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個人理財怎樣才能收益最大化?

理財時, 盲目追求高收益是錯誤的。 但是, 不注重收益也是錯誤的。 收益的高低對理財結果的影響很大。

我們按照不同的收益率計算一下。

假設理財的複合年收益率分別為3%、5%和8%:

10年後, 理財資金將分別增長為:1.34倍、1.63被和2.16倍;

30年後, 理財資金將分別增長為:2.43倍、4.32倍和10.06倍;

50年後, 理財資金將分別增長為:4.38倍、11.47倍和46.90倍。

同一筆資金按照3%和8%的收益率理財, 經過10年, 後者資產淨值比前者多了近1倍;經過30年, 後者資產淨值比前者多了近8倍, 經過50年, 後者資產比前者多42倍。

有的人可能覺得10年的期限都太長了, 更別說30年和50年。

事實上,

如果你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子女教育, 期限就在10年以上;如果你理財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個品質更高的退休生活, 期限就在30年以上(40歲到70歲是30年, 70歲正處在退休生涯的中段);如果你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家族財富傳承, 期限就在50年以上。

理財過程中, 可能不會一個投資組合保持30年、50年, 而是會動態調整。 但是, 人生中理財的整個期限非常有可能超過30年、50年。 站在整個期限來看待問題, 有利於最終目標的實現。

每年2-3%的收益率差別, 會引起理財資金最終價值數十倍的差別。 理財應該注重收益最大化。

一、最大化風險

理財的收益與風險是對應的, 風險低收益就低。 要想最大化收益, 首先得最大化風險。

最大化風險當然不是盲目地選擇高風險,

而是通過理性的分析, 在合理的範圍內, 選定恰當的風險水準。 選定理財組合的風險水準時, 主要考慮兩個因素: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

1、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承受能力又包括兩個方面:承受短期波動的能力和承受永久性損失的能力。

1)短期波動

短期波動是指理財產品的淨值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而出現的波動。 這種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 只有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是不波動的, 其他理財產品都不可避免會出現淨值波動。 隨著資管新規的發佈, 將來銀行理財產品也要施行淨值化管理,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也將會隨著市場行情變化而波動。

不同的理財產品, 雖然都不會保證波動幅度會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但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統計, 波動幅度還是有大有小。 貨幣基金的波動最小、債券基金稍高、股票基金更高。 投資者需要對不同理財產品的波動特點有清楚的認識, 然後選擇自己適合的種類。 如果淨值稍微下降就受不了, 那就儘量選擇波動小的產品。

2)永久性損失

永久性損失是指當將理財資金變現時, 所獲得的資金少於初始資金。 這種損失是實打實的錢變少了。 所以, 不論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多高, 都不應該冒太大的出現永久性損失的風險。

對於波動較大的理財產品, 降低永久性損失的辦法是合理規劃好進入和退出的時間。

常見的出現永久性損失的情況是市場火熱行情高漲的時候進入、市場冷清行情跌至底穀的時候變現退出。

要想避免這種“高買低賣”的情況發生, 一是要避免盲目跟風買進, 二是要堅持長期投資。 如果資金很快就要使用, 那就不要買波動較大的理財產品了, 以免將波動性風險變成永久性損失的風險。

但是,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很高, 例如除了理財收入之外, 其他收入比較多, 或者理財資金短期內不會使用, 就可以考慮選擇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2、風險偏好

風險承受能力是一種客觀能力, 而風險偏好是一種主觀意願。 有的人願意承受市場波動, 有的人則希望理財資金平穩增長, 即使增長緩慢點也沒關係, 歲月靜好。

偏好高風險還是偏好低風險都沒問題, 適合自己就好。 有問題的是對風險認識不正確,

從而造成實際風險和自己的風險偏好錯配。

1)風險偏好高配

牛市時跟風進入的那些人, 很多都是風險偏好低的, 否則他們也不會在股市下跌後割肉退出了。 當初買入, 是因為看到之前上漲所代表的收益, 完全忘記了風險這回事。 如果有一個人在他們買的時候仔細地給他們分析一下風險, 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直接嚇得不敢買了, 另一種是不相信有高風險, 繼續買。 不論哪種情況, 都說明這部分人的風險偏好很低, 區別只在於一種人頭腦還算清醒, 另一種人則被上漲所帶來的賺錢效應沖昏了頭腦。

