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五本書教你讀懂驚豔朋友圈的《千里江山圖》|時代君每週薦書

每週推薦五本書

與時代君一起讀好書

本期主題:中國書畫之大美

1

《心畫》

中國文人畫五百年

作者:(美) 卜壽姍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11

什麼是文人畫?如今無數知識份子夢回大宋, 因為宋代是文人的時代, 文人可以寫詩繪畫, 也可以參政輔國, 因此文人畫在宋朝也達到了高峰。

起初, 文人畫並非指一種鮮明的繪畫風格, 而是士大夫階層對自身創作活動的認同和期許, 並以此和那些職業畫家劃清界限。 北宋以後, 經過南宋、元代、明代, 文人畫的概念不斷變化發展, 與院畫、畫師作品之間的關係變得愈加複雜微妙。

蘇軾對於士人階層的推崇, 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論中得到新的迴響。

本書是研究中國文人畫的經典之作。 本書最重要的貢獻是還原了文人畫的真實含義及其產生的社會環境。 本書以縱橫開合、明暗相照的敘述結構展開, 切入中國畫的生成原境, 以廣闊而宏大的歷史視角、對思想體系的社會歷史背景的細膩分析、飽含思辨力和理論穿透力的筆觸, 清晰呈現了中國文人畫理論的生髮、演變與成熟的發展全貌。

作者卜壽姍(Susan Bush)是美國著名藝術史家, 現為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 自上世紀60年代起致力於中國文人畫研究。 她的主要著作還有與孟克文(Christian Murck)合著的《中國藝術理論》。

◆ 時代君推薦理由:

以西方人視角撰寫的中國歷史社會的書近些年不少,

本書又是一例, 已經成為海外美術史學生瞭解中國文人畫理論的必讀書。 真要為以蘇東坡為首的北宋文人們打call!他們以強烈的身份意識定義了文人畫, 形成了文人品格, 看的是畫, 品的則是風骨精神。

2

《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

作者:蔣勳

出版社:三聯書店 2008.7

本書作者蔣勳是知名的臺灣學者, 他在本書的序言裡說, 西方國家很多青少年讀物能深入淺出地把他們民族文化的傳統, 用一點也不艱深的方式介紹給下一代。 那些著書的學者專家非常清楚, 所謂“傳統”, 就是活著的文化, 不但活著, 而且不能只活在學者專家身上, 必須活在眾人百姓之中。

由此他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

“這個民族, 歷經數千年不曾停止的對美的信仰, 下一代還有福分繼承嗎?”

因此, 蔣勳摒棄學者式的考據來寫這部圖錄式的中國美術史, 與年輕一代娓娓交談。 全書以扼要、生動的文字, 240多幅彩圖, 分15個部份系統地闡述了中華民族的美術發展歷程。 沒有艱深的專業詞彙, 也沒有學究式的資料考證, 完全以一般人的閱讀能力和思考範圍來編寫, 是一本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

◆ 時代君推薦理由:

美術史絕不是只有美術專業的人才需要讀。 對美的追求和欣賞是人們都應該修煉的功課。 如果你看不下去專業美術史, 聽不懂繁雜的術語, 記不住流派, 只想做個默默的欣賞者, 這本書很合適。

3

《畫語錄》

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的筆墨

作者:徐小虎

譯者: 王美祈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1

知名收藏家, 繪畫及鑒賞大家王季遷(1907-2002)在鑒定書畫真偽、年代上有過人的眼力, 對藝術的欣賞品味也為人稱頌。 在美期間收藏了《朝元仙杖圖》、《韓熙載夜宴圖》、《早春圖》、《竹石圖》等大量書畫。

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具有中德雙重血統, 大學就讀於美國班寧頓學院, 之後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鑽研中國藝術史, 五十歲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學習, 獲碩士、博士學位。

1971年至1978年, 徐小虎就中國書畫筆墨問題對王季遷進行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採訪。 在徐小虎的巧妙追問下, 王季遷盡最大努力解釋了中國傳統書畫中“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的大問題。 二人以時而犀利時而風趣的問答, 對中國古代書畫的時代風格、筆墨特質、 用筆技法、構圖佈局提出了各種精闢的觀點。

◆ 時代君推薦理由:

相對專業的一本書, 需要讀者有一定中國傳統書畫的背景知識積累。 不過, 只要有興趣, 願意仔細閱讀, 並不時參考書中插圖, 會發現對書中無價藝術傑作的欣賞, 能增添一層新境界。

4

《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

從莫内到畢卡索

作者:陳傳席

出版社:中華書局 2017.8

本書是作者陳傳席近幾年來受西方大學及藝術研究機構之邀請, 前往歐美講演中國書法、繪畫、文學的內容整理合集, 體現了作者關於中西方書畫藝術異同的獨特觀點。

書裡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另闢蹊徑梳理美術史、比較中西文化, 試圖重新定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對世界的影響。

作者通過舉例包括莫内、畢卡索、凡高、馬蒂斯等西方近現代繪畫大師的作品,與中國傳統書畫作品一一對比,論證中國書畫藝術對西方的影響及其在世界的地位。每一例子皆有細緻的配圖講解,其中包括許多之前學界未加注意的材料,啟迪讀者用全新的視角欣賞並理解中西經典繪畫藝術。

◆ 時代君推薦理由:

觀點很大膽,中西對比的論證也新奇好看。也許會有人覺得作者對中國傳統書畫在世界上的地位過於自信了,姑且當作一個有趣的視角也無妨。

5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7

這本書應該無須多介紹了。馮友蘭稱其為“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本書以十幾萬字的篇幅,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歷程”,“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摸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而不能為。” 它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玲瓏剔透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親切。

該版本配以精美插圖,更具體地顯現出中國這段波瀾壯闊的美的歷程。

◆ 時代君推薦理由:

最後當然要奉出這部關於美的經典之作作為攬總。瞭解美的發展,和不斷變遷的美的標準,就是了解我們的精神世界。

你讀過這些書嗎?歡迎留言探討

編輯:木子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作者通過舉例包括莫内、畢卡索、凡高、馬蒂斯等西方近現代繪畫大師的作品,與中國傳統書畫作品一一對比,論證中國書畫藝術對西方的影響及其在世界的地位。每一例子皆有細緻的配圖講解,其中包括許多之前學界未加注意的材料,啟迪讀者用全新的視角欣賞並理解中西經典繪畫藝術。

◆ 時代君推薦理由:

觀點很大膽,中西對比的論證也新奇好看。也許會有人覺得作者對中國傳統書畫在世界上的地位過於自信了,姑且當作一個有趣的視角也無妨。

5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7

這本書應該無須多介紹了。馮友蘭稱其為“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本書以十幾萬字的篇幅,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歷程”,“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摸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而不能為。” 它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玲瓏剔透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親切。

該版本配以精美插圖,更具體地顯現出中國這段波瀾壯闊的美的歷程。

◆ 時代君推薦理由:

最後當然要奉出這部關於美的經典之作作為攬總。瞭解美的發展,和不斷變遷的美的標準,就是了解我們的精神世界。

你讀過這些書嗎?歡迎留言探討

編輯:木子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