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太極拳秘要: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打拳有一個由不正到正, 由不定到定的過程, 我們深有體會。 一開始, 一個“摟膝拗步”也左偏右晃, 更不要說蹬腿踢腳金雞獨立了, 那是站也站不穩, 重心不定。 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 才做到保持重心的穩定, 以至腳下生根, 產生氣沉丹田的定力, 基本上可以做到行拳平穩, 重心穩定, 平衡能力增強, 基本能做到“立如平准”, “立身中正安舒, 支撐八面”, 拳藝才有大進步。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太極拳十三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 有它自己運行的固有規律, 這種規律我們歸納為“定有不定”、“不定有定”。 怎麼理解呢?說“定有不定”, 是說我們在保持立身中正, 重心穩定的同時, 身體重心也要隨著十二勢的變化適時調整所處的位置。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只有適時調整身體重心的位置, 才有可能做到“得機得勢”, 與敵交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在向前時, 先把重心移至一腳, 這就是在調整重心位置, 只有把重心調整到一腳, 另一腳才能輕鬆靈活地向前邁進。 說“不定有定”是說無論十二勢如何變化, 都必須保持立身中正, 重心穩定。 調整重心要堅持“無過無不及”的原則,

“過”與“不及”同樣活不起來, “過”就會“舍己從人”, 為人所制。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不及”則接觸不到對手, 達不到制人的目的。 所以我們說, 打太極拳必須時時中定。 遵循“定有不定”、“不定有定”的規律, 才會腳下有“根”, 才會有“頭頂青天,

腳踏黃泉”之虛無氣勢, 才會產生偉大的力量, 才會有與敵交手時做到“穩勝”。 張肇平先生說, 為什麼江河裡的水特別清淨, 江河裡的魚特別活躍、鮮美?是因為江河中的水在不斷地流動, 是活的。 打太極拳也是這樣, 活則生機無限, 產生偉大的力量, 僵則死。

無論太極拳的哪一勢都必須保持中定, 保持活力, 由中定演繹和幻化出其餘一切勢來, 太極拳才會有多姿多彩, 生生不息的力量, 這就是太極文化寶貴的內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