2)風險偏好低配

也有人風險偏好較高, 但卻只選擇風險很低的理財產品, 這也是一種錯配。

出現這種錯配的原因在於對金融市場和理財產品的理解不正確。如果是實物資產,例如房子,即使明知道風險高,他們也願意買,因為覺得有個東西在那,再虧也不會虧到零。但理財產品在他們看來是一種虛的東西,說沒就沒了,連個渣都看不到。

這是一種誤解。主流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有實物支撐的。股票的背後是上市公司,債券的背後是融資方。買股票就是獲得上市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權,買債券就是借錢給融資方。股票和債券只是一種憑證,其對應的上市公司和融資企業都是實物資產。

誤解不一定會造成損失,但會帶來機會成本。在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產品時,需要對不同類別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客觀的認識。這樣的話選擇面更大,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二、最大化收益

最大化收益,簡單來說,就是要實現在同等風險水準的情況下,收益最高。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在實際理財過程中,卻不容易做到。

不容易做到的第一個原因是資訊不對稱。

如果投資者接觸到的產品範圍有限,那麼即使選了一個符合收益最大化條件的,仍然沒有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要想避免買到性價比低的產品,投資者需要建立起比較寬廣的產品獲取管道。當然,嘗試新的管道時,需要仔細辨別。辨別能力越強,就可以嘗試越廣泛的管道。

不容易做到收益最大化的第二個原因是思維定式。

有的投資者,買理財產品只買收益低的,因為覺得收益低風險也低。

大家都知道“高收益高風險”,但這句話反過來說不成立,也就是高風險並不一定高收益。同樣,“低風險低收益”這句話反過來說也不成立,低收益並不一定低風險。

決定理財產品風險的是底層資產品質和交易結構,並不是收益。收益只是結果,不是原因。要想避免錯誤的思維定式所帶來的偏差,投資者需要從底層資產和交易結構上去判斷風險,然後在同等風險的理財產品中,選擇收益最高的。

最後,希望每個理財者都能夠實現收益最大化,都能夠通過理財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出現這種錯配的原因在於對金融市場和理財產品的理解不正確。如果是實物資產,例如房子,即使明知道風險高,他們也願意買,因為覺得有個東西在那,再虧也不會虧到零。但理財產品在他們看來是一種虛的東西,說沒就沒了,連個渣都看不到。

這是一種誤解。主流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有實物支撐的。股票的背後是上市公司,債券的背後是融資方。買股票就是獲得上市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權,買債券就是借錢給融資方。股票和債券只是一種憑證,其對應的上市公司和融資企業都是實物資產。

誤解不一定會造成損失,但會帶來機會成本。在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產品時,需要對不同類別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客觀的認識。這樣的話選擇面更大,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二、最大化收益

最大化收益,簡單來說,就是要實現在同等風險水準的情況下,收益最高。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在實際理財過程中,卻不容易做到。

不容易做到的第一個原因是資訊不對稱。

如果投資者接觸到的產品範圍有限,那麼即使選了一個符合收益最大化條件的,仍然沒有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要想避免買到性價比低的產品,投資者需要建立起比較寬廣的產品獲取管道。當然,嘗試新的管道時,需要仔細辨別。辨別能力越強,就可以嘗試越廣泛的管道。

不容易做到收益最大化的第二個原因是思維定式。

有的投資者,買理財產品只買收益低的,因為覺得收益低風險也低。

大家都知道“高收益高風險”,但這句話反過來說不成立,也就是高風險並不一定高收益。同樣,“低風險低收益”這句話反過來說也不成立,低收益並不一定低風險。

決定理財產品風險的是底層資產品質和交易結構,並不是收益。收益只是結果,不是原因。要想避免錯誤的思維定式所帶來的偏差,投資者需要從底層資產和交易結構上去判斷風險,然後在同等風險的理財產品中,選擇收益最高的。

最後,希望每個理財者都能夠實現收益最大化,都能夠通過理財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