無商場實戰經驗的李兆會來說, 壓力可想而知, 他直言財富對他來說是一種壓力, 自己任何一個決策失誤, 會砸掉許多人飯碗。

在最初的幾年裡, 在壓力逼迫, 以及各位叔叔的匡扶下, 李兆會還算爭氣。

2003年, 海鑫鋼鐵的資產總值達到50多億元, 上繳利稅超過10億元, 這據說是海鑫鋼鐵歷史上發展最快和最好的一年。

2004年, 海鑫鋼鐵總產值達到70億元, 遠超李海倉創下的40億元最高紀錄。 李兆會也以30億元身家, 把父親在位時《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第27位的排名, 提前至19位。 這一年, 李兆會還入股民生銀行, 經過分紅擴股後持有民生銀行2.69億的股份, 成為民生銀行第十大股東。

2007年, 李兆會拋售手中民生銀行近1億股,

套現超過10億元。 這一年26歲的他, 成為“山西最年輕首富”。

或許是因為對鋼鐵不感興趣, 而民生銀行的資本運作又讓其嘗到了甜頭, 李兆會將整個集團的重心從實業轉向金融, 把公司日常事務交給手下“軍師”處理, 自己則專注投資。

除了興業銀行之外, 李兆會通過海鑫實業和海鑫鋼鐵, 還投資了興業證券、山西證券, 光大銀行、新能泰山、萬向德農、益民集團、中化國際、太鋼不鏽、日照港銀華基金等。

有媒體曾計算, 靠著在一二級市場的快進快出套利, 憑藉民生銀行、興業證券、山西證券這3只金股, 李兆會股權投資約獲得超過40億元浮盈。

2008年李兆會以125億元身家再成為山西首富, 2010年憑藉100億元的身家再次富登上胡潤富豪榜。 那時的李兆會坐勞斯萊斯, 有自己的私人飛機。

李兆會希望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將父親的事業做大做強, 但就在一切貌似進行得不錯景象下, 海鑫鋼鐵面臨著極大的隱憂。

自2007年之後, 心思主要在資本運作上的李兆會長期待在北京, 2010年與演員車曉結識後,後兩人火速舉辦了揮金如土的豪華婚禮。只是好景不長,李兆會的婚姻僅僅維繫一年多的時間便土崩瓦解,後又迅速迎娶了另一名女星程媛媛,為了二娶女星,據傳李兆會還付出了“3億分手費”的代價。

也是在離婚的2012這一年,李兆會的危機開始爆發。

2009年-2013年期間,海鑫集團輔佐李兆會的幾個肱骨大臣紛紛離開,就連擔任海鑫集團總裁的李文傑也因企業經營理念不合於2009年後淡出。在親屬相繼離開後,公司的管理出現無人負責狀態。

201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中,海鑫鋼鐵以營收165.5億位列184位,還是山西省最大民營企業。但2014年春節後,海鑫鋼鐵的情況就急轉直下,危機全面爆發:資金鏈斷裂、債務危機、拖欠工人工資、煉鐵爐陸續停產……2014年3月19日,海鑫鋼鐵全面停產,2015年9月獲批破產。

就這樣,11年的時間,李兆會把父親辛苦創下的企業就這麼折騰破產了,李兆會的資本運作也終究沒有扭轉海鑫破產的命運,外界還給他貼上了“炒股敗家”的標籤。

只是,對於海鑫鋼鐵破產,其實很難把原因都歸結在李兆會一人身上。

2011-2014年鋼鐵產業身處下行週期;銀行抽貸40億,導致其流動性出問題;15%貸款利息,導致其負擔較重……都是其中的影響因素。

但不可否認的是,海鑫破產李兆會負有大部分責任。作為企業的掌舵者,李兆會的失誤在於,對於太過專注資本運作,對公司日常事務完全置之不理,政府關係維護也過於疏懶。

與父親李海倉不同,李兆會很少和政府和行業組織打交道,銀行抽貸40億就被認為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其中,有一個例子便是,傳聞聞喜縣縣長曾經想拜訪李兆會,最後都沒有成行。

此外,也有專媒體分析認為,這樣的大環境不景氣危局中,李兆會將家族企業的經營與家族財富的管理混在一起,一直動用海鑫實業、海鑫鋼鐵兩大主體在資本市場進進出出,並沒有成立專門的投資公司進行風險區隔,這或許是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原因之一。

22歲上位,到如今36歲因債務而被限制出境,李兆會的上半生可謂跌宕起伏。未來的資本市場,還有機會看到這位“山西最年輕首富”的身影嗎?一切的功過是非,或許還要再看幾年再說。

2010年與演員車曉結識後,後兩人火速舉辦了揮金如土的豪華婚禮。只是好景不長,李兆會的婚姻僅僅維繫一年多的時間便土崩瓦解,後又迅速迎娶了另一名女星程媛媛,為了二娶女星,據傳李兆會還付出了“3億分手費”的代價。

也是在離婚的2012這一年,李兆會的危機開始爆發。

2009年-2013年期間,海鑫集團輔佐李兆會的幾個肱骨大臣紛紛離開,就連擔任海鑫集團總裁的李文傑也因企業經營理念不合於2009年後淡出。在親屬相繼離開後,公司的管理出現無人負責狀態。

201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中,海鑫鋼鐵以營收165.5億位列184位,還是山西省最大民營企業。但2014年春節後,海鑫鋼鐵的情況就急轉直下,危機全面爆發:資金鏈斷裂、債務危機、拖欠工人工資、煉鐵爐陸續停產……2014年3月19日,海鑫鋼鐵全面停產,2015年9月獲批破產。

就這樣,11年的時間,李兆會把父親辛苦創下的企業就這麼折騰破產了,李兆會的資本運作也終究沒有扭轉海鑫破產的命運,外界還給他貼上了“炒股敗家”的標籤。

只是,對於海鑫鋼鐵破產,其實很難把原因都歸結在李兆會一人身上。

2011-2014年鋼鐵產業身處下行週期;銀行抽貸40億,導致其流動性出問題;15%貸款利息,導致其負擔較重……都是其中的影響因素。

但不可否認的是,海鑫破產李兆會負有大部分責任。作為企業的掌舵者,李兆會的失誤在於,對於太過專注資本運作,對公司日常事務完全置之不理,政府關係維護也過於疏懶。

與父親李海倉不同,李兆會很少和政府和行業組織打交道,銀行抽貸40億就被認為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其中,有一個例子便是,傳聞聞喜縣縣長曾經想拜訪李兆會,最後都沒有成行。

此外,也有專媒體分析認為,這樣的大環境不景氣危局中,李兆會將家族企業的經營與家族財富的管理混在一起,一直動用海鑫實業、海鑫鋼鐵兩大主體在資本市場進進出出,並沒有成立專門的投資公司進行風險區隔,這或許是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原因之一。

22歲上位,到如今36歲因債務而被限制出境,李兆會的上半生可謂跌宕起伏。未來的資本市場,還有機會看到這位“山西最年輕首富”的身影嗎?一切的功過是非,或許還要再看幾年再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