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九大關節順逆纏絲的“8”字劃圈,如何才能做到順其自然

太極纏法最為高, 順逆劃圈開關竅。

關節纏開是開關, 自此內氣任意繞。

太極拳作為優秀的內家拳法, 所修所練的全是氣功、內功,

也有人稱之為動氣功。

《太極拳之理》中說:太極指是氣之極而言, 練太極拳要純以氣行, 以運氣化力為不二法門。 凡練習太極拳之人, 不僅要動作輕柔勻和, 還要做到以心行氣, 才可能得其實益。

太極拳是以武演道, 道的理就是到極則變, 陽極則生陰, 陰極則生陽。 在內為氣之極也, 修的中和之氣;在外為無過不及, 修的是中定安舒。

太極拳的外練基本功九大關節順逆纏絲。 就是通過對關節的平、縱、橫三個維度進行纏繞旋轉, 進而打開關節, 為日後內練的內氣的運行無滯, 創造條件, 提供保障。

這如同管道中的開關, 開關能輕鬆自如, 管道內的水才會運行無滯。 拳論中所說的:“其根在腳, 發於腿, 主宰於腰, 行於手指。 ”是檢驗太極拳是否得法的標準。

這個標準有兩層意思, 從外看, 是由下動帶的上動, 是由腳到腳再到腰最後到手湧動波浪而行;從內看, 是由內動帶外動, 內氣通過兩腳的陰陽轉換, 由腳激蕩到腿再到達於腰最後從手指噴吐而出的過程。

這個基本功, 具體的練法分為三階段:腳上部分練習、腳下部分練習、組合練習。

第一階段:腳上部分練習

此階段在放鬆的情況下, 以意驅使人的頸, 肩、肘、腕、腰、踝、和指(趾)。 九個關節按平。 宗、橫、的順序劃三個圈

每個圈又分順圈、逆圈、和順逆圈三種四個圈。

平圈好比是雙手平端一個臉盆, 盆面向上垂直於身前;縱圈好比是雙手持盆, 盆面側向垂直於身前;橫圈好比是雙手持盆, 盆面平行於身前。

每個關節只有順圈和逆圈, 雙關節才有順圈, 逆圈和順逆圈三種四個圈。 當可以隨意指揮自己的關節做出這些圈後, 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練習。

第二階段:腳下部分練習

底下的八個圈的練習, 要有想像力, 首先要想像著把兩張太極圖相向疊加, 這時地面上會出現一平躺的8,

再想像著自己的兩隻腳放在8的兩個0內, 然後, 把意念放在腳下, 晃動身體, 讓自己的重心, 沿著自己一隻腳的腳跟慢慢地過渡到腳的外側, 再由腳的外側, 從小趾到無名趾-中趾-二趾, 過渡到大趾, 再沿8的弧線過渡到另一隻腳的內側腳踝, 再由腳的內側過渡到外側腳跟, 至此, 一個8字轉換完畢。

第三部分:組合練習

此階段的訓練就是要試著用腳底下的八個圈來帶動之前所練的腳上的九大關節的那些順逆的圈。

這時可以理解為, 心意一動, 指揮腳底劃圈, 因腳底的劃圈帶動了身上九大關節的圈。 這時人的兩腳好比是一個發動機, 周身關節恍如無數個齒輪相互咬合, 一動全動, 一停全靜, 這與拳論中所講的:一動無有不動,

是一個道理。

九大關節順逆纏絲作為太極拳的外部練習的基本功, 是練習太極拳的第一步, 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但是, 具體到這一步要練多久, 全看所練之人的心性和自身條件!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你練的錯誤的東西越多, 就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練正確的東西, 所謂學拳容易,改拳難!

所謂學拳容易,改拳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